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性的老杜
卫艾云(安徽)
我们家后面的路是一条主干道,车流量、人流量非常大,不少新建和在建小区,老板们瞄准了商机,小摊一个接一个。烧饼、炸串、卤菜、鲜榨果汁、烤玉米……五花八门,现在俨然已经成了新晋的网红小吃一条街。这其中最独树一帜的,就是路口正中心的老杜家卤菜了。每周雷打不动休息,冬天还要放假一个月。但就是这样任性,生意依旧火爆。
老杜家的卤菜,祖传的秘方。按说这卤菜是大家都爱吃的,所用的卤料也很常见,像八角、桂皮,香叶之类,但是这做出来的味道可是千差万别的。老杜家对面也是卖卤菜,但是几乎无人问津。所以,大家都说老杜家绝对有祖传的秘方。既然是秘方,自然也就是挣钱的秘诀,怎么会透露商机呢!但就是好吃,挡不住大家好吃的脚步。
老杜说做卤菜是因为退休了,回老家打发时间。没曾想任性的想法,就这样丝滑实现财富的积累。老杜经常和夫人开玩笑,“早知道这样,我们还不如早点回来做卤菜,在外漂泊的几十年,不如这几年!”
老杜夫妻二人在我们省最好的师范大学任教,老杜专攻古代文学,夫人研究方向是思想道德,二人研究的范围有重合的地方,共同话题自然是说不完。
我上的大学正是老杜二人所在的学校。老杜夫人是我们的辅导员,她一边承担着教学任务,还兼职辅导员和校团委的工作。每天都是来去匆匆,能说上话是非常难的。有时候约好了,也会因为各种事耽搁。快毕业时,同学们都忙着在找学校实习。我因为考研录取了,只等毕业论文定稿了,我觉得宿舍一个人待着也无趣,就提前回老家了。有一天傍晚老师突然打电话让我回校改论文,我急着回校忘带钥匙,大晚上的我只能求助辅导员。辅导员二话没说,就跟我交代好公交路线和下车的地点。我找了半天才在一栋老建筑楼里找到她家,一贫如洗是我能想到的最贴切的词,跟我想象的金碧辉煌是两个世界。堂堂的大学教授家,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给我的震撼我没敢表露出来,热情地跟辅导员打着招呼,辅导员连忙招呼我吃晚饭。她让我先吃,她要伺候她的大女儿。因为我的到来,辅导员加餐了,多了一份煎饼。晚上休息时,辅导员跟我聊了很多很多,大女儿每周去康复机构做康复、每年寒暑假要去北京医院做康复,每天要在家做居家康复……
在外的几十年,老杜夫妻俩为家乡做的好事可不少。村里的泥巴路、大水塘、路灯、村口王大妈的白内障治疗……村里人纷纷猜测,老杜二人在大学当教授,有花不完的钱。至此,我才明白大家对老杜二人的误解,但他俩依旧是“任性”地默默做着好事。
如今退休了,大女儿也奇迹般地康复地非常成功。两人商量就回老家做卤菜,和其他家的卤菜不同之处在于,老杜只做卤鸭子。清蒸、卤煮、晾放等工艺,老杜二人一丝不苟。生意如此火爆,邻居们都劝他们可以批量生产,但是夫妻俩拒绝了。
“精华需要传承,这个不能破坏。”老杜坚定地说着。
后来,我才得知,老杜任性休息是因为要去照顾女儿,而卖卤菜挣的钱,老杜夫妻二人是成立了公益组织……

卫艾云,女,安徽舒城县人。群众文化工作者,作品发表于多家媒体。

投稿须知
1、都市头条(ID:10950627)和茌平文苑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拒绝AI生成作品投稿。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6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11、都市头条(ID:10950627)茌平文苑与茌平作协旗下公众号茌平文苑,系同一编辑部,作者向茌平文苑投稿,即被视为将其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授予茌平文苑的两个平台。如不同意,敬请在投稿时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