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画绘就千年韵,文化润泽万家心——2025年“乐和台湖”书友会之沙画小剧场系列活动纪实
(记者 常魁星 通讯员 杨岩)运河之水奔涌千年,文化薪火代代相传。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北京市通州区文化馆台湖镇分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软硬件设备设施,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积极落实总分馆制度,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在通州区文化馆的指导下,在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台湖镇努力打造品牌文化活动,文化主阵地作用发挥得淋离尽致。 “乐和台湖”书友会之沙画小剧场系列活动已成为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的经典品牌活动、标志性活动,今年已是连续举办第四年。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形式上,又有所突破,充分结合了传统佳节-端午节和扫黄打非宣传工作,使得活动新颖并具有吸引力。通过文化馆专场、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四个维度,将文化馆打造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让文化艺术浸润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公共文化服务的暖阳普照千家万户。系列活动吸引近500名居民、村民、中学生及亲子家庭,共赴文化之约,共享文化之宴,在台湖大地上,奏响一曲曲精彩的文化乐章,文化传承续之有力。
台湖,这片被运河水滋养的土地,从聚水成湖的自然馈赠,到文化活水在此交汇,历经旧村焕新、生态蝶变,发展到演艺小镇、数聚台湖,如今已成为城市副中心耀眼的文化演艺标地。沙画小剧场宛如一把“金钥匙”,轻轻开启台湖历史文化宝库的大门。细沙在光影间流淌,勾勒出千年画卷:次渠宝光禅寺定光佛塔,在历史上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产生活;演艺小镇精美建筑,展现着今朝艺术的蓬勃;观众们仿若穿越时空,在流动的画面中触摸台湖独有的历史文脉,感受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
文化馆专场:亲子共读,粽香传情在文化馆专场活动中,传统文化精彩展现。通过沙画视频,生动展现台湖的历史演变,让亲子家庭的成员们,近距离感受台湖的文化历史和记忆。在人人读《论语》的环节中,亲子诵读《论语》精彩篇章,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沉浸在经典文化中,享受书香的乐趣,稚嫩童声与沉稳嗓音交织,共同感悟中华文化的深邃智慧,以此形式,唤醒 家长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书香陪伴一生。在《樂和台湖》书籍与端午元素的趣味游戏中,孩子和家长在游戏中探寻台湖故事,在粽香四溢中品味家乡文化,书香味儿、粽香味儿充斥着活动现场,喜悦感十足。 非遗进校园:皮影传艺,童心筑梦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次渠中学,为学生们送上六一儿童节前夕的文化厚礼。沙画视频,让学生们看到了一些台湖历史,沙画艺术,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而最令人难忘的,当属非遗皮影传承人的剧目《屈原》。幕布之后,皮影人偶在艺人手中灵动起舞,光影交错间演绎千年故事。孩子们不仅沉浸于精彩表演,更在老师指导下亲手操作皮影,感受指尖上的非遗魅力,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台上体验表演,台下笑声此起彼伏,十分欢快的一段美好时光。台湖镇向次渠中学赠送书籍与文化产品,鼓励学子们勇担文化传承使命,
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将扫黄打非的宣传送到了学生身边,视频的观看,宣传品的发放,让学生们提高警惕意识,避免陷入不良的故事中。 非遗进社区与乡村:手作匠心,共绘文明非遗进社区与进乡村活动各具特色。沙画小剧场与文化艺术表演作为固定环节,让居民们对台湖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文化馆宣传周通过播放宣传视频,让更多人知晓台湖文化馆的特色与功能。变脸表演以瞬息万变的脸谱引得满堂惊叹,为台湖镇民间文化能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而现场的手作艾草锤体验,更是让居民们亲手触摸传统文化,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四载春秋,初心如磐。“乐和台湖”书友会之沙画小剧场系列活动,不仅是一场场视听盛宴,更是台湖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共享的生动实践。活动持续创新形式,将沙画展演、非遗体验、文化阅读深度融合,更充分发挥了文化馆的美育功能,真正让文化馆成为滋养人民精神的终身美育学校,让大运河孕育的古风今韵走进千家万户,为“樂和臺湖” 文化品牌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未来,台湖镇将继续深耕文化沃土,创新服务模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让更多人在文化浸润中拥抱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