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安徽省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
徽商诗韵|企工委4月诗词作品选及精选点评
主持:唐涛
第一部分:精选点评
李德新
观砀山梨花雪海
人赞砀山好,梨开见雪洲。
千田银鹤舞,万苑墨龙游。
披素云新艳,皴青树老虬。
一时风有过,白浪滚无休。
注:乙巳仲春,赴宿州参加“九州诗人宿[图片]州行”观砀山梨花雪海。
欣赏:
这首五言律诗以轻快、细腻笔触描绘了砀山梨花盛开的盛景,通篇围绕 “梨雪” 意象展开,融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于一体。此诗如同一幅水墨长卷,以 “雪” 为魂,以 “风” 为笔,在黑白浓淡间勾勒出砀山梨园的万千气象。既有 “银鹤舞”“墨龙游” 的精巧工笔,亦有 “白浪滚无休” 的泼墨豪情,于写实中见写意,于景语中含情语,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定格,亦是对生命韵律的吟唱。
韩彩娥
春游横江
四月皖南春意浓,放舟江上览云峰。
青山欲堕琉璃界,一棹划开天两重。
欣赏:
这首七言绝句以灵动的笔触描绘了四月皖南横江春游的景致,短短二十八字便勾勒出一幅水墨氤氲的山水画卷。首句点题造势,烘染春意; 次句视角转换,引入画面; 三、四句突兀转合,神来之笔,虚实相生。
这首诗看似写春游即景,实则在山水意象中暗藏哲思:以 “欲堕” 的青山写物我交融,以 “划开” 的水波喻动静相生。诗人不仅是春色的观赏者,更是自然韵律的参与者 —— 当舟桨划破水面,既是打破平静的 “扰动”,亦是创造新美的 “契机”。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哲学思考,让短短四句成为一幅兼具诗情与理趣的水墨长卷,读之如临其境,品之回味无穷。
周衍刚
赏牡丹不遂
驱车只为赏天香,未料摧花骤雨狂。
幸有园中新芍药,初开不次那姚黄。
欣赏:
这首七绝以跌宕的情节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赏牡丹未果却意外遇芍药的微妙心境,语言平白如话却蕴含生活哲理。
起句直奔主题,动机明确,“只为” 二字凸显专程赏牡丹的急切与期待;承句突生变故,期待落空,“未料” 一词突兀,与首句的 “只为” 形成强烈反差;转句峰回路转,意外发现,“幸有” 二字流露柳暗花明的宽慰,情绪从低落转向意外之喜;结句:对比作结,意趣横生,以对比收束,既赞芍药之美,亦含 “无心插柳柳成荫” 的哲思,余味悠长。
此诗以 “赏牡丹不遂” 为引,实则书写对人生遗憾的豁达态度:当预设的 “天香” 被风雨打散,不妨转身看看身边初开的 “芍药”—— 那些未被期待的美好,或许正藏在计划之外的转角。诗人以质朴的笔触,完成了从 “执于目标” 到 “活在当下” 的心理蜕变,让这首小诗超越了单纯的写景抒情,成为一则关于 “失去与获得” 的生活寓言。
储余根
有感AI作诗
自古情浓得语滋,如今机器亦吟诗。
若无网海文供奉,鹦鹉咿呀能几时。
欣赏:
这首七绝以凝练的笔触探讨了 AI 作诗的现象,通过古今对比与巧妙隐喻,表达了对人工智能创作本质的思考。
首句古今对照,点明题旨,开篇回溯传统诗歌创作,强调 “情浓” 是诗词丰美的根源,奠定 “情感是创作灵魂” 的基调。
承句以 “亦” 字转折,引出 AI 作诗的现状。表面陈述事实,实则暗含追问:当机器加入诗歌领域,传统创作的本质是否会被改写?古今对照中已见立场端倪。转句直指本质,隐喻批判
, AI 依赖的海量网络文本数据,“供奉” 一词略带讽刺,暗示 AI 创作实为对人类文化遗产的 “索取” 与 “拼凑”。结句以鹦鹉学舌喻 AI 作诗,点明其本质是基于算法的模仿与重组,而非真正的情感表达。“能几时” 反问有力,质疑这种缺乏内核的 “创作” 能否长久立足。
此诗以 “有感 AI 作诗” 为题,实则是对技术浪潮中人类创造力的捍卫。诗人以 “鹦鹉咿呀” 的精妙隐喻,刺破 AI 作诗的 “智能” 面纱,直指其 “数据拼凑” 的本质,同时以 “情浓得语滋” 重申人类创作的不可替代性。在 AI 日益介入文艺领域的当下,这首小诗犹如一记警钟:技术或许能模仿文字的排列组合,却永远无法复制人类心灵的震颤 —— 那才是诗歌真正的 “语滋” 之源。
金嗣水
释怀
生涯温饱已无忧,耄耋之年何事求。
心静地偏聊自适,身闲天阔不须愁。
当门垂柳丝丝舞,绕舍清溪款款流。
沿岸晨昏常漫步,桥亭独坐看银鸥。
欣赏:
这首七律以平淡质朴的语言勾勒出耄耋之年的豁达心境,通篇洋溢着对闲适生活的珍视与对生命从容的感悟,同龄之人读之,有满满的代入感。首联立骨定调,以"无忧-无求"构建释怀根基;颔联由心及物,在"地偏-天阔"的辩证中完成心境外化;颈联转绘具象,通过"垂柳-清溪"的动态平衡暗喻生命韵律;尾联收于永恒,将"漫步-独坐"的日常定格为存在本相。
此诗以 “释怀” 为题,实则书写了一种超越年龄的生命智慧:当物质需求退居幕后,精神的自足与对自然的亲近成为终极归宿。诗人以垂暮之身,在 “垂柳”“清溪”“银鸥” 的陪伴中,寻得 “心静身闲” 的永恒春天。这不仅是对个人晚年的观照,更是对所有人的启示 —— 生命的丰美,从来不在于追逐外物,而在于学会与自己、与世界温柔相处。
洪祖美
〔中吕·满庭芳〕春浓时
群芳竞发,黄莺清唱,嫩草间杂。生机一片丹青画,醉了春蛙。助阵鼓时而敲打,喜悦心任凭叠加。情难罢,羞颜似霞,乍看有些傻。
欣赏:
这首〔中吕・满庭芳〕以活泼俏皮的笔调描绘春浓景象,兼具民歌的清新与散曲的诙谐,宛如一幅跳动着生命韵律的春日风情画。
这首小令的诗眼就在于"乍看有些傻",这句句打破传统咏春雅趣,注入市井智慧。如同关汉卿笔下"铜豌豆"的自嘲,此处"傻"字既是文人放下架子的会心一笑,也是元曲特有的"以俗破雅"艺术策略——用田埂边的憨气,解构书斋里的春愁。曲中没有深沉的哲思,却以 “傻” 字道破真谛 —— 唯有抛却成人世界的机心,方能与自然的生机共振,在 “情难罢” 的沉醉中,遇见生命最初的纯粹与欢喜。

周占华
孔庙杏坛
古柏青苔又一春,旅人秒拍笑声频。
坛前多少匆匆客,心悟师言有几人?
欣赏:
这首绝句前三句均为中性叙事,直至末句才突然注入情感锋芒。这种 “蓄势于前,发力于后” 的结构,使反问更具冲击力,宛如平静湖面下突然掀起的暗流,让读者在自省中惊觉:我们是否也是 “匆匆客” 中的一员?结尾以反问收束,如暮鼓晨钟惊醒浮世众生。“师言” 泛指孔子思想如 “仁”“礼”“因材施教” 等,“心悟” 强调超越文字的精神共鸣。“有几人” 的叩问,既是对游客轻慢态度的批评,亦是对当代文化传承困境的忧思。全诗未用典、不雕琢,仅以 “古柏”“秒拍”“匆匆客” 等日常意象并置,便构筑起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场域。这种 “以俗写雅” 的手法,恰如孔子 “举一反三” 的教育智慧,以浅近场景触发深层思考。
这首诗以孔庙杏坛为舞台,上演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相遇剧。诗人没有停留于对 “快餐式旅游” 的简单批判,而是通过 “古柏青苔” 的永恒意象,暗示传统文化的韧性;通过 “心悟师言” 的叩问,召唤着超越表象的精神对话。在这个 “秒拍” 即合理的时代,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镜头的闪烁里,而在心灵与心灵跨越时空的共振中 —— 那才是杏坛烟雨里,最动人的春讯。
王武亭
〔中吕·满庭芳〕夜
海棠谢早,樱花正盛,只怕春消。繁华梦暖三更觉,明月来瞧。休照我形容渐老,却说山云影还遥。殊能料,今于半宵,赚了个寂寥。
欣赏:
这首〔中吕・满庭芳〕以夜为幕,借春景变迁与明月映照,细腻勾勒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与孤独心境的咀嚼。散曲语言清隽而意绪幽微,宛如一帧月光下的剪影画。
曲中 “寂寥” 并非消极颓废,而是如王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的澄明之境。当繁华褪尽,唯有在孤独中,才能听见生命本真的声音 —— 樱花的盛放是热闹,海棠的凋谢是寂静,而二者共同构成春之完整性。词人在 “半宵” 收获的寂寥,实则是剔除喧嚣后,与自我、与宇宙对话的契机。词人在樱花与海棠的花事更迭中,看见生命的荣枯代谢;在梦境与明月的光影交错中,照见自我的真实轮廓;在 “赚了个寂寥” 的自嘲中,抵达孤独的本质却又超越其上。当词人在暗夜中直面 “寂寥” 这个生命的终极真相,反而在破碎中瞥见了完整的星光。
柳春
〔南仙吕·二犯桂枝香〕黑鸟护巢
〔桂枝香头〕双亲悲叫,多儿嬉笑。顽童意欲掏巢,攀不了拿竿来捣。〔四时花〕糟糕,雌亲向头勇啄挠,雄亲猛冲朝脸暴。众孩儿,狼突逃。〔皂罗袍〕乌东雏护,着谁敢招?乌衣梁息,居人自豪。〔桂枝香尾〕莫坏莺莺事,欣看燕燕飙。
欣赏:
这首散曲以 “黑鸟护巢” 的微观场景,以生动的戏剧性画面,描绘黑鸟夫妇护巢抗敌的过程,融民间生活气息与自然伦理思考于一体,奏响一曲关于生命尊重的宏大乐章。它不满足于表面的动物保护呼吁,而是通过角色对比、情感碰撞与场景象征,揭示人类与自然的共生本质 —— 当我们以 “居人自豪” 的心态接纳 “乌衣梁息”,当我们从 “欣看燕燕飙” 中感受生命之美,破坏的双手自然会懂得收敛。
1.曲中动作描写的镜头感如在眼前, “攀”“捣”“啄”“冲”“逃” 等动词,如戏曲舞台上的科介,形成连续的视觉画面:顽童爬树→拿竿→捣巢→鸟击→逃窜,每个环节都可具象化为戏曲表演中的身段,充满动态张力。
2.方言俗语的鲜活运用如身临其景,“攀不了拿竿来捣”“狼突逃” 等表述,融入民间口语“不了” 表未能,“狼突” 状慌乱,摒弃文人雅词的矫饰,让冲突场景更贴近市井生活,增强真实感与代入感。
3.曲牌联套的戏剧性通过不同曲牌的情感转换(桂枝香头的紧张→四时花的激烈→皂罗袍的庄严→桂枝香尾的和缓),构建出类似戏曲 “起承转合” 的叙事结构,使短短数句包含 “危机 - 冲突 - 高潮 - 解决” 的完整戏剧脉络。
张银辉
一丛花·人间四月
时光流水太无情,何似逐风行。林中布谷惊人语:等闲就、过了清明。红日易斜,芳春易暮,谁更惜婷婷。 望烟波向白云平,可以寄东城。天长漫道欢容易,客中事、聊与亲朋。杯里老怀,眼前好景,谁个肯归零。
欣赏:
这首词以时光易逝、春色难留为主题,通过细腻的自然意象与深沉的人生感慨,勾勒出一幅流年易逝的画卷。既是对春日匆匆的挽歌,亦是对人生聚散、年华易老的哲思。词人在 “惜婷婷” 的伤怀中,暗含对生命美好的眷恋;在 “客中事” 的倾诉里,流露对人间温情的珍视。最终以 “谁个肯归零” 收束,既是对时光流逝的不甘,亦可见对生命历程的执着 —— 时光虽无情,情怀却永恒。词人运用拟人、反问等手法,将生命短暂与客居之思融入其中,在古典意境中透出对当下的珍视之情。

第二部分:诗词作品选
周棣
〔双调·水仙子〕偕晚晴诗侣游天鹅湖
天鹅湖畔正寻春,缘惜桥头已摄魂,环湖花海迷芳阵。翁忙着摁快门,妪凹型含笑天真。风抚花香醉,袖舞曲韵新,好一群银发疯神。
李青
雁山行(中华通韵)
时逢丽日踏郊原,川藏逶迤龙脊延。
芳草萋萋侵驿道,桐花簇簇隐庄园。
随行山麓清溪涨,小憩林阴白鸟喧。
幽寺钟声云外杳,禅心何故动风幡。
黄贻裳
〔仙吕·三番玉楼人〕谷雨
春雨绵绵降,雨里话农桑。布谷声声叫半晌。新茶享,麦穗扬,牡丹香,稻栽秧,楚吴扮靓妆。哪家俏娘,地头田壤,耕作正匆忙。
张信旨
〔正宫·小梁州〕野蔷薇
初像东方浅浅红,渐若湛蓝穹。晚春时节夺春风,明眸动,梦幻似星空。〔幺〕山簪发夹林宜凤,沟渠上戏水游龙。万顷园,千家栋,罗襦秀袜,苍古小蛮容。
李朝晖
暮春九华行
年年来此处,风景总依然。
俗界千般味,心中九朵莲。
林深听野鸟,寺古袅轻烟。
信步云台上,拈花笑入禅。
柳基萍
一剪梅·花事
还道春归轻绿时。似发微扬,寒露沾衣。应怜花老客犹痴,浅粉深红,烟雨添姿。 却恐相思欲寄迟。花又飘零,水亦依依。不妨长作护花人,只诉心香,莫惜荼蘼。
房永科
鹧鸪天·金银花
异卉谁栽老屋旁?晨时银白午金黄。传情玉蕊羞疏影,拂面东风送暗香。 花绰约,梦悠长。篱笆墙上缀诗行。红笺拟就邀归雁,好寄相思到故乡。
陈高裕
行香子·两乡春乡
春又离乡,一片芬芳。别黉门酒后情觞。刚穿原绿,又过花黄。渐丘连岭,山连壑,水连江。 金晖尽染,丛林凝翠,置身江南遍茶香。新居霞至,暖意洋洋。且日同帘,月同镜,雨同窗。
余军
谷雨寄怀
谷雨春深油菜黄,山川黛色沐晴光。
烟霞隐约桃蹊远,草木葳蕤翠影长。
牧笛穿云群鹭舞,渔舟唱晚独帆扬。
轻含新茗西窗下,漫把乡愁入墨香。
吴新建
谷雨时节
雨润田畴转郁葱,酥梨缀果早桃红。
尖荷出水游鳞戏,乐坏持竿老钓翁。
陈爱文
惜春
荏苒光阴欲断魂,女夷难挽百花沦。
浮生漫道芳华短,诗意夕阳无限春。
聂向晖
春深
一枝雪白向天横,雀啭紅深媚百生。
水漾微波迷柳影,童嬉长线逗风筝。
碧云起处茶歌脆,曲轭飞时陇亩平。
雨细闲敲醒五谷,溪边驻伞数蛙声。
张子耀
雪梅香·梨花
玉容素,冰肌淡雅暗香融。看琼枝堆雪,梨园万树玲珑。蜂蝶翻飞恋清馥,燕莺歌舞醉芳丛。凝眸处,素艳缤纷,春意无穷。
临风。想崔护,粉面桃花,艳遇娇红。怎比梨花,洁如皓月澄空。不染纤尘脱凡俗,只留清白与春同。情高远,占断风华,千载推崇。

张芹英
梨树王景区
柔风四月众芳新,紫李红桃争放春。
仙境梨乡招远客,相逢皆是爱花人。
杨丽萍
人间四月天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风漫野各争妍。
红花簇簇高枝秀,绿草茵茵曲径绵。
自在黄蜂添妩媚,殷勤彩蝶舞翩跹。
茗柯一盏清香正,举步芳林赏杜鹃。
傅卫国
砀山梨园
淡妆素面出苍台,携得东风落九陔。
粉蕊枝摇犹带雨,银涛波涌莫愁开。
笼烟寞寞寒星照,凝雪悠悠冷月裁。
玉魄冰魂何处去,人间天上两徘徊。
李温和
〔中吕·醉高歌带过摊破喜春来〕抹山四月
山因有寺传名,水汇成湖造景。达通大道环幽径,好看春妆丽影。(过)鸟从深树连呼应,花向来人近处生。鲜妍引绕蜂蝶,香馥醉摇桃杏,浮烟漫掩湖亭。沉这景,醉得方客复行停。
巩思硕
柳絮
雪飞郊邑赖天阳,生势如潮舞八方。
弄月披霞凭野阔,东风许我一朝狂。
刘表位
菩萨蛮·浮山问茶
时逢谷雨莺啼序,春风要约伊人遇。兴致采茶归,襟期羞敛眉。 斯文尘念顾,天意五星聚。禅定茗香宜,客吟诗味知。
陈英
新港赏桃花
渡桥花气重,樵径节侯新。
过眼平添翠,娱情细剪春。
感时窥旧约,抚景醉芳邻。
倏忽寻诗料,依稀脱俗尘。
李正
谷雨
新秧蘸露子规啼,铁臂分烟垦沃泥。
万垄浮光摇碧浪,一川蛙鼓涨春溪。
陶凤琴
鹧鸪天·暮春感怀
鸟雀投林隐夕晖,柳烟散尽夏将归。红花委地知红瘦,绿叶连天看绿肥。 存潋滟,驻芳菲。欲留春住总相违。无端风雨催人老,鬓上韶光似箭飞。
李文涛
谷雨时节
趣饮新茶细语绵,清香爽滑下丹田。
寄情吟夏春风老,举目流波麦浪旋。
草浅青青迷访客,心闲静静可修仙。
借风吹叶枝藏果,花落花开又一年。
郭立堂
烟雨辞春
风梳细柳钓溪烟,桃雨飞英落锦田。
陌上芸臺金浪涌,枝头杜宇晓声绵。
暖凉纷至惊神异,红绿调和赏自然。
莫叹春深花渐瘦,青荷出水意拳拳。
刘慧男
四月
千红落尽九枝存,挺挺绿芽光景新。
看客何须叹春去,葱茏一树也怡人。

李公瑾
临江仙·暮春感怀
几度春风疏雨过,长叹逝水流波。此生壮志已消磨。俗尘内卷累,白发感怀多。 紫燕呢喃雕梁上,池中才露新荷。离离芳草染长坡。老来迷梦浅,临水听渔歌。
徐秀海
隔屏观来安长山罗顶棠梨诗会
十年诗会聚长山,棠雪飘时韵满川。
屏内欣逢罗顶径,指间轻遇白云边。
遥叹画里残红瘦,怎使毫端新绿妍。
借得春风裁一剪,梨香幻作玉霞笺。
朱曙光
春风袅娜·青郊一日游(依朱彝尊体)
正芳菲三月,万象从优。杨柳岸,大荒丘。见黄花妩媚,娇莺婉转;晨晖脉脉,牧笛悠悠。十里明湖,无边风月,一棹千帆争上游。指看金鳞戏孤鹜,须知鹰爪比吴钩。 更有滁阳高阁,经风历雨,无言处,见证春秋。风骚客,信天鸥。琅琊邑古,西涧春柔。扬子江桥,椒陵山水,赏心乐事,一醉何求?轻烟薄雾,伴钟声乍起,当归不怠,诗债难酬。
范安萍
踏莎行·与雪姐游大龙山梨花园
春雨初停,梨花恰绽,枝头白玉追红伞。 幽香淡淡绕龙山,东风轻拂人温婉。 叶翠莺藏,腮红声软,双姝沉醉春光暖。 园中谁在抚琴弦,花飞似雪情难剪。
许东良
砀山梨花
此处春风胜剪刀,一枝扮出万分娇。
初来不晓花迷眼,却叹清明雪未消。
陈兰香
梨花泪
满园玉蕊为谁开,雨润梨花暗自哀。
素影含香缘祭祖,深情伴我忆娘来。
许明球
读俳赋有感
文依魏晋人,泣泪问蛇神。
牛鬼或当道,松风亦涤尘。
把酒气冲雪,飞书士落贫。
蝉鸣闻一夏,鹤舞寄秋身。
骈体药痊癖,枯林喜得春。
此情何所似?他石若敲频。
唯有众星灿,且看山雨新。
经时泉润泽,谁悯贵天真。
苦困已千载,钩连自觉亲。
徐振峰
清明(中华通韵)
夜风吹落万千蕊,溪涨潺潺层柳翠。
曲径徘徊寻旧人,鸣禽宛啭无言对。
杨俊彦
踏莎行·暮春
点点杨花,声声杜宇。浓云欲作黄昏雨。丁香百结别枝头,低斜双燕邻家去。 过雁无书,飞花忍顾。春风怎懂人情愫。红尘逆旅怨如何!明朝闲逸清阴路。
陈智厚
最美四月天
四月莺飞旖旎天,蝶来蜂去惹人怜。
门前杏树成青子,村后榆林挂绿钱。
孟祥成
〔正宫·小梁州〕油菜花
油菜花开一片黄,遍野苍茫。游人仿佛涉重洋,春潮荡,滋润着心房。〔幺〕嫣黄娇美含羞样,播清香,弥漫山庄。紫燕舞,黄莺唱,骚人采访,装满了诗囊。
赵元席
垂钓戚家沟
老树盘根作钓矶,丝绦映水拂金辉。
青钱叠浪添风趣,柳絮飘银比雪霏。
且下精钩诱贪鱤,漫看白鹭没烟微。
坐临浑忘春将去,心向流波深处归。
赵颖
小院
小院温馨绝俗尘,花繁叶茂草如茵。
鸟啼婉转枝头闹,蝶舞翩跹蕊上巡。
石凳闲观云聚散,竹篱静倚月升沦。
茶香袅袅微风里,笑语欢声睦友邻。
杜昌海
暮春
翠减红消四月天,凭栏絮雪拂衣边。
岂知春色缘今雨,只道芳华卧夕烟。
岁岁东风催鹤鬓,朝朝游子浣诗肩。
人间若有轮回遇,莫问尘寰莫问仙。
许建荣
淡黄柳·惜春
烟凝露结,丝雨香寒拂。更恨东风吹叠叠。拟得乡思几阕,花事年年数芳节。 不堪说,蘼芜暗消歇。薄山暮,听啼鴂。算阴晴絮落人伤别。径仄春深,蝶迷空谷,犹认梨云是雪。
王闰
卜算子·寿县怀古
城肆贯千秋,淮水环堤远。楚汉遗风浸古城,岁月留清浅。 拾阶阅沧桑,一望时空转。古韵今辉醉长天,梦绕情难断。
汪萍
贺安庆诗词学会理事代表暨谷雨诗会
皖江春未老,谷雨润诗衢。
塔振风云笔,湖涵水墨图。
清吟传古调,雅聚焕新瑜。
更待龙山月,流觞醉玉壶。
许奎
念奴娇·雄起中国
抚今追昔,喜雄狮乍醒,吼声威烈。破雾斩云寰宇彻,劈嶂唯依豪杰。筚路褴衫,历经苦难,辟地天开阔。江山承继,续航踔厉风发。 擘划时代新图,空前画卷,万里澄霄月。燕舞莺歌随处是,花木葳蕤烨烨。魑魅窥疆,罡风正举,龙剑光如雪!那时环宇,共书寰海新页。
吴孝引
浣溪沙·残春
一陌方塘接远天,村光水影鹭鸥旋。柳摇苇荡小渔船。 槐树花携春故事,鹧鸪声送夏开端。此时最忆是乡关。
唐涛
临江仙·重登琅琊山忆旧
柳絮萦回飞雪细,山根漫聚残红。无端薄雾黯春容。鹧鸪啼断处,泪湿海棠丛。 旧地重来欧梅老,野芳偷换山容。醉翁亭下忆闻钟。古榆还似旧,只少故人踪。

安徽省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
主 任:李 青
副主任:李德新 许明球 张银辉
秘书长:李朝晖
副秘书长:刘 伟
《徽商诗韵》企工委编辑部
主 编:张银辉
副主编:孟国田
编 委:朱 祥 宋 伟 唐 涛 赵元席 陈新潮 尚明远 刘 伟 韩彩娥 周占华 李军君 王 闰
本期主持:唐 涛
本期制作:孟国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