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社会小说《世外》
——欧阳如一
第七十三章、诸葛亮来都没辙
高见岭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上午十点,入冬后天一天短过一天,从太阳射进屋里的影子上看他以为是早上,就喊:“晓,你干嘛呢?起这么早,咱们赶紧散步。”
“散步还得赶紧呀?姐夫?”
高见岭听到岳秀在客厅里喊,他好久没戴表了,不上班用不上,就不知道表放哪儿了。可他每天的作息时间就跟按了定时器一样,人到老年才知道如何利用时间。就穿了毛衣下楼,说:“秀,这么早?我想避开你们公司的人,一看他们就心难受。”
“您是讨厌他们改了您的规划,您认为搞户外运动主题公园就能挣钱,不想搞变相房地产,您是对的,疫情两年被打击最大的就是开发商,‘恒大’都要撑不住了。”岳秀说。
“疫情两年了?现在是哪年哪月?”高见岭有点吃惊,日子过得真快。
这时候苏晓从厨房用餐盘端了三碗黑芝麻汤元和煎鸡蛋、咸菜放在餐桌上,对岳秀说:“这是我包的,冻在冰箱里,想吃得提前两小时化,直接煮容易裂,你吃过早饭也尝尝。”
高见岭问:“每年的滑雪的时间是11月,冬奥会明年2月20日开,你们的滑雪场准备得怎么样了?”
这两个女人感觉有点奇怪,昨天上午开会说得就是这件事,滑雪场的所有硬件都准备好了,可一个人和一件商品都没进,因为花光了最后一分钱,上级公司黄董事长就想让高见岭和李志和承包,他们俩开出的条件是三年给县城投七千万,还得还三千万工程款,县城投就退出,股份全归小李村。这显然不成,已经让李长青给回了,滑雪场下一步怎么办还不知道。岳秀眼泪来得快,说:“姐夫,我和我姐包了,一个雪季要交公司五百万,用我的五百万块钱的股份作抵押,我们正愁不知道怎么干呢。”
高见岭想起昨天上午他在泜河公司工程部开过会,好像有黄董事长参加,说得就是滑雪场开业,剩下的他就不知道了,说:“一个雪季交公司五百万你们就所剩不多,我这儿有二百多万你们先用着,怎么经营你们想过了吗?”
苏晓的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老高昨天中午没喝多少酒,脑子却出现了断片。岳秀脑子来得快,赶紧给她使眼色,说:“姐夫,我们俩答应就后悔了,没一点经营思路,您一定得帮我们。”
这两个丫头太冒失,高见岭说:“赶紧吃饭,趁他们没上班咱们去工地。”
高见岭打开手机一看才发现已经是上午十点,走出门才想起滑雪场的建安工程已经竣工,走过去才发现施工单位已经撤场,走到围栏门口他犹豫了,问:“我不跟白志刚打个招呼就进去好吗?”
跟在他们身后的村支书李万山说:“他以前盼您来,后来怕您来,现在您见不到他了,滑雪场我苏姐岳姑承包,他滚蛋了。”
高见岭回头看看这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到底给村里找到了营生——给滑雪场配套当民宿,可滑雪场不好他们就不会好,说:“万山,你又弄差辈了,她们俩都随我,叫你爷爷大哥,当然,她们俩有时也叫你爹大哥——这就是各论各的。”
李万山说:“我有时私下里还叫她们俩姐姐呢,这怪我吗?您老牛吃嫩草。”
他们四个笑,这世道是变了,老夫少妻和老妻少夫并不新鲜,就乱了辈份,也乱了规矩。
高见岭带着他们参观他设计的这栋三千平方的滑雪建筑,有三层楼,一层是雪具大厅、功能是售票、检票、换雪具、卖运动及旅游商品的超市和游客等候休息区,巨大的落地玻璃把外面的雪景拉进了室内——他们还没钱造雪,已经是零下10度的天气屋里却一点都不冷,就因为它是“被动式节能建筑”。“你们多少钱一平方建的?”他问。
岳秀说:“房子老白他们进来前主体就已经封顶,他来后完成了土建、装修、安装、园林、场地和滑雪设备,核每平方一万。”
高见岭心里说:“他们竟然花了两千万又欠了三千万,等于每平方造价一万六,要是政府工程肯定通不过审计,如果结清工程款他们至少捞了三千万。”说:“施工质量看着还行。”就带他们上楼。
二楼是中西餐厅和大小会议室,高见岭原来想让顾客在这里吃三顿饭,中餐、晚餐——晚上有情景滑雪表演,第二天的早餐——用“套票”,顾客就得在滑雪场过夜,现在看来不现实,临河实行得是“小封城”,对外的交通已经断绝,可城里可以自由活动,只是严禁“密接”,就不让搞大型聚会。“餐厅能接待多少人就餐?”他问。
岳秀说:“二十桌,坐满能接待两百人,关键得有特色,普通餐不挣钱。”
高见岭说:“这是中国,要是外国别说两年、两个月国家就破产了。疫情促进了许多新兴行业,比如快递和外卖,‘哈工大’研发的炒菜机器人不贵,你们可以加大灶房的生产能力,把‘运动员吃的营养餐’送到千家万户。”
岳秀捏捏苏晓的肩膀,说:“这个好,咱们的营养快餐不但要进家庭、工厂、学校、机关、还得进超市,不指望人来滑雪也能挣钱。”
三楼是客房,有三十多间,全是双人间,有很好的浴缸,是预备冬季滑雪、雪季以外接待培训和会议的,也可做桑拿会所。高见岭说:“咱们的滑雪大厅面积不大,配置却不低,如果不受疫情影响,每年挣五六百万应当没问题。”
苏晓和岳秀互相瞅瞅——昨天他说每年要交三千万,差距也太大了。
他们下到一楼接待室,李家第一代第二代村支书已经来了,用电暖气把小屋烧得温暖如春,李志和已经知道高见岭昨天喝酒脑子断了片,就继续和他开玩笑:“高博,她们俩胆子真大,一个雪季就想卖一千万,白志刚他们都撤了,就要看她们的笑话,你说这事情怎么办?”
高见岭已经想好办法了,说:“咱们中国人就不是滑雪民族。”
李志和说:“是啊,一样下雪,一样在户外劳动生产,中国人就没发明一个冬奥项目,不过您就别考虑教育全国人民啦,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得立刻考虑怎么开业。”
高见岭这才发现自己短暂失忆,说:“中国除了《林海雪原》也没有滑雪故事,看到雪就不兴奋。”
李志和说:“去年咱们村的爬犁道不是搞得挺好?咱们要把过去孩子们在大雪地里玩的玩艺——放爬犁、打出溜坡、抽冰猴、打雪仗都玩起来。”
高见岭说:“咱们这儿冬季太短,不到三个月,关键是抓另外九个月,把一千万分摊到每个月就不多。”
李志和说:“是三千万,不是一千万。咱们这儿夏季可以搞温泉度假和草坪音乐会,你们不知道,王村花就是咱们县‘非遗’民歌手。”
高见岭笑道:“您比我懂呀,秀、晓,你们听老李哥的就行了。”
李志和这才苦了脸说:“高博,我哪有你懂啊?咱们已经立了军令状,承包三年,每年要给县城投交三千万,就得卖五千万,诸葛亮来都没辙,就全指你了。”
原来不是苏晓和岳秀承包,而是他们俩——高见岭和李志和承包,高见岭摸摸自己还有点痛的脑袋,说:“咱们是谁?我答应了吗?”
苏晓想说:“你没答应,我也不同意。”岳秀抢过话说:“您答应了,难道忘了?小李村已经用51%的股份做抵押还签了合同。”
李志和说:“现在是拉出来的屎坐不回去了。”
大家笑,李万山说:“您没办法大家都回到旧社会了。”
高见岭知道他们在耍他,说:“我也不是没办法,就是不告诉你们,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