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乐群记》
座谈会在齐鲁医药学院举行

5月16日,长篇报告文学《乐群记》座谈会在齐鲁医药学院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山东立德树人学会、山东理工大学与齐鲁医药学院共同主办,旨在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唐乐群同志教书育人精神融入到立德树人事业之中”,聚焦教育领域先进人物事迹,推动立德树人事业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座谈会由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文学主持,他介绍:唐乐群是上个世纪支援沂蒙山区的教师队伍中的代表性人物,“支教”团队用无私的奉献,为老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支教精神”丰富了沂蒙精神。挖掘支教人的事迹弘扬沂蒙精神是学会的职责。
山东立德树人学会党支部书记、齐鲁医药学院党委书记吕传毅在致辞中深情回忆了唐乐群同志作为临沂地委专员,到山东工程学院(现山东理工大学)担任副院长负责教学工作后的感人故事,系统阐述了唐乐群精神的时代价值。他指出,唐乐群不仅是沂蒙教育的一座丰碑,更是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鲜活教材,要把这种精神作为党员学习教育、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教师以唐乐群为榜样,增强党性修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淄博齐文化研究院院长毕雪峰在致辞中结合齐文化核心理念,深刻解读了唐乐群精神与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他指出,齐文化以 “尊贤尚功、开放包容” 为特质,而唐乐群在教育实践中展现的“跨界整合资源、培育多元人才”理念,正是对齐文化创新精神的当代诠释。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政协原秘书长、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首席专家冯增田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唐乐群老师退休后仍牵挂老区教育,发起“沂蒙山区教师培训计划”,累计培养骨干教师千余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育人情怀场面。
在交流发言环节,济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原院长张廷兴,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建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洪兴、淄博市蒲松龄纪念馆原馆长周雁翔等与会人员先后发言。他们从学生回忆、文学价值、文化传承等不同维度,讲述了唐乐群老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创新实践、对学生的深远影响、与地域文化的精神联结及平凡中的伟大品格,共同勾勒出一位扎根沂蒙、立德树人的教育家形象,表达了对其精神传承与弘扬的深刻共鸣。
山东立德树人学会会长、齐鲁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姜波说:唐乐群事迹是对教育者初心的唤醒,他从一是以“清风”铸魂;二是以“清惠”润心;三是以“清苦”砺志;四是以“清情”连心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唐乐群先生是从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终身践行着“立德树人跟党走”入党诺言。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领导干部及教育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及“立德树人”的最佳注解。
唐乐群孙女、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唐长华在答谢中表示,祖父的平凡与坚守源于沂蒙土地的哺育,感谢社会各界对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活动最后,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会刊副主编李庆辉向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和齐鲁医药学院图书馆赠送了图书。
(都市头条)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