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作者简介:
汤优烈,籍贯诸暨,杭州人
杭州第八中学69届初中毕业。杭州大学中文系(函授)本科毕业,文学士学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结业。
曾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战士,当过电影放映员、广播员。
回城后,一直在交通系统工作,退休前为杭州市交通局干部。
现为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中国朗诵联盟会员,黄亚洲书友会朗诵团团长。
现居杭州市。

纪实文学《我的兵团岁月》- 共19章
第十九章 尝一回真枪实弹滋味
孩提时,幻想着长大了能“骑马挎枪走天下,守卫祖国保边疆”。走进兵团的广阔天地,就一直期盼着啥时能有使一使真枪实弹的机会。这或许是当初选择当兵团战士心中深藏的一个着实的期待,因为,当时学校的工宣队和军宣队的领导都是这么肯定地表态的。
来到兵团,在连队呆了半年多时间,未曾见到过枪的影子。只是在协助转移劳改犯的那场特殊行动中,解放军战士扛枪警戒的英姿以及漆黑僻静的夜幕中响起的震吓罪犯的枪栓声,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也更加增添了我尝一回真枪实弹的渴望。
到了师部工作,这样的渴望更强烈了。记得参加二十军五九师师部举办的电影放映员培训班时,我曾个别找过培训班的领导,提出培训期间组织一次实弹打靶活动的建议。无奈人家都是军人,平时有的是机会,所以不会有这样的安排,只是安慰性地说了一句,如果有这样机会,一定满足你的要求。但是,一个多月的培训学习结束了,这样的机会一直没有到来。
在师部,隶属司令部的警通排几乎是清一色的知青战士,除了排长是现役军人和个别老兵之外。由于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警卫执勤和通讯保障,故与枪械打交道是家常便饭。他们经常要挎枪站岗值班,有时是全天候的,这模样蛮英武的,还有定期的军事训练和实弹打靶训练。
我的警通排的几个好友如刘建新、张黎中、寿启明等经常会在我面前兴奋地谈论他们组织军事训练的经验和打靶的成绩,那个满口绍兴腔的小寿眉飞色舞地向我描述过他们的战绩:那次他们与驻扎在师部附近的铁道兵511部队留守处警卫班进行了射击比赛,竟然取得全胜的成绩,真是“土八路”完胜正规军。让人听了很振奋,很佩服,同时也感到很羡慕、很眼热。还听过那个一口杭州话的张黎中有声有色讲过拉枪栓唬住偷西瓜人的故事:那天,小张值夜班,大约半夜一点多钟,巡逻在师首长宿舍附近的他,突然发现附近的西瓜地里有个黑影在挪动,小张轻轻地一步一步挨上前去,在距黑影二十来米距离时,猛地拉了一下冲锋枪的枪栓,吆喝道“谁?”清脆寒人的枪栓声响刚落,只听那黑影一声哀叫“不要开枪,我出来。”一个背着用长裤装满西瓜的小青年狼狈地从西瓜地里走了出来,一查问,原来是直属营的一名职工。
由于我们电影队隶属师政治部,与司令部分属两大部门,加上我们干的是放电影、搞广播的活,训练打靶好像与我们没多大关系,我曾不止一次向军务科协理员提出过这方面的要求,但都没有明确的回应,或许他们根本不会知晓师部除警通排之外的知青战士想摸一摸真枪的渴望呵。
日历翻至一九七五年的下半年,兵团面临撤销的消息隐隐传出。我试想着,在兵团呆这么多年了,还没能尝一回真枪的味道,这能说不是当兵团战士的最大遗憾吗?得努力再争取一下。我私下里找了警通排赵长根排长,向他述说了自己的迫切愿望,希望能在兵团最后的岁月里遂愿。赵排长年纪轻些,又常与知青战士打交道,我想他与我们的心会想通些。或许被我的真诚打动,他答应一定想办法让我摸上真家伙。
机会终于来了。那天下午,赵排长找到我,悄悄地对我说:“小汤,明天是周日,让你去过把手枪瘾,如何?”“真的?”我连声应和着,心情立马激动起来。赵排长小声说,这可不是正规的安排,要注意保密哟。
第二天清晨,我随赵排长等来到师部对面直属营的一个山凹处,这或许是他们早已选好的理想射击场地,随同而来的还有一位师部后勤部的知青战士,名字已记不起来。由于是小范围行动,不能带常用的用木头做的枪靶,就在二十米开外的树枝上挂上了七八个玻璃瓶,作为枪靶了。
赵排长解释说,前几天训练打靶时,有两位警通排战士临时请假,所以才有你们今天的机会,每人只能打五发子弹,只是给你们练练手过把瘾,打不到没关系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接着他给我们简单讲解了手枪射击的要领,至今我还清楚记得:侧身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打开手枪保险,右手握枪,从上往下伸直,上下细微晃动,右眼、手枪凹形缺口、准星三点成一线,瞄准靶心。讲解完了,赵排长做了一次射击示范,标准的射击要领一一过后,随着“嘣”的一声,挂在树枝上的玻璃瓶顷刻被打得粉碎。
这是一把五四式手枪,当赵排长将它交到我手上时,不知怎的,我的心扑通扑通直跳,好一阵紧张。枪好沉呵,当我按要领举起枪的时候,手好像承不起重力似的。我再一次伸直手臂,从上向下移动,三点一线进入瓶子即刻扣动了扳机,“嘭……”耳朵边“嗡”的一声,什么也听不到了。愣了一会,忙向前看去,只见树枝上的瓶子完好无损。赵排长忙对我说,你的手臂抖动得太厉害,当然要飞靶啰,不用太紧张,可用左手托一下右手肘,再试试。按照他的指点,我连开了三枪,均无动静,只是有一枪打在玻璃瓶很近的树干上,留下了一点儿痕迹。看来今天是无建树了,我有点灰心。赵排长鼓励我说,你第一次打枪,脱靶是正常的,况且你一枪比一枪有进步,以后肯定会打好的。最后一颗子弹了,再努力一下。
我振作了一下精神,认真按照要领过一遍,放松心情,屏住呼吸,扣扳机,只听到“嘣”的一声,只见树干旁悬挂着的那只瓶子没了。我高兴啊,兴奋地跳将起来,仿佛这一粒子弹打死了一个日本鬼子。
感谢赵排长,让我在青葱岁月难以忘怀的兵团生活中圆了使真枪实弹的梦,有了这一次,让我感受到我的兵团生涯似乎变得圆满了。
还真不是说,在以后的长长岁月中,我有过多多的机会参加训练和打靶,每次成绩都不赖,尤其是手枪。记得有一次单位举行手枪实弹打靶,我五发子弹打了46环,名列前茅,不少同事问我是否原来专门训练过的,我得意地告诉他们,三四十年前,我曾经是兵团战士呀!
(未完待续)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