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社会小说《世外》
——欧阳如一
第六十八章、温室经济
高见岭没想到他和夏青没说声分手就这么完了,两人也不说说如何办离婚手续和分割共同的东西——他们的财务开始就独立,不过有些合影和画有两人的油画,还有些衣物对方要也没用,都放在朋友家各自取就得了。高见岭就会把群发的小视频也发夏青一份,算打个招呼,却不见回应。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无论对错女方都不会向男方道歉,可男方低头她就会让步。可这次不行,男方的“黄色录像”落到了女方手里,又一错再错跟别的女人过上了,白志刚肯定又会向她报告,自知罪孽深重高见岭就不指望她原谅了,就把心思全都投在了苏晓和做各种手工活上。
由于不想参与泜河公司、业主委员会的事情也不想见白志刚,高见岭就整天不出门,只是每天早晚和苏晓沿着桃花湖散步,这样既然躲开了泜河公司上下班的时间,也不必穿越小区看各家加盖的房子和花园里的养殖,没办法,中国人就得有个强权的政府管着,否则就不会遵守什么公约;中国农民更以占他人的便宜为乐趣,他们大多不懂法也不讲理,就得有李志和这样的“政治强人”替他们作主,可他们往往遇上得是李长青这样的村干部,满嘴的政治,一肚子私心,还吃里爬外,这次泜河公司改组就是他内外勾结的结果,到底被人家玩了。
桃花岛种得主要是桃树,虽然移过来就是三年以上的成树,第一年得“缓苗”,没怎么开花也很少结果,现在是秋天花期已过,高见岭就跟业委会主任王村花说各家的院子里种什么就不要管了,一定得保住公共绿地;桃花湖种的荷花倒是开了将近两个月还结了莲蓬,刚长出来就被村民采了,如今湖中只剩下些枯干的残荷在风中摇曳,好不凄凉。按设计原来是要在湖里放鱼的,物业公司没钱也就没放,这一对散步却发现水里冒泡——有鱼,高见岭说:“这真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晓,你说没放鱼苗咋就有鱼了呢?”
苏晓发现高见岭总有些奇怪的问题,说:“会不会是下雨从山上冲下来的?”
高见岭说:“这就跟有土就有草有树一样,种子混在土里我们是发现不了的,所以古代的城墙要用蒸熟的土,这会杀死种子不至于长出树来毁了城墙。”
苏晓说:“我还以为草籽是鸟拉屎带来的呢。”
“有,少,还有风吹来的,这世上就很少不毛之地。鱼籽比草籽都小,土里也可能有,它们沉睡着多少年都不死;鸟拉出来的不大可能,鱼籽在鸟肚子里会被消化,这湖里就有了野鱼,时间一长就会成群。”
苏晓就笑他凡事都能讲出道理,问:“你真不想参与泜河公司的事儿了?”
“我只等他年终给我二百五十万。”
苏晓想问他拿到钱干什么,没问,怕他认为她为了钱,她没收入,他们俩的生活费全高见岭出,问:“你真想放弃这里的别墅?”
“它远非我的理想啊。”
苏晓知道高见岭一直想着小李村后山废弃的矿坑,那里有几间还算完整的房子,说:“你想搞绘画、盆景、根雕和仿石材料咱们可以在开发区办家厂,就是不能去那些远离人烟的地方,我怕狐仙。”
高见岭笑道:“我会拽上李志和。”
立秋以后高家在院子里搭起了太阳能玻璃温室,邻居们又来参观,有人说:“高博,您不是不同意我们‘私搭乱建’吗?”
高见岭不理他,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临时构筑物”,不算私搭乱建,问:“你们那半亩园子能有多大产值?”
有人想想说:“不算施肥、农药和人工,勉强菜不用在外面买。”
高见岭说:“你们通知邻居们明早来我这儿参观,得自带小板凳,管茶。”
第二天吃过早饭高家的五十多平方的阳光房里就坐满了小李村的乡亲们,高见岭指着这栋透明的建筑说:“你们猜我这房子是用什么盖的?都有什么功能?”
有人说:“这有啥?跟塑料大棚差不多。”
高见岭说:“我这地面是布了地热管的,能在冷天给温室加温,不用电用自制的沼气,我打了两口沼气井,里面全是人的粪便和烂树叶,够三个月用就行,每平方用了我三百块。我的框架是镀锌钢的,它的导热系数高可没办法,用断桥铝太贵,这又花了我每平方五百,还不包括玻璃。”
有人说:“房子才每平方五千,您这就花了每平方一千,您真有钱。”
高见岭说:“我再说说我的玻璃,它的材质不是二氧化硅的,太重,我用得是有机玻璃,又轻又便宜,还耐久,最主要得是我在天棚按了滑道,你们看,能开能合。”他拿出遥控器操作,人们都惊讶起来,太阳能直接射进来,雨也能下进来。
这时李志和和另外二老也来了,人们让他们在前面坐,李志和让高见岭继续说。
高见岭说:“用专业术语,这叫‘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在大部分天气能靠阳光给房子加温,通过窗户的开合调节室温,再高级点能加上遥控保温被,再高级点还能加恒温恒湿喷淋系统,模拟气候并做雾化种植。”
有人说:“那我就把温室当客厅,把房子当仓库。”
大家笑,知道他说得是这种温室比房子都贵。
高见岭知道这个人抬杠有一套,这也是农民们的思维习惯,接受新生事物难,说:“不瞒各位,清包都用了我每平方四千块,在邢台的大型农业公司每平方六千块还没我的好。”
李志和说:“关键得看你做啥,种菜用塑料大棚就行了,别看每年一换,划算。”
高见岭就叫苏晓带着几个年轻人到客厅搬来了一只玉石茶台,两米长半米宽一米高,通身是浅绿色玉石呈半透明状中间还镶着一根盘根错节的树,真让他们称奇。再细看,这块巨大的玉石上有许多天然的裂痕,里面透出宝石红、琥珀黄、祖母绿各种颜色,更是巧夺天工。它被主人刻成了太行山峡谷的形状,还有瀑布和水潺潺流水,还会蒸腾起烟雾,这就是微缩的人间仙境!在茶台的一端是一座天坛式的高台,上面用紫砂的煮茶器煮着一壶茶,苏晓就用很小的杯和她的纤纤玉手酙了来给长辈们喝,有人脱口道:“此处应当有音乐!”就有高山流水的古筝曲传出。
有人说:“这就是您每天弄出的臭香蕉味儿?”
有人说:“您把我们给您的烂木头给用上了?”
有人说:“这叫‘石包木’还是‘木包石’?”
有人说:“这叫‘硅化木’还是‘木化玉’?”
有人说:“高博,您也太会玩了?是不是教我们做这个?”
有人说:“这产值可高,盖最好的的温室都值。”
高见岭点头道:“咱们山里有得是汉白玉碎石,把它们粉了加上调色胶,倒在模具里就能成仿玉石的荒料,你们都是石匠,雕成什么工艺品就全看你们了,可这东西有‘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还有嗓音,只能在厂里加工拿到别墅区展销,就会形成市场。”
噢,大家都明白了,王老说:“大伙瞧他这名字起的,高见岭,高屋建瓴,真有高见。”
高见岭又指着温室外围摆着的一圈栽在各式花盆上的老树桩,说:“我把咱们北太行的盆景植物基本收集齐了,现在你们看不出来啥,明年它们就会发新芽,有的当年就能出货,卖不出去就养着,养得越久越值钱。”
张老走过去摸着一个盆景说:“您真有崖柏盆景,好的能卖百万。”
高见岭拍拍他的肩说:“老哥,一万块您就拿去。”
李志和站起来向大家摆摆手,等都安静下来他说:“我发起个倡议呀,愿意入伙的跟高博成立个仿石工艺品厂,我来协调政府和办工商手续。以后咱们桃花岛别墅区肯定是个网红村,苏晓,你负责对外发小视频做宣传。”
苏晓说:“村花,你得把咱们小区的住户管起来,种菜可以,除了宠物喘气的都不能养,家家都建这么个阳光房,干嘛用?免费请人喝茶——家家陈列盆景和玉雕,咱们农民不靠地也能做大生意。”
“我入伙。”
“我入伙。”
现场响声一片,这时李长青从外面走进来,说:“谁家的豪车奔驰迈巴赫停在小区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