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史诗《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三国演义〉欣赏(四十)》
作者:张志江(北京)
三百四十六
出师表(十一)
——赵云请战
雄风不减千夫勇,
爽气浑如万里春。
怒目狂奴鞭虎豹,
低眉傲吏驾麒麟。

本诗鉴赏
这首诗以凝练笔触,勾勒老将赵云请战的英武形象。首联“雄风不减”与“爽气浑如”,凸显赵云虽年迈却不减当年勇,精神矍铄如春日蓬勃;尾联“怒目”、“低眉”,形成神态对比。“鞭虎豹”与“驾麒麟”,借助夸张与典故,生动展现其对曹魏势力的蔑视,将赵云的豪迈气势与无畏胆识展露无遗。
三百四十七
出师表(十二)
——驸马督师
驸马亲征忧国耻,
王孙远戍报君恩。
千金下凤尊苍宇,
一饭飞凫敬昊坤。

本诗鉴赏
这首诗以夏侯楙为主角,通过化用典故,塑造其忠君报国形象。“驸马亲征忧国耻”,借驸马身份点明其主动出征,暗合古时驸马为国分忧传统,展现对国耻家恨的忧虑;“王孙远戍报君恩”中,“王孙”呼应夏侯楙贵族身份。且化用韩信“一饭之恩”典故,以“报君恩”表明其远赴边疆,如韩信感恩漂母般,为报答君主厚恩而戍守。全诗对仗工整,用典巧妙,凸显人物使命感。
三百四十八
祭奠忠魂
静卧斜阳观宇内,
幽忧暮霭问天涯。
胸开八极廉颇剑,
梦去千秋李广笳。

本诗鉴赏
此诗以诸葛亮祭奠马超为背景,借景抒情与用典结合。前两句“静卧斜阳”、“幽忧暮霭”,营造出肃穆苍凉氛围,展现诸葛亮心怀天下的忧虑。后两句用廉颇、李广之典,“八极”与“千秋”凸显广阔时空,借名将之勇与志,表达对马超的缅怀及北伐壮志,情感深沉,意境雄浑。
三百四十九
魏延进言
战略分歧匡世患,
兵谋舛异羡君情。
胸怀管仲研经籍,
胆气渊明荡寇旌。

本诗鉴赏
此诗以独特视角展现了诸葛亮与魏延在北伐战略上的分歧。前两句直接点明分歧,凸显出历史的紧张感与复杂性。后两句用典精妙,以管仲喻诸葛亮,赞其有治国安邦的才能,以渊明比之,体现其胆气如渊明般清正超脱。全诗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深沉的意境,充满历史厚重感。在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中展现出强大的张力,令人对这段历史产生诸多感慨与思考。
三百五十
赵云独占韩德四子①
——枪挑韩瑛
长子韩瑛不自知,
明公赵璧人皆羡。
三关胜负喷鲸宫,
一指兴亡吞海殿。

本诗鉴赏
这首诗围绕赵云与韩瑛的厮杀,通过用典与精炼笔触,生动展现名将神威。首句“长子韩瑛不自知”,以韩瑛的懵懂轻敌,为其败亡埋下伏笔,与赵云的威名形成反差,凸显轻敌之险;“明公赵璧人皆羡”,巧用“完璧归赵”典故,既暗喻赵云将取韩瑛性命,又以“人皆羡”侧面烘托赵云的英勇善战与智谋过人。后两句“三关胜负喷鲸宫,一指兴亡吞海殿”,“三关”,点明激战回合,战况如鲸宫翻涌般激烈;“一指”,传神刻画赵云一枪制胜的瞬间,似有吞吐天地之威,在兴亡瞬息间彰显老将的凌厉气势与超凡武艺,将赵云宝刀不老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 。
三百五十一
赵云独战韩德四子②
——挑落韩琪
自恃华年欺老将,
谁知衰鬓胜儿郎。
安邦壮士驱狂虏,
济世英雄射悍狼。

本诗鉴赏
此诗用典巧妙。以赵云独战韩德四子的典故,展现出老将赵云的英勇。通过“华年”与“衰鬓”对比,营造出强烈的意境反差,凸显赵云的英雄气概。“驱狂虏”与“射悍狼”富有张力,生动描绘出赵云保家卫国的壮举。诗中蕴含着英雄不问年龄的哲思,令人感叹。
三百五十二
赵云独战韩德四子③
——韩琼毙命
不识英雄真本色,
只知战伐是天姿。
狰狞面目乘槎晚,
静穆襟怀击楫迟。

本诗鉴赏
首联“不识英雄真本色,只知战伐是天姿”,以精炼笔触勾勒出韩琼对赵云的误判。韩琼凭借方天戟与连珠箭的武力,将战争征伐视作英雄的唯一标准,却未能洞察赵云深藏的英雄气概与卓越谋略。这两句暗含对浅薄认知的批判,揭示出以武力片面衡量英雄的局限性,同时也为后文韩琼的败亡埋下伏笔,赋予诗歌哲思意味,寥寥数字便营造出故事的戏剧张力与人物命运的跌宕感 。
三百五十三
赵云独战韩德四子④
——生擒韩瑶
流光煞气叩青天,
两鬓祥氛搔白首。
引臂长吟掷地歌,
回身痛饮凌云酒。

本诗鉴赏
诗中“流光煞气”,点明韩瑶宝刀的凌厉,与赵云的“两鬓祥氛”形成对比,凸显赵云的正义与不凡。“叩青天”、“凌云酒”等词句,构建出壮阔的意境,展现战场的宏大。“引臂长吟”与“回身痛饮”,则刻画了赵云的豪迈洒脱,富有张力。诗以此次战斗为依托,借赵云的事迹彰显历史厚重感,让读者感受到英雄在战场上的风采与气概。
三百五十四
马踏敌营
匹马单枪踏敌营,
只身一矢穿天陛。
悠然自得喜庄周,
莞尔孤芳惊范蠡。

本诗鉴赏
此诗用“匹马单枪”与“只身一矢”,描绘赵云单枪匹马冲入敌营的英勇形象,气势非凡。“踏敌营”与“穿天陛”,尽显其勇猛无畏。用庄周“悠然自得”、范蠡“莞尔孤芳”的典故,以其高雅超脱衬托赵云的英雄气概,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又不失高雅的意境,使赵云形象更丰满立体。
三百五十五
超度邪恶
古貌轻风洒若鸢,
秋花骤雨超然豹。
浮沉恶极向仙宗,
聚散仁涵从佛教。

本诗鉴赏
这首诗整体上通过精妙的意象和词句,成功塑造了赵云的光辉形象。前两句“古貌轻风洒若鸢,秋花骤雨超然豹”,将赵云古稀之年的外貌与鸢的轻盈、豹的敏捷相联系,不仅生动描绘出他的外在形象,更引申出其老当益壮、身手不凡的英雄气概,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后两句“浮沉恶极向仙宗,聚散仁涵从佛教”,“浮沉”、“聚散”不仅体现了世事的变化无常,更暗示了善恶的不同结局。“恶极向仙宗”与“仁涵从佛教”,则深刻表达了赵云以仁义为怀,如同佛教所倡导的慈悲度化一般,对邪恶之人进行济渡,引申出对正义的坚守和对人性的救赎,倡导人们秉持仁善,追求精神的升华。整首诗将赵云的形象与高尚的精神品质相融合,富有深刻的寓意和感染力。
注:署名乐天(北京)、乐天(张志江)、张志江(北京),均为张志江。
作者简介:
张志江,字乐天,号观潮散人,北京八大处。
偶有小作散见于相关载体。在《荣耀中国》诗社、《都市头条》发表的叙事史诗《七绝·裁冰剪雪看吴钩——〈水浒传〉欣赏》及《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三国演义〉欣赏》系列作品等,被优选进百度、今日头条、KIMI、豆包等数十家网络平台。

荣耀中国文学社编委会成员
总社长:苏文文
代理社长:张俊侠(依然)
荣耀顾问:童浩 白连生
副社长:田向洪 张俊侠 康宗生
名誉社长: 郭妙灵 白连生
丰茂春 李德政 吴宝金 三木子
诗词管理:阿红 依然(张俊侠)
文学顾问:石补根 王慧忠 朱江萍
丁启连 乐天 李林 李改萍
责任编辑:依然 婉莹 哥是王者
编审及主编:苏醒 姜满成 康宗生 梅楠梓
编辑:张俊侠 苦乐年华 怡然
刊头书法制作:安贵龙
美图设计:依然(张俊侠)
诵读部长:春风十里 玉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