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勇为(短篇小说)
作者 滑银生
(续)
第二章 寻找恩人
那天,张志妈妈在鱼坑边心急如焚,儿子张志不慎掉进鱼坑,差点丢了性命。好在一位老大爷奋不顾身跳下去,把张志救了上来。可等张志妈妈缓过神,老大爷只留下自己姓李,家在东边村,就匆匆离开了。自那以后,张志一家和亲
友团便踏上了寻找恩人的艰难旅程。
第二天,张志家的亲友团就聚在了一起,他们打算先从本村姓李的人家找起。一行人来到王爷爷家门口,敲响了门。王爷爷打开门,一脸疑惑地看着他们。亲友团中有人开口说道:“昨天,张志妈妈的腿摔伤了,我们都是张志爸妈的亲朋好友和邻居,今天来是帮着寻找救张志的恩人的。您是李大爷吧?我家孩子那天掉进鱼坑,是您把他救出来的吧?”王爷爷愣了一下,随即温和地回应:“你们寻找恩人,这份心值得称赞,可你们找错人啦。我姓王,不姓李,你们要找的人不在我这儿。要不,你们再到别的人家仔细打听打听。亲友团有些失望,向王爷爷道谢后便离开了。
王爷爷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暗自庆幸。他回到院子里,一边打扫,一边低声嘀咕:“一看见亲友团,心里就怪尊敬他们的。可我真怕说错话,露出破绽,被他们误认。我今年六十了,不姓李。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救了那孩子,反正肯定不是我。平日里,我就怕别人到处传颂谁做了好事,一旦做了点事,全村都知道,传到耳朵里,怪刺耳的。我老王,最怕被人传颂了。”
亲友团并没有放弃,他们又在村里找了几家姓李的,可依旧一无所获。第二天,众人再次在张志家集合,商量下一
步的办法。张志妈妈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说:“ 那天,我在鱼坑边心急如焚,儿子张志不慎掉进鱼坑,差点丢了性命。好在一位老大爷奋不顾身跳下去,把张志救了上来。可等张志妈妈缓过神,老大爷只留下自己姓李,家在东边村,就匆匆离开了。”自那以后,张志一家和亲友团便踏上了寻找恩人的艰难旅程。
隔了一天,张志家的亲友团就聚在了一起,他们都说东村就没有姓李的,镇南村姓李的人家最多。他们确定先去镇南村。一行人来到王爷爷家门口,敲响了门。王爷爷打开门,一脸疑惑地看着他们。亲友团中有人开口说道:“昨天,张志妈妈的腿摔伤了,我们都是张志爸妈的亲朋好友和邻居,今天来是帮着寻找救张志的恩人的。您是李大爷吧?我家孩子那天掉进鱼坑,是您把他救出来的
吧?” 王爷爷愣了一下,随即温和地回应:“你们寻找恩人,这份心值得称赞,可你们找错人啦。我姓王,不姓李,你们要找的人不在我这儿。要不,你们再到别的人家仔细打听打听。”亲友团有些失望,向王爷爷道谢后便离开了。
王爷爷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暗自庆幸。他回到院子里,一边打扫,一边低声嘀咕:“一看见亲友团,心里就怪尊敬他们的。可我真怕说错话,露出破绽,被他们误认。我今年六十了,不姓李。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救了那孩子,反正肯定不是我。平日里,我就怕别人到处传颂谁做了好事,一旦做了点事,全村都知道,传到耳朵里,怪刺耳的。我老王,最怕被人传颂了。”
亲友团并没有放弃,他们又在村里找了几家姓李的,可依旧一无所获。第二天,众人再次在张志家集合,商量下一步的办法。张志妈妈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说:“听你们描述那位姓李的老大爷,不管是模样,还是说话的声音,都太像救我儿子的那位老人了。这老人肯定做了不少好事,心里装着大家,才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那天在塘边,我问他姓啥,他想都没想就说姓李,说话的反应和常人不一样。他还说自己是东边村的,当时我心里慌得很,忘了问具体是哪个村。现在想来,他肯定是早有准备,故意不让我们找到他。”张志妈妈越说越激动,眼眶也红了起来:“在塘边,我都跪下了,记得清清楚楚。当时我连着问他姓名,今天我才回过神来,他就是大恩人,模样一点都没差。他说姓李,肯定是改了真名,就怕我们报答,才改了名字。”
亲友团安慰了张志妈妈一番,决定继续帮他们寻找恩人。张志爸爸一大早就去了城里打工的地方,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没过多久,张志爸爸急匆匆地回来了,一进门就问:“志他娘,志志咋样了?”张志妈妈回道:“快去看看你那宝贝儿子吧,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也该好好教训他几句了。”
张志爸爸来到张志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大志呀,你遇险爸爸心疼坏了。咱们一定要找到救命恩人的家。大恩人姓李,这得记在心里,是真是假,总会弄清楚。你又不会游泳,怎么能随便往水里跑呢?多亏了李爷爷,你才能保住这条命。从今后,没有我们批准,不准再乱跑。这次的教训太沉重了,
一定要牢牢记住。”张志低着头,乖乖地说:“爸爸,妈妈,你们的话我都记住了。”
天黑了,一家人吃过晚饭,准备休息。张志爸爸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对张志妈妈说:“他娘,这事儿都过去两天了,寻找恩人这件事,咱们绝不能放弃。找不到恩人,心里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一辈子都亏欠人家,怎么安心呢?你再跟我讲讲,那老人长啥样,有啥特点?”
张志妈妈耐心地说:“他爸,我一直操心着呢。昨天志志的小朋友来看他,我就趁机让孩子们把老人的特征和相关信息都讲了出来,孩子们也都支持咱们找到老爷爷。”张志妈妈清了清嗓子,细细地说:“恩人的材料我都整理好了,就看下一步该怎么办。东边和北边的几个村子离咱们家比较近,西边和南边的村子远一些。这老人中等身材,腰有点弯,背微微突出。他骑一辆破旧的‘金凤’牌自行车,路上要是遇到同行的人,还喜欢比赛,蹬车蹬得可快了。他平时爱穿麦色褂子、灰色长裤,走起路来浑身带劲,风风火火的。他还特别爱钓鱼,为了钓鱼,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要是钓上大红鲤鱼,能高兴得合不拢嘴。回家后,他会把渔具整整齐齐地放在房上,这些都是大恩人的显著特征。”
张志爸爸听后,信心满满地说:“咱们有了这么多线索,肯定能找到老人。”从那以后,张志爸爸扩大了寻找范围,以钓鱼坑塘为中心,跑遍了东西南北几十个村子。每天,他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双脚都肿得老高,可还是没有找到恩人的半点踪迹。张志爸爸心急如焚,无奈地问:“两腿双脚都肿得胀痛,东西南北的村子都跑遍了。到现在都没见到恩人的影子,我坐也不是,睡也不是,心里像刀割一样疼。”
尽管困难重重,可张志一家和亲友团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找到那位深藏功与名的恩人。那位姓李的老大爷,不管是模样,还是说话的声音,都太像救我儿子的那位老人了。这老人肯定做了不少好事,心里装着大家,才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那天在塘边,我问他姓啥,他想都没想就说姓李,说话的反应和常人不一样。他还说自己是东边村的,当时我心里慌得很,忘了问具体是哪个村。现在想来,他肯定是早有准备,故意不让我们找到他。”张志妈妈越说越激动,眼眶也红了起来:“在塘边,我都跪下了,记得清清楚楚。当时我连着问他姓名,今天我才回过神来,他就是大恩人,模样一点都没差。他说姓李,肯
定是改了真名,就怕我们报答,才改了名字。”
亲友团安慰了张志妈妈一番,决定继续帮他们寻找恩人。
亲友团离开了大志家,天渐黑了,一家人吃过晚饭,准备休息。张志爸爸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对张志妈妈说:
“他娘,这事儿都过去两天了,寻找恩人这件事,咱们绝不能放弃。找不到恩人,心里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一辈子都亏欠人家,怎么能安心呢?你再跟我讲讲,那老人长啥样,有啥特点?”张志妈妈耐心地说:“他爸,我一直操心着呢。昨天志志的小朋友来看他,我就趁机让孩子们把老人的特征和相关信息都讲了出来,孩子们也都支持咱们找到老爷爷。”张志妈妈清了清嗓子,细细地说了起来:“恩人的材料我都整理好了,就看下一步该怎么办。东边和北边的几个村子离咱们家比较近,西边和南边的村子远一些。这老人中等身材,腰有点弯,背微微突出。他骑一辆破旧的‘金凤’牌自行车,路上要是遇到同行的人,还喜欢比赛,蹬车蹬得可快了。他平时爱穿麦色褂子、灰色长裤,走起路来浑身带劲,风风火火的。他还特别爱钓鱼,为了钓鱼,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要是钓上大红鲤鱼,能高兴得合不拢嘴。回家后,他会把渔具整整齐齐地放在房上,这些都是大恩人的显著特征。”张志爸爸听后,信心满满地说:“咱们有了这么多线索,肯定能找到老人。”从那以后,张志爸爸扩大了寻找范围,以钓鱼坑塘为中心,跑遍了东西南北几十个村子。每天,他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双脚都肿得老高,可还是没有找到恩人的半点踪迹。张志爸爸心急如焚,无奈地说:“两腿双脚都肿得胀痛,东西南北的村子都跑遍了,到现在都没见到恩人的影子,我坐也不是,睡也不是,心里像刀割一样疼。”
尽管困难重重,可张志一家和亲友团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找到那位深藏功与名的恩人。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