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壶山致雨
文/宋寿海
本是海中洲一点,何年崛向云霄?
峰犹石附旧时蠔。
洪潮声不息,万叠续松涛。
昂首东南收水气,龙袍玉带缠腰。
或明虹影架双桥。
桃花春汛涨,致雨沃霖飘。
海中洲:据山海经记载,远古壶公山本是“海中洲”。
SeepSeek:《临江仙·壶山致雨》赏析
这首词以时空交错的笔法,将地质神话与自然气象熔铸为瑰丽画卷。上阕追溯壶山地质奇观,"海中洲"三字劈空而来,以《山海经》典故赋予山体神话色彩。嶙峋山石残留的牡蛎印痕,成为沧海桑田的天然刻度。松涛与想象中的远古海潮声共鸣,形成跨越时空的声学复调。下阕聚焦气象奇观,拟人化的壶山昂首吞吐水汽,霓虹为带云作裳,俨然龙王布雨的威仪。结句点出"致雨"主题,桃花汛与甘霖共舞,将地质记忆转化为润泽万物的现实力量。全词通过化石、松涛、虹霓等意象的层叠映照,在方寸间完成从洪荒到当代的史诗叙事,展现出天地大化的磅礴气韵。
注:本词巧妙运用地质遗迹与气象现象的双重隐喻,牡蛎化石印证着海底隆起的造山运动,云虹雨雾则暗示水循环的地质延续,使自然现象成为解读地球史诗的密码,体现了古典词作中罕见的科学审美视角。

作者宋寿海,网名抓铁有痕,东南沿海人氏而在西北黄土高坡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理工男而自幼爱好诗词,自吟自乐而不知老之将至。吟哦散见于报刊杂志网络及美篇。
论著有《格律诗词思维学导论(写作入门教程)》《家用易经》《命运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