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打井人
济源市委庄书记好!
我们济源从1946年解放至今,己经78年了,可为做出贡献的克井镇阳村庄还没通路,心感内疚,吃水不忘打井人这句话还没有总现。
昨天,我们俩个到克井镇茶店村阳坡庄考察,碰见当地人卫小战、卫战炮等人,向我们诉说:“这里是当年战争年代中国共x入十八团解放武山村、济源城的指挥部。当时茶店第一组孙法文家住有士兵,闫营村赵老卫院住有士兵;阳坡庄是团部,上院卫顶柱家住有官兵;下院卫小战家也住有团长官兵;北院卫战江家是团部伙房等。时间达三个多月,军民融合,取得胜利。
解放这么多年了,我们这红色老区现在依然是土房土路,可晴天灰尘大,雨天泥泞路难行,水电虽皆通,就是交通不便利,有车能推不能骑,导致各家经济收入下降,吃粮得买。如果路修通了,利用煤河水灌溉,80亩地能能丰产,收入可观。
天上最美的是星星,地上最美的是温情。我们衷心地希望市xⅩ,协调有关部门修阳坡路(800米有路基,缺水泥沥清辅十700米开拓),和卢仝洞处太行路接通。共xx最讲实事求是,阳光什么时候照到阳坡庄深山区呢?何况是当年解放武山镇、济源城等地,团部驻扎在阳坡,是当年革命老区红色基地。决不要古诗所讲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克井镇茶店村阳坡庄重演!
阳坡庄是茶店村第四居民组,人口105人,耕地120亩,该村后面有80亩肥沃土地。因无路可走导致土地荒芜。
以前,阳坡庄人能吃苦,平时农忙种田,主要用牛、小拖拉机犁地,靠人扛肩挑。随着时代发展,年轻人都去外边打工、上班。我们这代人知道粮食重要性;顶风冒雨,吃苦耐劳,坚持种地。现因路不通,大型机械上不去。我们年龄一年比一年大,没劲再担挑,种地非常困难。按照习Xx乂记在二㐅x报告中讲:“全面建设XXX义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生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对照我们阳坡庄, 有80亩农田荒芜,这地纯属好肥沃土地。每亩收麦按1200斤计算,年收入可达14.4万元。可是现在无路,大型农业收割机上不去;有30亩薄皮核桃挂果卖不出去,当地农民很困难,基本温饱得不到保障。修路势在必行,阳坡庄农民才能过上好日子!
另外阳庄西凹地,靠大行南伸的丘岭,背风向阳,周边植被丰富,空气新鲜,是建康养基地、渡假圆的最佳选择。还有火山灰、紫玉矿、铍矿可以开发,发展经济,利国利民。
望你们帮助呼吁一下!”
“好吧,受人之托,难以推托!特此呈报”。
李宣庄 卢化南
2024年1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