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蒙哥死于钓鱼城
作者:李铁
蒙哥是拖雷的长子,在蒙语中,蒙哥就是永久的意思。他当上大汗不久,再一次发动了灭宋之战。
1259年,蒙古大军兵分三路:忽必烈统帅东路军从河南出发,准备向南夺取湖北襄阳和鄂州,然后顺江而下,攻占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大将兀良合台指挥的另一路军队从云南出发,向长沙进攻,夹击南宋;还有一路则由蒙哥亲自指挥,由陕入川,准备攻打重庆,进而顺江东下。
当时重庆是南宋重要的钱粮基地,为保护这个财政来源,南宋构筑了完备的防御体系,各要塞依山而建,扼守进入重庆的所有航道。然而,蒙古大军来势汹汹,诸多宋将不战而降,致使钓鱼城被蒙军迅速包围。钓鱼城在重庆上游的合川,三面被渠江、溶江、嘉陵江环绕,不仅扼守着进入长江的航道,也切断了蒙军进攻中原的必经之路。因而无论是对南宋,还是对蒙古,这里都非常重要。
当时,蒙哥军队有10多万人,而守城的南宋军队还不到两万,其中正规军只有4600多人。蒙哥因此派人去钓鱼城招降,被南宋守将王坚杀死。于是,蒙哥大怒,开始强攻钓鱼城。然而,钓鱼城依山建有多道城墙,可层层防御,城中的粮草储备也很充足。守城主将王坚和士兵们都拼死搏斗,连续数月将蒙军挡在阵地之外。
四月以后,当地受降雨影响,蒙古军队攻势暂缓。不过,他们秘密进行了土工作业,挖了一条地道穿越钓鱼城的城墙,攻进了钓鱼城的外城。许多南宋守城兵马猝不及防战死了,王坚率增援部队与蒙军激战一夜,最后没能将其赶出外城,只能退进内城继续坚守。但在这次战斗中,他们用滚木、礌石砸死了来劝降的蒙军主将。
由于几个月无法攻占钓鱼城,蒙古军队有将领提议,改用少数军队围城,大军主力则绕过钓鱼城,去湖北与忽必烈会师,攻占襄阳,占领湖北,然后再顺流而下,一举攻占临安。但蒙哥不能容忍让小小的钓鱼城阻挡,决定仍然先打钓鱼城。
因为蒙古军队后期补给不力,军中粮草缺乏,瘟疫流行,士气极为低落。而南宋钓鱼城守军则储备了10年的粮食,钓鱼城内一整座山体也被开发出来储存武器。他们从钓鱼城头抛下不少蒸面饼和两条大鱼,并给蒙军写信说:“你们可以吃饱了再打,我们就是再守10年,你们也打不下来。”意思是告诉蒙军,城中粮食充足,准备战斗到底。守军的嘲讽,更加激怒了蒙哥。
八月,他来到钓鱼城西北,亲自擂鼓助阵攻城,双方再次展开殊死战斗。但蒙古军队最终仍然没能攻下内城,蒙哥大汗也在这次战斗中受伤,不久就死去了。数天以后,蒙军拔营撤退,回到草原。
关于蒙哥的具体死因,历来说法不一。《元史》记载蒙哥是病逝,而其他有些史料则认为,蒙哥是受了箭伤或被砲石击中,伤势恶化而亡。
无论如何,蒙哥汗的去世使蒙古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各路军队先后返回草原争夺大汗之位,蒙古人大规模对外扩张战争也逐渐沉寂下来。钓鱼城之危因此解除,南宋朝廷也获得了暂时的喘息之机。
直到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于大都(北京),再次大举攻宋,宋恭帝赵隰投降退位,南宋灭亡。几年后,钓鱼城守将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至此陷落了。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