01 春暮
春将离去洗妆残,何必哀怜露齿寒。
不为绿肥香瘦愧,荣枯有序我心宽。
02 夏至
泼墨阴云压树低,风摧瓣落雨凄迷。
莫非夏桀催春去,林外流莺隔水啼。
03 五一节致农耕者
莫道诗情美似花,民生福祉赖桑麻。
佳期犹记躬耕苦,粒粒艰辛为国家。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桑麻”。陶渊明《归园田居》"但道桑麻长",孟浩然《过故人庄》"把酒话桑麻"。均以“桑麻”生长状态指代整体农事活动。
窗前红瘦绿初肥,诗兴阑珊春欲归。
且任风来收落蕊,为谁留醉启柴扉。
05 湿地蛙声
翠盖凌波接远天,蒲丛深处响繁弦。不知谁奏清平调,月泻银河醉墨烟。
孤峰寂寂沐朝霞,竹舍疏篱卧野花。
虽爱云间餐玉露,难忘尘世雪煎茶。
07 听古筝曲《临安遗恨》
怒发冲冠志难酬,精忠报国复金瓯。
风波亭里冤魂愤,紫袖红弦对晚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爱国名将岳飞于公元1142年1月27日 在临安(杭州)风波亭(大理寺狱中的亭名)被害。古筝曲《临安遗恨》以快板段落(如战马奔腾)与慢板段落(如泣如诉)交替,展现了英雄内心的愤怒、思念与悲怆。
骤雨飞珠浸战袍,忽惊霹雳裂寒宵。
岂能蛮寇欺华夏,夜半金声化怒潮。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京胡曲《夜深沉》,刚劲优美的音乐语言,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人物的坚韧。快慢交替、跌荡起伏的节奏隐喻着战争形势的严峻与紧迫。
09 初夏过东湖行吟阁
雾深云绕行吟阁,举棹微醺羽衣薄。
七律 立夏
程金焰
熏风拂野柳丝摇,吹尽荼蘼雪未消。
荷盏乍斟蜓影醉,榴裙半解蝶魂招。
忽惊鸟语翻新调,渐觉蝉吟续旧谣。
最是田翁横短笛,一犁烟水漫平桥。
一一一一一一一
*“荼蘼”,通常在春天之后,直到盛夏才会开花。因此被视为一年花季的终结,象征着事物的结束和美好时光的逝去。“末路之美”是荼蘼的花语之一,颜色以白色为主。
七律 五一节致人民教师
程金焰
五一佳期日炳煌,教师劳动享荣光。
培桃育李三春力,播雨耕云九畹香。
烛影摇红催曙色,粉灰积白铸华章。
讲台方寸连寰宇,托起朝阳尽栋梁。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九畹”,屈原“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离骚》)。以种植香草喻培养人才,引申为教育园地。
七律 五四青年节感咏
程金焰
激情学子剑如虹,怒向霸权争俊雄。
德赛双旌昭碧宇,革新一炬破苍穹。
图强击楫罡风烈,致远扬帆正气隆。
百载薪传光愈炽,重开征路问初衷。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德赛”,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民主(Democracy)和科学(Science)的形象化称呼(即“德先生”和“赛先生”)由陈独秀在1915年提出,并成为五四运动的核心旗帜。
程金焰
登山信步访禅宫,桧柏苍苍竹啸空。
古寺庄严藏佛影,繁花馥郁醉熏风。
僧房诵咏千岩应,云海耕耘万壑通。
不慕人间金玉贵,满沟菽粟济樵翁。
程金焰
卢沟晓月照凶梦,烽火神州血染枫。
壮士挥戈寒敌胆,忠魂铸鼎耀苍穹。
八荒焦土山河碎,万里惊雷鼓角雄。
鹧鸪天 送春(晏几道体)
程金焰
忍拾残红缀旧枝, 暗惊节序换芳时。 穿帘燕影裁新绿, 带雨鹃声泣故知。
斟碧酒,醉清池, 休将羌笛怨归迟。 来年若得东君许, 重写江南第一诗。
蝶恋花 春在旅途(冯延巳体)
程金焰
曙色初升开晓雾。快马加鞭,直上寒霜路。细数颠危多怨绪。艰难恰是藏春处。
漫漫沙原排碧树。阻隔黄尘,何必言辛苦!铁骨铮铮天所铸。欣看风暖梳云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