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明崖
——历史深处的一曲悲歌
文:柳海洲
(原创)
漏明崖是藏在新安大山深处的一片“微型”景区,峡谷幽深,绝壁耸立 ,湖水湛蓝。与龙潭大峡谷、黛眉山等山水名胜相比,确实显得微不足道,但因为一个人,一首诗,一个悲怆的传说,让这个藏在深山的景区载入史册。
这个人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文学家骆宾王,这首诗就是骆宾王写的《漏明吟》,这个传说就是骆宾王与漏明崖的传说。漏明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景区,与家喻户晓的唐朝文学家骆宾王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又怎么会写下流传至今的诗作《漏明崖》呢?想了解这一切,还需拂去历史的烟云,从唐朝武则天时期说起。唐高宗李治去世后,由他与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继位,实际朝政由武则天掌控。没过多久,李显就被废除帝位,发配到湖北房州,成了“庐陵王”。帝位由他的四弟李旦接任,朝政仍由母亲掌控。
武则天执政期间重视农桑、兴办教育,在处理政务方面,铁腕执政,杀伐果断,推动了一个王朝的快速发展。
公元684年,武则天顺势而为,准备废除李旦,自己称帝,指点大唐万里江山。但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女人的雄才大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蠢蠢欲动的李唐旧臣及一些心怀叵测的地方官吏纷纷举起反武护国的大旗。旧臣徐敬业因被因被贬柳州司马而心怀怨恨,联合一批失意官员,在扬州公开谋反。作为徐敬业的幕僚,骆宾王专门撰写了《为徐敬业讨武曌 檄文》,语言犀利,义正辞严,犹如激战的号角利剑。
徐敬业打着反武护国的旗号,攻城略地,扩大势力范围,但在强大的唐军攻击下,很快就溃不成军,仅仅三个月时间便功败垂成,徐敬业被杀,骆宾王乘着夜色踏上了逃亡之路。那是一个风雨交的夜晚,骆宾王携家带口带逃至新安境内,山洪暴发 ,一家人失散,独子被洪水冲走。半夜时分洪水渐渐退去,悲痛欲绝的骆宾王不敢久留,踉踉跄跄向着北方逃去。一路上不知走了多少里,摔了多少跤?黎明时分,精疲力尽、浑身伤痛的骆宾王终于累倒在一片山岭上,昏昏的睡去,这是他兵败逃亡以来睡得最香的一觉。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清脆的鸟鸣声将熟睡的骆宾王惊醒,他睁开眼睛,慢慢地站起身来向远处望去,发现这是一片渺无人烟的山区,雨后的山峦显得愈加青翠,不时有松鼠之类的小动物从树林间窜过。向下望去,骆宾王惊呆了,面前是一个巨大的“天坑”,一道从对面山岭沟壑中延伸进来的岩壁,高约数十米,如斧削一般延伸到天坑中央,像一道石屏,岩壁半崖之中有一孔石洞贯穿南北,可以清晰看到岩壁那边的一小片蓝天,这简直就是大山深处的一幅巨型“太极图”。惊愕的骆宾王慢慢平静下来,望着石洞那边的蓝色天幕,仿佛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骆宾王沿着窄窄的山径走进山谷,山谷里流水潺潺,一片幽静。骆宾王在山谷里找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山洞,决定在这里住下来。随后的日子里,骆宾王在山顶的平地上开垦出一片荒地,种上了苞谷,过上了半耕半读的生活。与世隔绝的漏明崖成了骆宾王后半生的世外桃源。据《新安县志》记载,北冶镇北部有漏明崖,相传骆宾王讨伐武则天失败后,辗转多时,逃至此处隐居。
今天的新安县北冶镇有个骆岭村,石井镇有个罗家村,那里的村民自称是骆宾王的后裔。据村民们介绍,石井镇太平庄村后坡有个巨大的土塚,说是先祖骆宾王的坟墓,遗憾的是在农业学大寨时期被平毁。无独有偶,当年骆宾王失去儿子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滩子沟村。
漏明崖成了罗宾王最后的栖身之地,大唐一代文豪陨落在这里。隐居后的罗宾王在这里写下了讴歌漏明崖的诗作《漏明吟》:渑邑漏明成奇景,悬崖万仞石棱曾。唇山白雾共旋绕,河水波绿萦带风。这位七岁便能咏鹅的神童骆宾王,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成为“初唐四杰”之一。他本该像历史上的狄仁杰、苏轼、王安石一样靠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建功立业,成为国家的栋梁,却因命运的捉弄而走向悲剧的终点。回顾骆宾王的一生,他败在了才高气傲、败在了不善变通,文人纸上谈兵和天真的性格成为他致命的短板,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曲折与坎坷。骆宾王因科考失利而愤世嫉俗,因傲气而屡遭排挤,被迫离开大唐官场。
多年后,年近半百的骆宾王再次回到长安谋职,成为一名九品小吏,因不会变通,遭人陷害入狱。充军三年后,骆宾王的人生迎来了新的转机,回到长安任朝廷御史,结果又因得罪权贵再次入狱。
公元680年,骆宾王出狱后被朝廷任命为临海县丞,期间一直郁郁寡欢,心怀怨恨。四年后,骆宾王来到扬州,悉知徐敬业正在密谋起兵讨伐武则天,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才高八斗的文人,把自己坎坷的经历归罪于社会制度不公,萌发了想靠改朝换代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投在了徐敬业府上做幕僚。一代文豪再次被命运所捉弄,让心怀叵测的徐敬业利用,为徐敬业起草了《讨武檄文》,吹响了叛军讨伐武则天的号角。
这篇檄文语言精炼,极具号召力和诱惑力。武则天看后不由动容,非常欣赏骆宾王的才华。不过,胆识过人的武则天断言,骆宾王的檄文虽好,但徐敬业的德行未必匹配得上。三个月后,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逃亡,只有这一纸檄文流传千古。骆宾王的人生经历着实令人唏嘘,当年那个在池塘边吟鹅的神童,纵然文采盖世,名列“初唐四杰”之一,但缺乏智慧的眼光,一生历尽劫难,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最终落得了功败垂成,隐居露明崖了却残生的结局。
千年已过,今天的漏明崖早已不见骆宾王的踪迹,但他与漏明崖那些激荡心魄的传说却依然历久弥新。漏明崖是大自然的一处胜景,不仅承载了历史的沧桑,也诉说着人世间的一曲悲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