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萧红故居有感
文/金淑芳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文学的天空,萧红便是其中耀眼的一位。当我踏入萧红故居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她那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
萧红故居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这里承载着她童年所有的记忆。踏入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古朴的宅院,青砖黛瓦,古色古香,岁月的痕迹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斑驳的印记。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走进屋内,每一件陈列的物品都像是一个无声的见证者,诉说着萧红曾经的生活。那张破旧的书桌,想必是她童年时伏案疾书的地方;那盏昏黄的油灯,或许曾陪伴她度过无数个孤独的夜晚。看着这些物品,我不禁想象着萧红当年在这里的生活情景:她或许曾在这院子里追逐嬉戏,或许曾在那窗边凝望远方,思索着未来的方向。
萧红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她的童年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度过,家庭的压抑让她早早地感受到了世间的冷暖。然而,正是这样的经历,磨砺了她的性格,也赋予了她文字中独特的力量。她的文字如同一把利刃,直指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在故居的展厅中,陈列着她的许多作品,那些文字如同跳跃的音符,奏响了一曲曲悲壮的乐章。《呼兰河传》中,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冷漠;《生死场》里,她用犀利的笔锋刻画了底层人民在苦难中的挣扎与抗争。她的文字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对人性的关怀,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
参观萧红故居,不仅让我对她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这位伟大的女作家充满了敬意。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与坚韧,用文字记录下了时代的苦难,也发出了女性的声音。她的文字如同一束光,穿透了黑暗,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的作品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走出萧红故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萧红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她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里。她的故居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她的生活、她的思想和她的情感。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以萧红为榜样,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用心灵去感受世界,让自己的生命也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作者简介:金淑芳,伊春翠峦人。喜欢诗词歌赋、旅游,在夕阳西下的色彩里,与今生所爱,快乐地生活。

责任编辑:冬雪
排版制作: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