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社会小说《世外》
——欧阳如一
高见岭在北京岳父母家住了三天就返回了临河,这三天他和夏青几次徘徊在离婚的路口。
那个晚上高见岭一直想和夏青亲热,不是非要亲热而是想征服这个桀骜不驯的女人,可夏青和他同床却不同被,还用胳膊把她自己的被边压得死死的,好像怕他强暴她,有这样的妻子吗?他们都分居了两年?看来夏青是不如苏晓,苏晓对他可说是百依百顺,他就想找个理由赶紧离开,以后他们隔着太平洋,是离婚还是维持夫妻名义再说。
那个晚上夏青也不是不想和高见岭亲热,四十多岁的女人两年多没碰男人还是有需求的,她在美国虽然住得是高级别墅,却是好山好水好寂寞,作为基督徒有主管着她,她就把心思用在洪丹青的两个孩子、自己的小外孙和打理偌大的一个家上,生生把自己变成了美国农妇。她回来就想和丈夫亲热,至少见面就得握手接吻,却不能碰这不洁的身体,除了他愿意跟他去美国,信了主后再慢慢来,就像对某种食物恶心,硬来就会反胃。
这对夫妻就这么慢慢想着睡了过去,一夜无话。
第二天吃过早饭高见岭和夏青把家务交给保姆到外边散步,是与昨晚不同的方向,北京的城市规划总体叫“摊大饼”——从城市中心一圈一圈往外扩,局部却疏密有致,在林立的楼群中有足以“透气”的绿地。
高见岭已经想好了离婚的理由,却不能直接说,就先说着闲话:“青青,你在美国两年了,以前你总说美国最适合你,现在也这么认为吗?”
“是啊,我就奇怪你这留英的博士为什么不愿意生活在西方,而我这土生土长的硕士却一心想离开这个国家。”
夏青总把自己的学历挂在嘴边上,让高见岭总感觉不舒服,在他看来即使没读过书有本事挣钱也值得佩服,而高学历却靠别人养着的人最让他瞧不起,尽管夏青已经是一栋大别墅的管家,却用非所学,高见岭换个话题问:“你对中国经济怎么看?”
这是他们俩经常讨论的话题,夏青对中国经济一直看衰,原因是:一、中国经济不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二、中国经济不以发展高科技和实体经济为主体;三、中国经济虽然既有私有制又有公有制,可公私企业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而只有私有制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才是经济的动力;四、过于庞大的政府机构、政策对市场的频繁干预和极权造成的贪污腐化,就让中国发展经济的成本比西方发达国家高得多,中国和美国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是中国经济的四大弊病,目前还没有改善的迹象,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出国,可夏青不想跟高见岭讨论这个问题,因为他是死脑筋,反问:“你对移民这件事怎么看?”
这也是他们经常讨论的话题,高见岭在国内读书的时候非常想出国,因为国内的教育特别是文科最扼杀人的创造性,可出国后他发现城市建设的市场在中国,因为过度的房地产开发中国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地,他的英国同行都往中国跑,因为只有中国需要像北京“大裤衩”那样连基本的力学原理都不符合的设计。为了职业他不得不回国,先到建设部,后到设计院,他发现这个国家没有独立的知识分子和坚持个性的设计师,而都是政府和资本的附庸,做这一行赚不到钱还受气。可他已经不想再出国了,就因为他在国内积累了大量顾客,像小李村这样的项目就完全由他主导,而在它山后的矿山遗迹更是大有可为。外国再好不属于他,中国再不好是他的家乡和市场,可高见岭也不想跟夏青讨论这件事,因为他要做一种反向运动——进山,隐居,开辟一片世外桃源。就问:“你订得哪天的票?走前有什么事做?”
夏青说:“我可以技术移民,我女儿已经获得了美国绿卡,她老公是台湾籍华人,会拿到美国身份,她也能变成美国身份,这样,他们就能以照顾父母的名义把咱们俩办到美国,也能以同样的名义把咱爸妈办到美国。”
这是许多中国人曲线留美的路径,很让高见岭不耻——你对美国没任何贡献为什么蹭人家的福利?可夏青还是想着他,又让他对离婚的事情很难开口。
第三天高见岭和夏青去广渠门外大街看王树山大哥,他们要取回放在他那儿的东西。
行前夏青给王大哥打过电话:“大哥,我已经办好了带父母去美国定居的手续,见岭没跟我们走的意思,他在这边已经有人了,您是我们的大红媒您能不能替我问个究竟?他愿意跟我过就跟我走,不愿意走也没关系,我给他手续。”
王大哥说:“他外面有人了?不会吧?你一走两年他有个临时的女朋友也正常,不会有过格的事儿,我兄弟在品质上绝对是个好人,再说什么样的女人能代替你?你们来吧,我说说他。”
高见岭也给王大哥打过电话:“大哥,夏青在美国已经两年了,原来是临时照顾他同学的两个孩子,是说好要回来的,现在不跟我商量就带走父母、要在那边定居。那二老身体已经很差,哪能抗住这折腾?我也不能远离我父母,别看他们现在不用我管,我一走他们就会空落落的。我不能出国,您跟她说,她坚持去我们就离婚。”
王大哥说:“都是大哥我办错了事,没想到她这么个性,外国有什么好?你领她来,我替你开导她。”
这两口子就坐在了王树山办公室兼书房的豪华红木沙发上,王树山说:“你们俩来得正好,这两年疫情把我策划的所有项目都弄垮了,这家公司马上就要解散,我就得搬家,你们放在我这儿的东西怎么处理?”
这说的是他们三河别墅的一些旧物,夏青一天都没在那边住过大多是高见岭的东西,她说:“我父母家的房子卖了,东西几乎没什么可带的,我家的东西就看见岭。”
高见岭说:“我们三河的房子也卖了,家具随着房子,一些旧被褥和炊具让我当破烂处理了,放您这儿的都是些我的衣服和我们俩的照片、还有就是我的画。”
王树山说:“旧衣服就别要了,换季时买新的。照片很宝贵,我建议你们拍成电子版,好携带也不会坏。至于见岭的画可是一大笔钱,却因为他没名卖不上价,也是经济不景气,名家的画都在跳水。”
这两夫妻就钻到一间小黑屋里找东西,出来后女士拿着几大本相册,满面泪痕说:“王大哥,它们不占地方,还是暂时放您这儿,因为放我们俩谁那儿都不合适。”
男士张开满是灰的手说:“画太多,寄到美国运费太高,中国的油画不正宗美国人不认,还是放您这儿吧,您替我卖,不管卖多少钱都咱们俩平分。”
看来这两口子真要分手,王树山说:“那夏青你先回美国,我和见岭处理完这批画就去美国找你,我也去旅游旅游。”
这两夫妻互相瞅瞅,在小黑屋他们手拉手哭了半天,因为这些相片可能会在中间剪开,就不如保留在别处。他们俩说:“好吧,那就谢谢大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