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四平“劳模故事•致敬百年”剪纸展
作者:高德臣
眸前熟影栩然生,崇敬长高添几层。
砥柱中流标典范,收藏正气鼓东风。
2025-5-19
崇敬如砥,正气鼓风
——品高德臣笔下的剪纸展劳模群像
这首诗作者对四平“劳模故事•致敬百年”剪纸展的体会,通过凝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劳模精神的崇敬与赞美。
一、首句:眸前熟影栩然生
画面感营造:
“熟影”点明剪纸作品中刻画的劳模形象似曾相识,可能是历史照片、公众记忆中的经典形象,引发观者亲切感;“栩然生”化用《庄子》“栩栩然蝴蝶也”,形容剪纸技艺高超,让劳模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仿佛从历史中走来。
情感基调奠定:
一个“生”字,既写剪纸的逼真,也暗含劳模精神“鲜活永驻”的意味,为全诗奠定了崇敬、亲切的情感基调。
二、次句:崇敬长高添几层
情感递进与具象化:
“崇敬”直接点明观展感受,“长高添几层”以视觉化的夸张手法,将抽象的敬意转化为可感知的“高度”,仿佛敬意如高楼攀升,突出劳模精神带来的心灵震撼层层加深。
暗含观者心理变化:
从“熟影”的亲切感,到“崇敬”的升华,体现观展过程中,对劳模事迹从“认知”到“情感共鸣”的递进,突出展览的感染力。
三、三句:砥柱中流标典范
劳模精神的高度概括:
“砥柱中流”化用成语,比喻劳模在时代浪潮中如磐石般坚定,是支撑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标典范”则直接点明劳模作为时代标杆的意义,凸显其在百年历史中的引领作用。
历史纵深与现实联结:
“百年”呼应展览主题,暗示劳模精神贯穿中国近现代史,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始终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深化了展览的历史厚重感。
四、末句:收藏正气鼓东风
意象的象征意义:
“收藏正气”:将劳模精神具象化为可“收藏”的宝物,暗指展览以剪纸为载体,将劳模的浩然正气凝结、保存,供后人瞻仰学习。
“鼓东风”:“东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也象征时代的新风尚、奋进的力量。“鼓”字生动形象,仿佛劳模精神如春风鼓荡,吹拂社会各界,激发正能量。
主题的升华:
前句侧重“典范”的静态标杆作用,此句转向“正气”的动态传播,一静一动,完整呈现劳模精神“传承—弘扬”的脉络,呼应展览“致敬百年、启迪未来”的主旨。
五、整体艺术特色
1. 虚实结合:
“熟影栩然”是实写剪纸画面,“崇敬长高”“砥柱中流”是虚写情感与精神,虚实相生,让抽象的劳模精神可触可感。
2. 用典自然:
“栩然”化用《庄子》典故,既赞技艺,又赋精神以“生动永恒”的哲学意味;“砥柱中流”等成语的使用,简洁有力地提升诗歌的厚重感。
3. 情感层层递进:
从“见形象”(栩然生)到“生敬意”(添几层),再到“悟精神”(标典范),最后“感传承”(鼓东风),情感脉络清晰,逐步将读者带入对劳模精神的深度体悟中。
六、总结
这首诗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精准捕捉了剪纸展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内核。作者通过“看展览—品形象—悟精神—思传承”的逻辑链条,既赞美了剪纸艺术的栩栩如生,更歌颂了劳模精神作为“百年正气”的时代价值,兼具艺术赏析与思想启迪的双重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