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竹王文化贵阳汇报暨专家献计座谈会纪实

2010年12月19日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在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二楼会议室举行工作汇报暨专家献计座谈会。
应邀出席会议的专家媒体有: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石朝江 贵州省苗学会常务副会长 民族学专家杨培德,贵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田玉隆,贵州大学国防教育系主任、教授杨茂锐,贵州省民协主席,省政府参事 韦兴儒,贵阳文史杂志总编罗万雄,贵州省北斗星律师事务所任副主任、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版权保护协会法律维权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高级律师范述喜, 贵州省文联副主席何光渝,贵州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范同寿,贵州省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朱家淮,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长、研究员王路平,贵州省夜郎文化研究院院长、副教授花小班,贵州省文化厅非遗中心王炳忠,贵州省国土厅高级工程师、贵州省观赏石协会会长周忠赋、安红等。
新闻媒体有: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州政协报、贵州民族报、贵阳晚报、文史天地杂志、黔兴综合网、中国苗族网等。

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到会的有:会长:杨文金,副会长:杨国旗、金国昌、林玉学、夏麟,秘书长:杨立群,名誉会长:金邦明、穆天锦。
竹王文化研究会工作汇报暨专家献计座谈会共计40余人。
会议由竹王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穆天锦主持
一、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文金向专家汇报研究会成立以来工作及镇宁夜郎竹王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打算。

杨文金说:2009年11月27日在镇宁县城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有来自镇宁、紫云、西秀、长顺、罗甸县等地的“夜郎王后裔”代表100多人,大家汇聚一堂,共商夜郎竹王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我代表竹王文化研究会向在坐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简要汇报,并希望在坐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夜郎竹王文化的保护、研究、开发献计献策,使夜郎竹王文化的保护、研究、开发有序进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我们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1、“夜郎王印落定镇宁”的雷声大,雨点小
2007年10月镇宁自治县委、政府在贵阳举行“夜郎王印落定镇宁新闻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宣布“夜郎王印落定镇宁”。贵州大学教授杨茂锐说:“夜郎王印填补了贵州古代史研究空白。”贵州省社科院历史所原所长、研究员熊宗仁说:镇宁“蒙正”苗族奇异的夜郎古风,自制“夜郎王印”的发现并经过鉴定实为汉代文物,可以说,贵州打造以夜郎文化为灵魂和卖点的旅游产品的时机成熟了。2008年1月在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民革贵州省委第06号《关于打造夜郎文化品牌 做大贵州文化产业的建议》提案提出:建议以全省为依托,以安顺为重点,将“贵州夜郎民族文化风情生态产业园区”这一重大文化产业集群落户镇宁。
我省熊宗仁、王鸿儒等历史学家都认为:夜郎文化一直是贵州当仁不让的文化品牌,贵州深厚的夜郎文化资源应该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然而,旅游开发不是历史研究,不必完全局限于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甚至可以“无中生有”,创造一些旅游景点。这种形势反映出贵州夜郎文化资源开发的紧迫性。“不为己用,为人用。”的担忧可能就要变成现实
2、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成果
有利条件:一是有4万多竹王后裔,在镇宁、紫云、西秀区三县(区)交界处,的蒙正苗族,至今老百姓家里都还供奉着夜郎竹王的偶像,千百年来,他们笃信夜郎竹王就是自己的祖先。二是有夜郎竹王多德自制的王印,2007年5月此印经原北京市文物局研究馆员、从事文物鉴定38年的孙晓虹专家进行断代鉴定。结论为:汉代(少数民族地区)文物;三是有竹王城、竹王祠、竹王坟、活人坟墓群古遗址;四是有古人刻在大石头上的天象图;五是有修于清康熙四十四年,距今300多年的家谱;六是有明朝正统八年三月葬于广顺镇宝合山距今600年“金筑安抚司夜郎侯金镛”墓碑;七是蒙正苗族的竹王崇拜2007年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八是夜郎王像、王印的知识产权已纳入国家法律保护。我们不仅是有人证,而且还有物证。但我们是手里捧着“金饭碗”—没有饭吃—挨饿!
(二)、下步研究会工作打算
1、举全族之力,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圆。近年来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蒙正苗族传承的竹王文化有的在淡化和消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等于就失去了灵魂。为留住竹王文化这个根,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圆,使竹王文化世代传承下去。我们不仅是要举全族之力,做好古物和古遗址的保护;而且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我们还要建立竹王文化传承基金会。使夜郎竹王文化在这块古老文明的土地上永放光华。
2、不去搞攀比,做好古遗址的保护和王宫陈列馆开发
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11月27日在镇宁县城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有来自镇宁、紫云、西秀、长顺、罗甸县等地的“夜郎王后裔”代表100多人,大家很赞同这种看法。我们没有钱,不去和人家攀比,不搞“假、大、空”。《贵州夜郎竹王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区》总规方案是以保护古遗址为主,一是在古遗址建“贵州夜郎竹王宫”,塑夜郎王像,展夜郎王自制的王印和汉代朝廷颁发给夜郎王儿子的县印;二是建“贵州夜郎王后裔民俗陈列馆”,展竹王崇拜民俗事象、展修于清康熙四十四年,距今300多年的夜郎王后裔家谱和民风民俗;三是建“夜郎国宝奇石陈列馆”,其它的古遗址都作为保护。
3、摒弃地域偏见,克服狭隘的民族观念,不争论,共建夜郎文化品牌
我们不去争“夜郎古国,”不争“夜郎古都,”也不争“夜郎古县。”但要维护祖先竹王的尊严;我们不造假,要尊重历史和事实;我们不仅是要发展经济,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和传承竹王文化。我们只在古遗址处建“竹王宫”,塑夜郎王像供竹王后裔祭拜。我们要克服狭隘的民族观念,不争夜郎是什么民族,要遵重历史。现在我们4万多竹王后裔中就有苗、汉、布依、仡佬4个民族,广顺支形成4个民族是在清朝顺治十年以后才形成的,清朝顺治以前均为苗族。两千多年前就没有苗族、汉族、布依族、仡佬族这个族称,这是历史形成的,要遵重历史。我们共同的标志是对祖先“竹王”的虔诚与认同。
夜郎是我国古代的三大文明古国之一,夜郎王是历史人物,不是神话,不是虚构中的小说故事,现在夜郎竹王还有4万多后裔。人皆有祖,我们不仅要尊重历史,而且应尊重后人,不能为了经济炒作把夜郎搞成“庸俗”、“低俗”、“媚俗”化。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构建一个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专家建言献计


出席会议的专家王路平、花小班、朱家淮、周忠赋、田玉隆、范述喜、蔡兴荣、罗万雄、韦兴儒等对镇宁夜郎竹王文化保护与开发献计献策先后发言,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1、各地都可打夜郎牌。夜郎是“西南夷”的代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当中原文化在黄河流域兴起之时,周边还存在多种民族文化。汉朝经营西南地区的据点在巴、蜀,把巴蜀以西和以南的少数民统称为“西南夷”。 “夜郎”并不是纯粹是谁的“夜郎”,谁都不可能独霸,因为它是民族的,它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它更是世界的。“夜郎”文化只仅存于湖南或贵州,云南、四川等地方同样存在这种文化,谁都可以把“夜郎”这个品牌做大做强。
2、搁置争论 共建夜郎文化品牌。应搁置争议,共同打造夜郎文化品牌,共享夜郎文化的品牌价值。
3、夜郎文化就是“竹文化”。蒙正苗族在民俗事象中还保承着完整的“竹王崇拜”程序,要重视保护传承。
4、镇宁竹王文化研究会很有将特色,夜郎文化涉及的面广,而镇宁竹王文化研究会就抓住只研究自己的祖先“竹王”,不去争“夜郎古国,”不争“夜郎古都,”也不争“夜郎古县”这种做法是对的,应继续坚持下去,使竹王文化研究有新的成果。
5、历史物证。夜郎是我国古代的三大文明古国之一,虽然消失了两千多年,但在贵州这块土地上应留下一些遗迹。镇宁的竹王崇拜、夜郎竹王多德自制的王印、竹王城、竹王祠、竹王坟、活人坟墓群古遗址、古人刻在大石头上的天象图、修于清康熙四十四年,距今300多年的家谱、明朝正统八年三月葬于广顺镇宝合山距今600年“金筑安抚司夜郎侯金镛”墓碑,最近发现的“夜郎国宝”奇石等,这些物证说明是夜郎古国留下遗迹,要加以保护好。
6、夜郎不仅是贵州的文化品牌,而且是王牌。虽然夜郎王像、夜郎王印知识产权已保护。但要在保护中开发和运用。
贵州省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朱家淮先生在会上即兴赋诗一首:

夜郎竹王文化,保护开发并驾;服务多彩贵州,夜郎必须自大。
竹王文化底蕴,今朝“核”变爆炸;“夜郎国宝”亮相,旅游精品无价。
谁要继续争论,贵州百姓唾骂;鼎举四千万力,布下发展八卦。
更好更快发展,风景这边独霸;夜郎竹王文化,环宇朝拜惊诧。

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
2010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