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讯】
无情未必真豪杰
——记云南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
“云南好人”郭汉朝
○ 梁蜀生 艾宗升
“一个英雄就是一座丰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冲锋在前、享受在后;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模范带头、躬身实践,树立标杆、做好表率;一个榜样就是一盏明灯,照亮他人、燃烧自己,立党为公、无私奉献。”
这是他把全部热血和毕生精力无私奉献给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真实写照。
“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功勋卓著。你把奖章深藏箱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初心使命,默默奉献。当有人需要帮助时,你总是毫不吝啬;当社会呼唤爱心时,你总是热情响应。你,无愧是’云南好人’。”
这是他被中共红河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红河州“感动红河”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隆重召开表彰大会时组委会授予的颁奖辞。
他就是“云南好人”获得者、伤残退役军人、一级重度残疾人、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退休干部郭汉朝。
卫国戍边 铸就忠诚
四十多年前的中国,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然而,中越边境并不安宁,边关战火烽烟四起。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保家卫国、人人有责。1982年底,郭汉朝怀揣一颗战死沙场的雄心壮志,踊跃报名参军,直接奔赴硝烟弥漫的云南边防前线,奉命参加中越边境老山地区防御作战。那一年,他刚满十六周岁。
新兵临战训练刚结束,郭汉朝就主动申请要求到最前沿的阵地上阵杀敌,他在最前沿、最危险、最偏远、最艰苦的一线连队一干就是五年整。
郭汉朝在中越边境云南边防部队戍守边关的3600多个日日夜夜,一切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曾先后一个人肩负9个人的部队留守工作重任、一个人全副武装负重电影胶片《高山下的花环》智斗原始森林里的野猪群、一个人全副武装昼夜徒步强行军16个小时挑战极限执行特殊任务、一个人坚守一个前线无名高地、一个人坚守一个前线连队发电房、一个人坚守一个前线部队水电站、一个人坚守一个前线部队后勤战备物资库、一个人一手拿枪杆子一手拿笔杆子坚持到最后胜利,他在每一个特殊岗位上都出色圆满完成了组织赋予的战斗任务。
当然,打仗总是会死人的,郭汉朝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活多久,也不知道自己哪天突然就倒下,但他深知当兵就要当一个服从命令听党指挥的好兵。
从1982年底至1992年底,整整10年时间,正是郭汉朝青春年华和黄金季节,他默默无闻在激情燃烧的岁月边关、在烽火硝烟的南疆前哨、在枪林弹雨的生死战场、在乌云密布的哀牢山中、在波涛汹涌的红河江畔、在艰难险阻的巡逻路上、在威震敌胆的炮兵阵地、在炎热潮湿的猫耳洞里、在挑灯夜战的战地新闻报道组、在英雄团队的火热练兵场度过。
在八十年代中越边境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中,郭汉朝先后参加了“14工程”、“17工程”、炮火牵制、拔点歼敌、侦察伏击、抢修坑道、战场搜救、安全警卫、边境巡逻、阵地文化、战地报道等20多次特殊战斗任务,先后4次负伤,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喊不叫,真可谓是九死一生,大难不死有后福。
1986年元旦前夕,随时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的连队,奉命执行穿插阻击任务。执行侦察巡逻任务时身负重伤的郭汉朝伤未全愈,被迫留在连队担负留守工作重任。其实,留守工作一点都不轻松,辛苦劳累程度甚至比打仗还过之而不及,煮饭、养猪、喂鱼、放牛、碾米、磨面、发电、放电影、打猪草、捡柴火、夜间执勤巡逻等,一个人咬紧牙关顶着9个人的活干,一干就是三个月,部队胜利凯旋归来时,郭汉朝身上的肉已经掉了10公斤。上级给连队分配了唯一一个立三等战功的名额,全连官兵一致投票表决通过,三等战功非郭汉朝莫属。
10年边境自卫还击战结束后,部队党委给郭汉朝记了战功、入了党,直接提干保送他进军事院校深造,他先后三次把提干、评功、评残的机会主动让给了其他战友。
四十多年如一日,郭汉朝始终对党忠诚老实,他听党指挥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他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他身残志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他以身作则、模范带头、肝胆照人,他风清气爽、干干净净、光明磊落,他家庭和睦、家教严谨、家风纯正,他善行义举、不计得失、大爱无私,他深藏功名、默默付出、从不索取,他把全部热血和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郭汉朝是中央军委办公厅表彰的“全军要讯工作先进个人”(国家级荣誉),是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的“全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是“云南好人”、“红河好人”、“蒙自好人”和“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红河州道德模范”、“蒙自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是8次立功的功臣模范,是“爱心慈善事业”志愿者,先后被评为“五好文明家庭”、“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获人民日报“庆新春新闻摄影”大赛三等奖,荣获蒙自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奖”,2024年3月被中共红河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红河州“感动红河”先进个人称号。
郭汉朝因身患多种疾病,加之全身上下旧伤复发,双眼视力下降特别严重,2018年被评定为双眼视力一级重度残疾人。尽管伤残病痛缠身,郭汉朝仍不忘初心使命,继续坚持心系群众、为民服务,做到退役不褪色、身残志更坚,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2023年郭汉朝被聘为红河州“声生不息”理论政策宣讲志愿者,2024年被云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协会聘为宣讲团宣讲员,至今他已向部队、机关、社区、企业、学校、农村等宣讲党课、思政课、国防教育课100余场,反响强烈,效果明显。
郭汉朝退休以后,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自发开展“民间爱国主义教育个人巡回演讲”专题讲座活动。活动从2022年10月开讲以来至今,先后宣讲党课、思政课、国防知识课、爱国主义教育课以及公文写作课、工作经验交流课、农村文明乡风建设课等,共计550多场次,听众、观众朋友达10万人以上。
郭汉朝说:“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他的金字招牌。是云岭大地上的这片热土淬炼了他,是老山战区、红河边关这片热土铸就了他,是党和军队、祖国和人民含辛茹苦养育了他,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人人都要倍加珍惜。如今,他虽然只有半条命,但他决心要用最后的时光,再加最后一把劲,再出最后一分力,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活出余生新精彩,活出夕阳无限好,活出晚霞放光辉。
善行义举 爱洒人间
1982年12月底,刚入伍不久的新兵郭汉朝,自告奋勇参加部队组织开展为前线伤残官兵献爱心活动,他撸起袖子第一次捐款、第一次献血。从此以后,郭汉朝及一家人光荣走上了漫长的无偿义务献血的人生之路。2014年7月31日,郭汉朝带领妻子吴永春、儿子郭战天一家三口,走进蒙自市红十字会办公室,在工作人员热心帮助下,成为了无偿献血志愿者、人体和人体器官无偿捐献志愿者。随后,连续10年义务献血的儿子郭战天,在天津读大学期间又加入了人体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行列。
郭汉朝从入伍至转业到地方工作,40多年来,始终坚持为民服务,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曾营救在暴雨中遭遇房屋倒塌危险的10名住校小学生,抢救在湍急河流中挣扎的8岁男孩,护送在大街上摔倒失血休克的男子,把在车祸中身受重伤的女子及时送进医院。带领家人先后无偿义务献血100余次,为困难群众捐款20余万元,向偏远山区小学捐赠优秀书籍10000余册,向云南边防部队基层连队捐赠优秀书刊10000余册,救助自幼身患重病的“大舌头”女孩重获新生,扶助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100多人,资助特困学生50多人,帮扶贫困户50余户,扶持100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引领500多名农村籍退役老兵带头致富,连续10年义务照顾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战士王自福安度晚年,与近百名孤寡老人和残疾朋友结成“亲戚”,帮教挽救150多名失足青少年走上人间正道,部队服役期间义务为当地哈尼族群众碾米磨面上万余吨、架接生活用水管道20公里200余户、安装照明线路10公里100余户……
郭汉朝从2022年3月8日退休之日起,主动申请每月自愿向党组织交纳1000元大额党费,交至生命最后终结的那一天为止,今年已交至第四年。 郭汉朝深有感触的说:每交纳一次大额党费,就是一次理想信念再教育,一次思想品德再洗礼,一次党纪党规再学习,一次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活着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再出发、再实践、再考验。
郭汉朝把全军要讯工作先进个人奖金5000元、全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奖金2000元、优秀共产党员奖金500元、英雄模范人物慰问金2500元、红河州“感动红河”先进个人奖金5000元、历年来的稿费及获奖作品奖金30000余元,全部捐给了偏远山区的孤残老人、困难学子及困难家庭。
“人民群众期盼的事,就是我应该干的活。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因为我是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容易、做一回好人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人、一辈子做好事。”
这是郭汉朝的口头禅、座佑铭和铮铮誓言,是他严格要求自我的一条条铁律。
郭汉朝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言传身教 风正家亲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领袖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嘱托和美好期望。在培育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具体实践中,郭汉朝用“一言一行传家风,一点一滴播文明”的“三封家书”、“三条家训”,作出了最美家庭、最严家教、最好家风的精彩演讲和完美诠释。
【家庭 家教 家风】
敬爱的连队党支部:
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军队、伟大的人民,我是您的好儿子、好青年、好战士郭汉朝,我要用满腔的赤诚、燃烧的热血、无悔的青春、毕生的精力和赤裸裸的年轻生命,守护您、捍卫您、深爱您一辈子!
这是我出征前写的一封家书,部队就是我的家,所以我把信留给了我最亲爱的连队,请负责留守工作重任的战友帮忙妥善保管。
打仗是要死人的,我不知道哪天突然就倒下,如果我在战场上光荣牺牲了,麻烦活着的战友搭把手,想办法把我的尸体弄回家交给后方医疗院所处理,我的身体各个器官如果没被“小猴子”的手雷、枪子、炮弹弄坏的话,是完全可以用它来挽救其他需要救助的战友或是地方的同志。
随手在后送的军用挎包里放了两包春城牌香烟,香烟是平常特别关心我、照顾我、陪我站夜哨、协助我挖猫耳洞、替我回女战友书信、给我端病号饭的临沧老乡战友李泽强免费赠送给我的“慰问品”,一直舍不得抽,想探亲时带回老家,送给对我打小就有养育之恩的老爹施金龙,他一定很喜欢,因为我是他亲自带大的、最懂事的、最听话的、最可爱的、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且又让他日思夜想、牵肠挂肚、念念不忘的孙子!
热心帮忙整理遗物的战友,辛苦您了,请抽支我们云南春城牌香烟吧!
一一中越边境云南边防某部二连侦察巡逻小分队出征前的遗书。
郭汉朝 亲笔
1984年.春节前夕
【家庭 家教 家风】
亲爱的郭叔叔:
祝您生日快乐!🎂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您致以最真挚的感谢!感谢您、感谢吴永春孃孃、感谢郭战天哥哥,一直以来不离不弃对我们全家的无私帮助和支持照顾!我们家是一个特殊群体,爸爸是残疾人,母亲体弱多病,爷爷奶奶年老体衰,是您们的善行义举、大爱无私、甘苦奉献拯救了我们一家子。
所以说,我是在您们家出生,在您们家长大,吃住行一直都是在您们家,您们送我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供我读高中、读大学、读研究生,我看病就医您们操心,我的学费生活费您们承担,我犯了错您们包容我、帮助我及时改正,我懂事明理、好学上进您们比任何人都高兴,您们苦口婆心、不厌其烦教我学走路、学做人、学做事,鼓励我克服困难、勇敢向前,您们不讲条件、心甘情愿、赤裸裸的把我当做您们的亲生儿子一样培养教育。
等等这些,我和我们全家永远铭记在心。郭叔叔您们一家人的大恩和大德、大爱和善良,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人文的温暖、人性的温情、人间的温度,更成为我学习的榜样、做人的标杆、做事的楷模,您是照亮我人生成长之路的一座灯塔,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关爱他人,如何去传递正能量,如何去做一个名符其实的“蒙自好人”。祝愿所有的快乐、健康和幸福都围绕着郭叔叔以及您们全家!再次祝福伟大的郭叔叔生日快乐!早日康复!再创辉煌!
鲁东大学 吴泰来
2024年12月24日
【家庭 家教 家风】
敬爱的父亲:
今天是父亲58周岁生日,若按中国传统习俗旧历虚两岁计算,又是父亲60岁花甲之年。晚上,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感恩、激动、幸福、遗憾和自责的心情难以言表。虽说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和我那善良可爱的母亲,从来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鸡蛋面条,就已经很是让过惯了穷日子、苦日子的二老知足了。
我出生人世间,与父母相伴26年,感情久而弥深。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高尚品质、言传身教、侠义肝胆、深藏功名、不计得失、甘苦与共、大爱无私、乐于助人等既经典又精彩的感人故事很多很多,始终一直影响着、激励着和鼓舞着我不断前进。
首先,学习父亲怎么为人。父亲年岁不算老,但深得亲朋好友、百姓群众、单位同事、家庭邻里和父亲的战友同志们的关心厚爱。主要是父亲为人坦诚忠厚、谦虚谨慎,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心底无私、光明磊落,包容大度、善待他人。父亲一辈子没有做过坏事害过人,始终坚持谦卑自律不走样、听党指挥不动摇,要求我也是要这样踏踏实实、清清爽爽、干干净净为人处世。我一定把父亲的教诲牢记于心,身体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
其次,学习父亲怎么做事。父亲16岁就投身军营、奔赴疆场、奋勇杀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四十多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父亲刚从部队转业退役的时候,本该在2005年9月1日到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报到,但为了尽快了解、熟悉、开展工作,提前了一个月于8月1日就到单位报到上班。在地方工作期间,父亲始终不忘初心使命,永葆革命军人过硬作风,从刚开始的打扫卫生、端水倒茶、收发文件、分捡报刊书信、接访人民群众,到后来的文稿起草、调查研究、扶贫帮困、民企党建、查处案件、教育管理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无论是党务工作、政务工作还是经济工作、管理工作,父亲都秉持为民情怀,亲自干、作表率,各项工作卓有成效,深受广大干部群众一致好评。有人跟父亲开玩笑:“老郭师,你是拿着团长的工资,干着士兵的活。”父亲笑笑回答:“工作无贵贱,劳动最光荣。这是军人的本色,共产党员的特质,郭汉朝的标配。”我与父亲相比,实乃汗颜,羞愧难当。特别是父亲对自己的工作政绩、职位升迁、福利待遇等视如过眼烟云,从不张扬,从不计较,默默无闻,服从组织,更加值得我学习和敬仰!
第三,学习父亲对党忠诚责任担当。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无论是被人打压,还是身处逆境,父亲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坚定不移,始终坚信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始终坚信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是值得信赖的。父亲的一言一行,为我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父亲从退休之日起,每月自愿向党组织按期交纳大额党费,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人民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这就是摆在我面前、刻在我脑海、记在我心里的活生生的榜样和力量!
笫四,学习父亲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父亲是农民的好儿子,是妻子的好丈夫,是儿子的好爸爸,是自强不息的大好人。父亲热爱绿军装,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弱势群体,热爱生死战友,热爱困难群众,热爰残疾人朋友,热爱父老乡亲,热爱长辈和妻子、儿女。父亲自己博大的胸襟和真实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周围人、身边人和家里人。父亲像一头从不会苦累的脚踏实地的老黄牛,为党、为祖国、为军队、为人民默默的耕耘着、奋斗着、奉献着。父亲永远激励着我将满腔热血和毕生精力,全身心投入到为党、为祖国和为人民的伟大事业中!
第五,学习父亲追求极简生活和保持乐观心态。父亲平生一贯崇尚节俭,从不铺张浪费,吃的简单,穿的简单,住的简单,用的简单,简简单单的有时几近苛刻,一顶5元钱的军用粗布帽子每天出门不忘戴着,一双军用皮制鞋子缝缝补补穿了10多个年头,一张老牌军用棉被补丁加补丁垫盖40多年了还舍不得换。我们家家庭和睦、家教严谨、家风纯正,是众所周知的。我从小就是在父亲这种强大的军队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教育、影响、感召下,养成了独立自主、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一辈子做好人的良好习惯。这样的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我将世代相传。
笫六,学习父亲“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看父亲那金光闪闪的军功章和全身上下都是伤残病痛的身躯,不用解释都哓得父亲真的是一个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好兵!
第七,学习父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和军人本色,学习父亲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气节。父亲离军离岗不离党、退役退休不褪色,始终保持军人的优良作风,用赤裸裸的真心、真情和真爱,把自己的全部热血和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军队、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人民!
“人民群众期盼的事,就是我应该干的活。“、“我要一辈子做好人!”……这是我们家的家教家风家训家规,更是父亲的座佑铭。
此时此刻,已是夜深人静时,我真的是百感交集,书不尽言,简单几句书信问候,不能表达我热血沸腾的心情和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我衷心祝愿尊敬的老父亲健康长寿、幸福吉祥、生日快乐!我愿永远做父亲母亲您们二老贴心的暖男、明亮的眼睛、坚实的盲杖和新时代美好幸福生活的勇敢追梦者!
儿子:郭战天叩首
2024年12月24日
【家庭 家教 家风】
郭氏家训
五德
○ 郭汉朝
有品德
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
积荫德
2025年.金蛇狂舞
【家庭 家教 家风】
郭氏家训之十悔录
○ 郭汉朝
人不自律,羞时悔;
心不良善,愧时悔;
品不行端,恨时悔;
官不清廉,失时悔;
富不俭省,穷时悔;
少不勤学,老时悔;
技不精湛,用时悔;
醉不要脸,醒时悔;
福不珍惜,祸时悔;
若不平安,时时悔。
1992年12月24日于
昆明陆军学院预提军官四大队
【家庭 家教 家风】
郭氏家训之廉洁家庭准则
作者:郭汉朝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指挥,报效祖国。
二、家庭和睦,家教严谨,家风良好,家族兴旺。
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警钟长鸣,永葆本色。
四、修身养善,俭省持家;克己奉公,严守铁律。
五、勤掸灰尘,多思危害;敢破心贼,筑牢底线。
六、坚定信念,拒腐防变;遵规守纪,公平正义。
七、严禁家腐,杜绝家覆;言传身教,铸就忠诚。
八、政治清明,经济清廉;心底无私,甘苦与共。
九、常照镜子,常拉袖子,常知敬畏,常怀感恩。
十、大爱无言,锤炼品格;廉洁自律,平安是福。
以上《准则》,仅适用于郭汉朝本人及家庭和家族成员,请大家严格遵照执行。
2008年1月1日于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谈起家风,郭汉朝感概良多。他说:家风是一个家的根,好的家风,能为家庭积攒好福,能为家族增添光彩,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夫妻勤俭,言传身教,才能富家;手足团结,互相帮助,才能立家;重视教育,培养子孙,才能兴家;行善积德,积攒善缘,才能旺家。家庭家教家风,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家庭开始,从我做起,个个参与,人人有责。一言一行传家风,一点一滴播文明,让优良家风、清廉家风、文明家风发扬光大、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