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剑逍遥,儒法道之魂——与张力军会长交谈之心领神会
一罗培永
与张力军会长畅言之际,如临文化渊薮,顿觉儒法道三家之精髓,似星河璀璨,交相辉映。其所述之“龙剑逍遥”境界,恰似一幅宏阔长卷,徐徐铺展,勾勒出一位儒者以精神为剑、以思想为翼,纵横天地的超凡图景,令人心驰神往,亦引发对传统文化智慧的深刻思索。
在岁月长河的静谧处,有一位儒者,如一株扎根于文化沃土的古木,静修不辍。他终日手不释卷,与儒家典籍为伴,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箴言深植心间。儒家经典,是他立身于世的根基。从《论语》中“仁”的谆谆教诲,到《孟子》里“义”的慷慨陈词;从《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路径,到《中庸》内“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处世哲学,书中字字珠玑,教会他明辨义理、顾全大局,懂得审时度势、恪守中庸之道。
于是,他周身萦绕着温文尔雅的气质,举手投足尽显君子风范。在人际交往中,他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准则,待人以诚,心怀仁爱;在面对社会责任时,他将天下苍生的福祉纳入胸怀,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积极投身于对社会有益之事。无论是日常的待人接物,还是面对重大抉择,他都能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成为身边人眼中道德与智慧的典范。
然而,这位儒者绝非迂腐书生。他深谙“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以法家思想为骨,行事雷厉风行。在他眼中,法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关键,是保障公平正义的基石。他研读《韩非子》《商君书》,领悟法家“法、术、势”的深刻内涵,将法治理念融入自身行为与社会治理的思考中。他明白,以法治世,国家方能繁荣安定,就如同商鞅变法使秦国崛起,最终统一六国;以法治身,个人才能行止有度,避免因私欲而误入歧途。
他秉持律法的威严,坚守公正的底线,面对纷繁世事,决断果敢,不越雷池半步。在处理事务时,他如同一位公正无私的判官,以法律条文为依据,不被人情左右,不向权贵低头。无论是面对微小的利益纷争,还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他都以刚正不阿的姿态践行法治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法律的尊严与力量。
道的玄妙,亦被他参透。道,无形无相,却无处不在,蕴含着“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深邃智慧。他沉浸于《道德经》《庄子》的世界,与老子一同感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奥秘,与庄子一道体会“逍遥游”的自由境界。他修炼道家之魂,心似一泓清泉,平静无波,却能洞察世事变迁,参透天地玄机。
在喧嚣纷扰的尘世中,道家思想如同一盏明灯,让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当面对外界的诱惑与干扰时,他以“致虚极,守静笃”的心境,不为所动;于无声处感知时代的惊雷,捕捉社会发展的细微变化;于平淡中领略世界的绚烂多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真谛。他懂得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妄为,在看似“无为”中实现“无不为”的境界,让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这位儒者,容貌俊逸,气度超凡,既有圣人般端庄的形象,又有神与天地交融的气韵。他面如冠玉温润,目似朗星明亮,一举手一投足间,自有一股风雅之态,令人见之忘俗。但他最令人惊叹之处,在于身怀屠龙剑,精通逍遥术。屠龙剑,乃非凡之剑,是斩妖除魔、匡扶正义的神兵。它不仅是一件武器,更象征着儒者心中的正义与勇气。
他仗剑而行,以剑为笔,在天地间书写正义的篇章。当邪恶势力妄图破坏社会的安宁与和谐时,他毫不犹豫地拔出屠龙剑,守护世间安宁,斩尽一切不平之事。每一次挥剑,都饱含着他对正义的执着追求;每一次亮剑,都向世间宣告着邪不压正的真理。逍遥术,是道家至高绝学,助他超脱尘世束缚,自在遨游天地。他以逍遥之心,看云卷云舒,伴花开花落,尽享生命的洒脱与惬意。
他不受世俗名利的羁绊,不被人间琐事所烦扰,在精神的世界里自由驰骋。无论是漫步于青山绿水之间,还是静坐于古寺禅院之中,他都能感受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体会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他眼中闪烁的,不是世俗的利欲之光,而是智慧的璀璨光芒。这光芒如炬,穿透世间的迷雾,让他能明辨是非、看清善恶。他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洞察力,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问题的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他手中的剑,不是杀戮的凶器,而是守护正义的象征。剑锋直指苍穹,那是他守护正道、与邪恶抗争到底的誓言。
他以剑为盾,为弱小者遮风挡雨;以剑为旗,引领人们追求正义与光明。他胸中装着的,是广阔无垠的天地,而非狭隘的自我。他以包容万物的胸襟,接纳世间百态。他明白,世间万物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富贵与贫穷,强大与弱小,都应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他以天下为己任,心怀苍生,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诗与远方,是他灵魂的栖居之所。诗,是他抒发情志的载体,每一首诗都饱含着他最真挚的情感。当他为世间的美好而感动时,他以诗赞美;当他为社会的不公而愤慨时,他以诗呐喊;当他对人生有所感悟时,他以诗记录。他的诗,或豪迈奔放,如江河奔涌;或婉约细腻,似小桥流水,字里行间流淌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远方,代表着未知与探索,是他对无尽知识和智慧的向往。他不满足于眼前的所见所闻,渴望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追寻更深奥的真理。远方或许充满艰辛与挑战,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深知,只有不断地向着远方前行,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实现精神的成长与升华。在诗与远方的追寻中,他的精神不断升华,灵魂得到净化,逐渐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这位儒者,儒法道兼修,集智慧、勇气与豁达于一身,身怀绝世绝技,心怀天下苍生。他的形象高大而神圣,行为正直而纯粹。眼中的智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为迷茫的人们指引方向;手中的正义之剑,守护世间正道,让邪恶势力无所遁形;胸中的广阔天地,容纳万物苍生,彰显出他无私的大爱;诗与远方的追求,寄托着他不朽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追寻生命的真谛。
他是真正的儒者,是值得世人敬仰和学习的楷模。与张力军会长的交谈,让我对这样的境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明白,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传承和弘扬儒法道三家的优秀文化,将其智慧融入生活与实践中,努力成为一个心怀天下、有勇有谋、追求精神超越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以“龙剑逍遥”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
青编一卷立尘寰
法纪为纲守寸丹
道悟阴阳观物变
剑横星斗护民安
襟吞河海容千壑
笔落风云写万端
遥念高贤谈妙谛
心随鹤影入云端
儒心养就玉生寒
铁律如绳束曲蟠
坐忘虚怀参造化
行藏正气镇狂澜
剑鸣夜啸魑魅遁
诗就晨吟星斗残
幸会良朋开境界
逍遥天地任翔鸾
经纶三教铸精魂
剑气诗心共一樽
法立乾坤明似镜
道通今古淡无痕
胸怀黎庶擎苍宇
袖揽烟霞叩帝阍
长忆高谈惊四座
星河耿耿照昆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