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河中的情感丰碑——论吴玉梅《大哥》的亲情与爱情书写
作者:富有
吴玉梅的散文《大哥》以质朴而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关于亲情与爱情的动人画卷。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大哥八十岁生日为叙事契机,通过对大哥人生历程的回溯,将家族情感、夫妻深情编织成一曲震撼人心的生命赞歌,展现出岁月沉淀下的真挚情感力量。
文章在创意层面独具匠心,以生日宴为切入点,巧妙地将大哥人生中的重要节点串联起来。开篇点明大哥八十寿辰,继而引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这种“以今溯昔”的叙事方式,既赋予文章现实的立足点,又为情感的抒发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纵深。作者并未平铺直叙大哥的一生,而是选取集体户生活、爱情故事、平反时刻等关键片段,使文章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人物命运的波澜壮阔。
在写作手法上,《大哥》采用了双线交织的叙事结构。一条线索围绕大哥的人生经历展开,从集体户时期的聪慧能干,到遭遇困境时的坚韧不屈,再到平反后的重获新生;另一条线索则聚焦于大哥与大嫂之间的爱情故事,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共同塑造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集体户时期大哥作为户长带领大家致富,过年时带回120元钱为全家换新衣,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大哥的担当,更体现了他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大嫂“搬着行李卷和大哥住在羊圈里”的举动,以极具画面感的描写,将那份无畏世俗、不离不弃的爱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文章在用词准确性上堪称典范。作者以平实的语言传递真挚的情感,不刻意雕琢辞藻,却字字饱含深情。如“大哥哭了!大嫂笑了。两个人抱在一起,许久许久许久!”简单的文字,却将两人历经磨难后终得团圆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描写大哥的多才多艺时,“理发,割玻璃,磨刀,修自行车,木工,瓦工,绘画,剪纸,诗词曲赋,多种乐器”,看似罗列的短句,却生动地勾勒出大哥的聪慧与能干。
文章对亲情的描绘尤为动人。大哥作为家中的长兄,始终承担着家庭的责任与担当。集体户时期,他以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带来温暖与希望;在困境中,家人对他的牵挂与支持,也从未间断。兄弟姊妹为大哥举办隆重的生日宴,白城子的二弟和弟妹专程赶回,远在他乡的亲人通过微信送上祝福,这些细节无不彰显出浓厚的家族情谊。而大哥对家人的感恩与回馈,更是贯穿文章始终,成为维系家族情感的重要纽带。
大哥与大嫂的爱情故事,是文章中最令人动容的篇章。大嫂不顾世俗眼光,毅然决然地选择与身处困境的大哥相守,这份勇气与深情,在作者的笔下熠熠生辉。“爱神是万物的第二太阳,他照到哪里,哪里就会春意盎然”,作者引用的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爱情的力量。大嫂患病后,大哥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以及大嫂离世后,大哥为报恩而拒绝他人介绍老伴的坚守,将这份爱情的纯粹与深沉推向了高潮。
吴玉梅在《大哥》中,通过巧妙的创意构思、细腻的写作手法、精准的用词以及丰富的细节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大哥与大嫂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亲情与爱情的伟大力量。文章既是对大哥人生的礼赞,也是对亲情与爱情的深情讴歌,在岁月的长河中,竖起一座情感的丰碑,让读者在感动之余,更能体会到这些美好情感的珍贵与永恒。
作者简介
富有(付有),笔名富十月。男,汉族,吉林前郭人。1958年出生。系吉林省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会员。
处女作《走在田野上》,发表在《1993中国诗坛》上。这篇作品曾多次获奖,2005年,被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和华夏学术杂志社编入《中国学术大百科全书》学术卷,并荣获“中国当代优秀学术成果奖”。
2005年8月,荣获“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授予“国际优秀创新学术成果”金奖。
1994年,诗作《爱情三部曲》《恋痕》等连续发表在《大陆爱情诗百家》上。同年,被中国诗书画研究院授予“百家爱情诗人”荣誉称号,并获得文学报刊编辑资格证书。
1998年10月,被吸收为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2002年10月,荣获国际华文文学荣誉作家诗人卡:(编号:0207)。同时,被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授予“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6年7月荣获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文学艺术金奖”,并被授予“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由中国诗人报编辑出版的个人诗集《心灵的颤音》,被2007年中国作家创作成果报告组委会评为金奖,并提名为“构建和谐社会中华民族知名作家的称号。
2007年3月《温总理印象记》在报纸和网络上公开发表,并荣获国务院新闻办特殊嘉奖,同时赢得了新华社高度好评。2019年荣获中国文化建设委员会授予《国家文化建设贡献人物》奖等。个人传略已被《中华名人大典》、《世界名人录》等八十余部中外大型辞书收录。主要公开发表的作品有诗歌、小说、散文、故事、文艺评论等。部分作品被选入多种权威性选本发行于海内外。
文中插图由吴玉梅提供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吉林名人名企研修院
松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王国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