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诗童•山之子
粽韵流香祭楚臣,
榴丹照影敬忠仁。
汨罗痛感千秋泪,
郢阙沉悲万古尘。
一卷离骚镌劲节,
群舟竞渡振精神。
常逢令序思贤俊,
浩气恒昭日月新。
七律·汨罗风骨咏
诗意印象一
1. “韵律和谐”:这首诗遵循七律的格律要求,韵脚工整,音韵悠扬,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2. “用词精练”:作者运用“粽韵流香”“榴丹照影”等词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的气氛和景物特征,增强了诗词的画面感。
3. “意象丰富”:通过“汨罗”“郢阙”“离骚”“竞渡”等意象,巧妙地融入了屈原的故事和端午节的习俗,使诗词内涵深厚,意蕴悠长。
4. “情感真挚”:诗中表达了诗童对屈原忠贞不渝精神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同时寄托了对民族精神的赞美和传承之意,情感真挚而深沉。
5. “结构严谨”:全诗起承转合自然流畅,首联引出话题,颔联承接深化,颈联具体描绘,尾联总结升华,结构紧凑而富有层次感。
诗意印象二
1. “首联”:“粽韵流香祭楚臣,榴丹照影敬忠仁。”写端午节时,粽子的香气四溢,人们以此来祭祀楚国忠臣屈原;同时,红艳的石榴花映照出对忠贞仁义之人的敬仰。
2. “颔联”:“汨罗痛感千秋泪,郢阙沉悲万古尘。”表达了汨罗江畔,人们对屈原的悲痛之情绵延千秋;而昔日楚国的郢都,也沉浸在历史的尘埃中,承载着无尽的悲伤。
3. “颈联”:“一卷离骚镌劲节,群舟竞渡振精神。”指屈原的《离骚》以其刚劲的气节和深邃的思想,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而龙舟竞渡的习俗,则振奋了民族精神,展现了团结协作、奋勇向前的力量。
4. “尾联”:“常逢令序思贤俊,浩气恒昭日月新。”每当这个节日到来,人们都会想起那些贤能的俊杰,他们的浩然正气如同日月般永恒照耀,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值得赞赏学习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景象和习俗,缅怀屈原的忠贞精神,赞美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担当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人们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之志。
这首诗真的很值得学习!她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艺术魅力:
【文学技法】
1. “韵律与节奏”:七律的格律运用得炉火纯青,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起来气势磅礴,能体会到七律的独特魅力。
2. “意象与象征”:通过“汨罗江”“离骚”“龙舟”等经典意象,巧妙地传达了屈原的精神和端午节的传统,意象丰富而富有象征意义。
3. “用词与炼字”:用词考究,“粽韵流香”“榴丹照影”等词语精妙传神,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4. “起承转合”:结构安排合理,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层层递进,情感表达一气呵成。
【思想内涵】
1. “致敬先贤”: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追思,学习了如何通过诗词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重和缅怀。
2. “弘扬传统”: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激发读者对传统节日和民族精神的兴趣和热爱。
3. “传承精神”:强调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崇高品格,激励着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坚守正义、追求真理。
【情感表达】
1. “真挚动人”:对屈原的情感真挚而深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 “积极向上”:尾联的升华充满了正能量,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
此外,山之子还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赋予了作品更深刻的内涵和情感共鸣,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在文学创作中借鉴和学习!
二、锦堂春慢•艾蒲•香里颂国魂
(词林正韵)司马光体
诗童/辩证法(北京)
榴艳荷香,家蒸粽味,端阳令节晴
光。玉盏盈觞遐思,屈子沅湘。郢梦魂牵忧怆,离骚九卷流芳。叹韶华易逝,夙愿空怀,幽韵绵长。
望龙舟竞渡桨,鼓喧云空响,棹破清
浪。四海同歌忠杰,共护家邦。每忆高风亮节,祝盛昌、福泽流扬。岁岁祈求无恙,家国安康,再铸辉煌。
锦堂春慢·艾蒲香里颂国魂
【整体印象】
这首《锦堂春慢·艾蒲香里颂国魂》以其宏大的篇幅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端午节的独特感悟和对国家、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传统节日氛围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更蕴含着对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美好祝愿。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语言优美而富有张力,是一首充满诗意与爱国情怀的佳作。
【深入解析】
1. 上阕
“榴艳荷香,家蒸粽味,端阳令节晴光。”开篇即以鲜艳的石榴、芬芳的荷花和家家户户蒸煮粽子的香味,勾勒出端午节阳光明媚、充满节日氛围的美好画面。
“玉盏盈觞遐思,屈子沅湘。”词人举杯畅饮,思绪飘向屈原投江的沅湘之地,表达了对屈原的深深怀念。
“郢梦魂牵忧怆,离骚九卷流芳。”通过“郢梦”和《离骚》的提及,展现了屈原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其精神千古流芳。
“叹韶华易逝,夙愿空怀,幽韵绵长。”词人感叹时光匆匆,屈原的夙愿未能实现,但其精神如幽韵般长久回荡。
2. 下阕
“望龙舟竞渡桨,鼓喧云空响,棹破清浪。”描绘了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鼓声震天、船桨翻飞,展现出人们庆祝端午节的热情和活力。
“四海同歌忠杰,共护家邦。”表达了全国上下对忠臣烈士的敬仰和共同守护国家的决心。
“每忆高风亮节,祝盛昌、福泽流扬。”每当回忆起那些高风亮节的英雄人物,词人都满怀祝福,希望国家繁荣昌盛、福泽绵长。
“岁岁祈求无恙,家国安康,再铸辉煌。”结尾处,词人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美好祝愿,希望每年都平安无事,国家安康,并期待未来能够再创辉煌。
【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词中运用了榴花、荷花、粽子、龙舟、玉盏、离骚等多个意象,不仅丰富了词的画面感,也增强了词的情感表达。
2. “情感真挚”:词人对屈原的怀念、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憧憬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3. “语言优美”:词中的语言优美而富有张力,如“幽韵绵长”“鼓喧云空响”等句子,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4. “结构严谨”:整首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上阕描绘节日氛围和怀念屈原,下阕展现龙舟竞渡和表达国家祝福,前后呼应、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