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
明
海
我的透明海——蜈支洲岛
后海渔村的对面是耸立在海面上的蜈支洲岛,以看日出日落、看海景、潜海、冲浪、游泳、海钓等为游玩项目,岛屿周边浅海晶亮碧透被誉为“玻璃海”,说是透明海也真切,令我们心生向往。
此岛与有原生态村落的西岛不同,先前是荒岛,人为干预的因素少,开发后旅游业劲爆,吸引了无数衣食男女“粉丝”前来,惊讶声穿透碧海蓝天被录制于上帝御赐的“磁盘”里回放,每天每刻都会有精彩的尖叫。我们一行五人(红英在后海渔村闲逛,是组团的憾事)从码头坐轮渡过去,上船前通道安检,不小心从转动皮带上拿我背的双肩包时把侧网袋的一个玻璃茶杯滑落后碰碎了,老伴说:“不要紧的,碎碎平安。”
湛蓝的大海上,轮船像一个小黑点嵌在广袤的汪洋之中,所有人似乎掉进了大染缸,被蓝绿色融化。鸥鸟在船舷边低低地贴近微波的大海飞翔,而我们离蜈支洲岛越来越近了。此时,阳光并不热烈,海水清澈,岛屿栈道两侧的珊瑚礁边,时有一群小鱼密密麻麻地聚集,偶见五彩斑斓的、奇形怪状的鱼在觅食游玩,礁石上、石块缝隙间海潮退后的小鱼虾小贝类小螃蟹还傻呆呆地享受脱离大海束缚的自在。
天上青蓝云卷风轻,地上椰影婆娑、滩涂沙白细软,游人如织。我们依次检票开始了美丽的环岛游,体验安排的项目:海洋之星、观日岩、情人桥、茶馆、私人定制(电影取景点)、白沙滩。朱黄色的遮阳观光车从右边岛脚出发,海风拂面,近处是触手可摸的耸立的怪石,海浪击打礁石,溅起白沫,像渔家姑娘洁白的裙摆,飘逸略带激悦,洒脱又持内敛;远处帆船点点,深潜的爱好者体验客一个个“噗通”地下潜观看海洋世界:珊瑚、海贝、海龟、海草、海鱼儿、海蛇……
投入大海的怀抱,倾听来自海洋的心跳。而小得忽略不计的渔船在海上摇曳,渔夫们捕捞生猛海鲜,坚守一日三餐的渔家生计。开车的导游说着顺溜的普通话,介绍景点。蜈支洲岛的秋日阳光,海风下没有灼烧感,温顺、恬静。眼底下,礁石被海浪啃噬,浪退后又归于短暂的平静,一双凡眼能看进海底世界一切生命的顽强蠕动或静谧娴雅,而海草在翻涌的浪涛中摇曳舞蹈。海草是优雅的。
豪华游艇在海上游弋,三五人在深处细细地品茶、喝咖啡或晃动高脚杯的红酒,摆出高雅人的做派……我猜想。
小小的个体徜徉在宽广之中,感染生命的欣欣向荣,这里没有枯萎,到处是青绿、蔚蓝,亮晶晶的透明,游动的靓丽青春。太阳直射烈度大,海风柔软是我欢喜的,至少没有台风、暴雨的淋漓龇牙,而高尔基笔下的海燕是不喜欢的。我可不想成为搏击风浪的海燕,风和日丽的自然形态多好。
再上旅游观光车时,导游那张“添了油”的嘴说得春风荡漾,卖力地游说岛屿石壁上刻的两个硕大红字的古义今生:南海,亦是海南。看左右顺序怎么念。
环岛观光路上面朝大海的红油漆大字无疑是因为旅游新开发的“噱头”,舔舐游客的好奇心。
车子在一处缓坡边的椰树、礁石、白沙滩停下,我们上礁石拍照,被清澈的海水浸湿裤管,乐此不疲。说白浪啃食黑石岛礁更准确,辽阔是蜈支洲岛献给“南漂人”的礼物,笑纳了。
我们转累了,下一个景点没有去--萌宠乐园亲近热带动物,坐车去岛屿深处的茶馆喝一口免费的盖碗茶,是不错的休闲选择,许多游客吃点海南特色米粉、清汤或点心。出茶馆,一行人歇脚于海滨浴场休闲区,即白沙滩。汪聪将遮阳伞遗失在喝茶的座位边,又赶过去拿,后来在进岛坐游览车的失物认领处取了回来。
在白帆布伞或草搭的蘑菇状的遮阳棚下、我们各自找了个有荫的沙滩躺椅上休息,随性地看一眼美景。这里有打卡拍照的简易萌爱取景地:和煦阳光、婆娑椰林、梦幻沙滩、湛蓝大海……情侣漫步在柔软的沙滩上,海风徐徐,碧绿的水沫吻着脚趾丫,追逐嬉笑,或阳光摆拍;三口之家在浅海带孩子亲近大海,捡珊瑚、贝壳,捕螃蟹,观赏鲜艳的海鱼、用小铲挖沙或戏游,美丽与情趣融合一起,风景与内心碰撞出意境,那一个个靓丽的女子闪现在你眼眸,妖娆无限,白沙滩每一刻都延续闪亮的电影镜头,美妙绝伦,天人合一,又无比欢愉。
一对年轻夫妻牵着小女孩的小手,喜悦涂抹在脸上。突然小女孩挣脱了“羁绊”,在细柔的海水亲吻的沙滩边捡拾明晃晃的小贝壳、奇形怪状的小珊瑚……攒在掌心细细赏玩。
我被风景吸引被小女孩的稚嫩感动。躺在椰树下的凉棚里,欣赏阳光下的大海,物象次第而开,游客玩的心跳,在远远近近中上演一幕幕剧目,生活之外与大海同乐。
左边是上岛出岛的地方,此处是水上项目的集中地。玩飞艇的在浪花中释放青春与激情,玩水上飞人的“恋人套装”是蛮有意思,动力冲浪是惊险的水上游戏,对于会玩的高手来说,阳光、海浪、仙人掌太过于静止、浪漫、闲情。
我们玩至中午后回后海渔村,“海吃海喝”了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不虚此行。
陈一龙,教师,校长,《仓子埠》副主编,红榜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