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画乡诗社、《长安诗文》编辑部
“粽情端午,诗意长安”诗歌选登(一)
悠悠艾草香,浓浓端午情。
鄠邑区画乡诗社、《长安诗文》编辑部,为传承端午文化,弘扬屈原精神,在端午节前夕,面向广大诗人征集围绕端午吃粽子、划龙舟、祭屈原等习俗与文化内涵,创作一首现代诗作品,希望各位诗人以笔为舟,以墨为桨,共赴这场端午诗意之约,为“诗画鄠邑,品质新区”贡献力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辑上榜诗人
初红、王连生、陈雅琴、孙东凯、陈静涛、章玲、万毅、肖益仁、绿松子、王丽华、李养民、白卫民等12名诗人(以来稿先后为序)
端午节
文/初 红
有一位诗人
叫屈原
他的胸怀
很大恨大
装着国家的安危
装着人民的悲欢
有一条大江
叫汨罗
它的泪水
很多很多
那是一代代人民
绵绵不绝的思念
(作者为陕西作协会员,陕西农民诗歌学会终身名誉会长)
端午抒怀
文/ 王连生
江水悠悠,岁月流淌
端午的风,带着粽香
那是故乡的味道
从童年的记忆里飘来
温暖又悠长
龙舟划过千年的波浪
鼓声震天,呐喊飞扬
勇士们挥桨,如箭离弦
为纪念,为传承
为那不朽的信仰
屈子的魂,从未远去
在汨罗江畔,静静守望
他的悲愤,他的忧伤
化作一江碧水
流淌在历史的长廊
艾草青青,挂在门上
驱邪避疫,祈愿安康
那是母亲的牵挂
是游子的念想
是故乡的温暖模样
粽叶包裹着的
不仅是糯米的香
还有对先辈的敬仰
对家国的深情
对未来的希望
端午凝思
文/ 陈亚琴
我伫立岁月幽深的长巷
遥望着端午源头的微光
汨罗江畔那孤寂的身影
浸满了无尽的哀伤与绝望
一曲《离骚》,凝成千古绝响
穿透了历史厚重的沧桑
满腔悲愤,在胸腔里激荡
炽热的爱国热血
随滔滔江水,奔腾流淌
而今
粽香袅袅,飘着思念悠长
艾草清香,萦绕时光回廊
龙舟竞渡,劈开岁月波浪
呐喊阵阵,传承不屈的力量
向着希望,奋勇破浪启航
我们深情缅怀先人
让文化薪火,永远闪耀光芒
端午
文/孙东凯
端午
汨罗江边站着一位
气宇轩昂,长袖飘飘欲仙
仰天长啸,仰天长叹一口气
天下之大,自己竟无立锥之地
满腹经纶,上天无路可走
坠地无路可逃
望楚国八百年,故乡的暖阳之下依然
人去楼空,难坠青云之志
眼一闭心一横,仙灵修真飞天
肉身菩萨保佑坠入汨罗江
端午
于是树枝上柳绵吹又少
于是树枝上乌鸦嘴角上扬哭泣
于是树枝上各种鸟儿飞过也忍不住落泪
汨罗江边,人们走走停停
汨罗江边,人们所牢记的屈原
向江中鱼儿投喂一种叫粽子的食物
鱼儿游走了那么多纷纷绕开屈大夫的遗体
汩罗江畔•思屈
文/陈静涛
不敢直视汩罗江 我怕看到更多的
糯米和干肉 激流直下
粽叶无疑包裹不住下里巴人
倒是艾草的芳香
散发着屈子挺直脊梁问天的豪气
两千年后的一江清水
没有了九歌杜若草
多了从离骚里冲出来的直抒胸臆
五月初五 我也想让一首诗
沿着楚国的江水 逆流而上
从包粽赛龙舟,到打糕佩香囊
从汩罗河到湘水,再到沅水……
篆刻的国殇泛起琥珀般的涟漪
一杯雄黄酒 端午便成了最深沉的怀念
我必须登高望阳 在芒种和夏至之间
找到天干地支
路漫漫 不如跃入水中
仿佛不曾来过
五月端阳情丝长》
文/章玲
五月,似水的季节
清风带来了花朵的芬芳
天空漂浮的白云
在慢慢行走中细细的思量
亲切的阳光洒进心扉
激荡起心灵深处温馨的诗行
多情的五月
娇艳的石榴花在翠云里绽放
柔韧的柳条优雅的和风摇曳
空气中更是弥漫着艾草的清香
山川繁茂草木风情万种
用心聆听着泥土吟唱沧桑
五月,携一缕浅夏的气息
开一坛菖蒲酿的醇香
提一篮五彩丝带缠绕的甜粽
凝一脂冰清玉洁的梦想
去千年汨罗江中泛起龙舟
听滔滔水声呼唤民族忠良
《离骚》那字字珠玑的长叹
给予后来者无尽的鼓舞和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酣畅淋漓的诗意
也让现代科研探索者斗志昂扬
五月的天空
万里寒云泪落端阳
粽叶裹着红枣、米粮
还有那千年的暗伤
撕开粽叶
耳畔犹在响起那千古绝唱
长安端午
文/万毅
汉唐的月光浸透曲江
菖蒲剑锋挑开尽是诗行
灞桥烟柳垂落的露水
凝成《离骚》的韵脚
钟鼓楼传来击壤的吟唱
龙舟从太液池旧谱里醒来
木桨剖开《九歌》的鳞光
水纹拓着碑林的篆刻——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青石上长出艾草的倔强
吼叫的秦腔忽而转调
唱碎《天问》的琉璃觞
而终南山正使用云岚
誊写大夫投江时的一瞬间
那一袭白云裳的份量
小雁塔的飞檐下
五色丝缠住西域的葡萄香
孩子们腕间的绳结里
楚地的兰芷与长安麦浪
在朱雀大街悠然徜徉
剥开冒着热气的苇叶
露出半坡陶罐上黍稷纹样
每一粒糯米都裹着
《诗经》里的秦风光
与屈子的佩环叮当相撞
心河淌出一条汨罗江
文/肖益人
我的心河淌出一条汨罗江
奶奶纺车抽出的白线似不息的江水
妈妈的织布穿过的梭子是我的龙舟
自幼的心灵一路摇橹 歌唱
在滩涂采撷艾叶 插上窗棂
捧起雄黄酒吼出屈大夫的理想
妻子刺绣的香包佩戴在胸前
女儿承接母亲的手艺裹出一枚枚粽子
大江啊 请接受一代代的敬仰与虔诚
继往开来 扬帆破浪……
低眸的端午
文/绿松子
一抬头 又看见了他
站在汩罗江边
江水很低 怪石嶙峋突兀地狞笑着
与他对视了几千年
满街的无所事事 好挤
香囊不再悬在腰间
某种植物散发出特定的情绪
拒绝虫蛇鼠蚁进入人间
我却知道驻足的不止是它们
还是低下头吧
哪怕火星已经开始召唤人类
这江水已将枯竭
粽香飘荡的江面
龙舟早落入凡尘
转身,岸边已空无一人
端午的脉搏
文/王丽华
糯米在粽叶里沉沉酣睡
白瓷碗盛满琥珀色雄黄
我饮下千年的月光
舌尖泛起汨罗江的浪
龙舟劈开薄雾启程
鼓点震碎江面的云影
每支船桨都划动着
同一个不屈的魂灵
彩绳在腕间轻轻缠绕
艾草香漫过雕花窗台
这古老的仪式里
藏着永不褪色的期待
我们把思念包进粽子
抛向奔涌的时代长河
浪花托起星星点点的灯
照亮每个逐梦的漩涡
屈原的诗句化作长风
吹绿两岸的希望
看那龙舟竞渡的剪影
正续写着永恒的华章
屈原飞跃
文/李养民
仰天
浩叹遏云流
祖庙天问
问天问地问亘古
泪眼笑糊涂
夜深雷鸣
满腹离骚向谁诉
正直无路
望汨罗
浪卷雪堆吼
闪电乍亮
忽见龙宫琼楼
忽见龙船争渡
忽见香草晃悠
忽见君王笑颔首
纵身飞跃
诗海激浪
古今粉丝满宇宙
端午节飘向远方的诗浪
文/白卫民
艾草拂过水面
一首首诗行
在汨罗江上跳跃
溅起的朵朵浪花
一路吟唱
顺水漂向远方
粽子抛向水里
一粒粒糯米
在江面上撒落
鱼儿张大嘴儿
吞下这——
悲愤的浪花
端午节
人们来到江边
伸出长长的思念
在水里把孤独捞起
龙舟划过
漂泊的记忆刻在船上
端午节啊
咆哮的江水一路奔腾
激起的浪花啊
犹如哭泣的泪珠
滴落江面
淌着不尽的思念
漂向诗的远方,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