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孟领
提到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征宰相,人们就会想到他为官清正廉洁,不谋私利,耿直忠厚,日夜操劳,扶保着唐太宗李世民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国泰民安,实现了“贞观之治”。而他在家乡巨鹿县的一些动人故事,恐怕有些人不知,现列举一二,供参考学习。
魏宰相卖盆
在魏征五十九岁的那年,天遭大旱,直到第二年的二月,还是雪雨不见。特别是河北、山东一带,旱情更加严重。皇帝李世民收到各地奏章,忧心忡忡,便召来魏征商量怎样办理。他当场表示要亲自下去,到灾情最重的地方巡察一遍。李世民一听说道:“不行,不行,你可不能去。一是朝里离不了,二是今年二月十八是你的60大寿,我还要为你祝寿呢。”魏征说:“我虽是花甲之年,但身体健壮,不要为我担心。人民受灾,流离失所,我寝食不安。再者,我是生在铜马镇,长在巨鹿县,从父辈儿欠下乡亲们的情,至今未报。借着这次机会,到巨鹿铜马镇看望一下乡亲,和他们一起度过我的六十岁生日。”李世民见魏征言辞恳切,只好点头应允。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魏征早早起来,在村边蹓跶。只见前面土坡下,有一个中年人推着一车瓦盆,正在上坡,魏征赶上前想帮他推上去。正走着,卖盆的喊道:“老哥哥,快来帮一把,我实在上不去了。”魏征一听卖盆的喊他哥哥,不觉心里咯噔一动,因为多少年来别人不是喊“大人”,就是叫“老爷”,从来没有人叫过哥哥。我也该有个兄弟了。于是,他便赶紧走几步,帮卖盆的上了坡。
二人闲谈中,魏征知道卖盆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他一人卖盆养活。于是,魏征对卖盆的说,我上无兄长,下无兄弟,双亲早已故去,感到很是孤单。想认下你这个兄弟,不知你意下如何?卖盆的当即表示“愿意”,只是还不知道老哥哥的尊姓大姓。魏征对卖盆的说,“我叫魏征”。卖盆的一听,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下,嘴里直说小人有罪,不知是相爷在世。魏征说,不必害怕,我是真心想认你做兄弟。我在铜马镇马武庙里住着,二月十八是我的生日,到时务必来。你不用带别的,就推上一车盆子即可。
生日这天一大早,两名太监抬着李世民亲笔书写的“吾人之鉴”的御匾来到庙前。魏征跪拜迎接后,把匾摆在正位。接着便是六部九卿的各位大人,带着礼单,前来祝寿。天近午时,只是缺那个兄弟“卖盆的”还没到。魏征给家员说,等一等再开席。你二老爷还没到,等来了再开。这时,只听见车子响,魏征说来了,赶紧出门迎接。各部大人,各地官员弄不清是谁,也赶紧跟着前去迎接。大家只见一个穿着一身粗布衣的人,推着满满的一车瓦盆,满头大汗的赶来。魏征说,“兄弟,你可来了,就等你呢。”立刻让卖盆的到里边,坐在他旁边的一个座位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魏征站起来对大家说,列位大人不辞路途遥远,鞍马劳顿,来予老夫祝寿,老夫深表谢意!
另外,与列位大人引见引见(指着卖盆的说),“这是我的兄弟”,他家境贫寒,得见各位大人无物可送,只有瓦盆一车,每位一个,权当纪念,望列位大人笑纳。大家一听,赶紧站起来答谢;转而一想,丞相的兄弟,家境贫寒,还送一盆,吾等身为朝廷重臣,家资巨万,哪能白要此盆儿?如若为此得罪了相爷,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便纷纷解囊相赠,有的1000,有的800,有的送金,有的送银,有的送珠,有的送宝,不一会儿便堆满了车子。宴罢,送走了客人。魏征对巨鹿县令说,“这些金银珠宝与手下的所有寿礼,我分文不要。一部分送予铜马镇的乡亲,略表我的乡谊之情,剩下的全部赈济这一方百姓,以度荒年。”直到这时,人们才知道了魏征的用意,纷纷传说魏相爷这车盆儿卖的好,卖的巧,卖了大价钱,于是魏相卖盆的事儿便在四方传开了。
巧断钱袋子
有一天,两个人撕打着来到公堂,要魏征断案。一个叫二鼠的人,说自己看戏法儿时捡到一个钱布袋,另一个男子赵大却来冒领。魏征审问赵大,钱袋子里多少银子?赵大回答不上来。后又找来变戏法的徒弟作证。徒弟说,先是二鼠说地上有个钱袋子,赵大听见后弯腰去捡,两人便吵了起来。哦,原来是这样。魏征说:“见面分一半。”故意把银子平分给二人。二人走后,魏征吩咐两个衙役化装成外地客商,带着刻有记号的银子,故意在二鼠和赵大面前显摆,把二人引到人多的说书场。二鼠、赵大一看机会来了,带着五六个小偷故意搅乱说书场,趁乱偷走了银子。你知道吗,当时另一个衙役在高处把现场看的一清二楚,回到县衙,带人将二鼠和赵大抓捕归案,关押在大牢里。魏征又让狱卒在醉中放话,可以用银子打点,偷偷放了他们。二人托狱卒到城里东街董半成那里取银子。董半成拿出的正是刻有记号的银子,于是将其抓捕审问,董半成招供了数十个团伙。最终,魏征一个一个将他们抓捕,捣毁了一个县的贼窝。县城的治安,一下子安定了下来。
魏征微服访妻
魏征16岁中科举后,微服访问未婚妻。当他骑马来到老漳河花窝桥附近时,未婚妻提前得知消息,便把一担河里的泥横在马前,出上联,“一担重泥(仲尼)挡子路”。未婚妻说:“对不上下联,甭想通过。”魏征一时对不出下联,众人皆笑。说时迟,那时快,在魏征回过神来对曰:“两行夫子笑颜回。”接着,未婚妻又说“南花窝北花窝南北花窝窝窝种花。”魏征不经思索,对曰:“前柳行后柳行前后柳行行行栽柳”。未婚妻见魏征文采斐然,巧思敏捷,又准又快,对的妥贴,暗自喜欢上了他,脸色绯红地引魏征回了家。
智斗富家子
魏征12岁上学时,有一个富家学生想欺负他,便纠集一帮孩子对魏征说:“如果你能猜对我心里想什么,我就学狗爬。如果猜不对,以后你就是我的仆人。”魏征暗自心想,这家伙仗势欺人,要想法治治他。便请求私塾老师为证,大声说道:“我猜你现在想的是效忠皇上。”就这一句话,没几个字,可把富家子弟吓傻了眼。如果说魏征猜的不对,就是不孝忠皇上,在封建社会,这是要被杀头的。无奈之下,富家子弟只得在同学们的催促下学狗爬。之后,富家子弟再也不敢欺负魏征了。……
魏征的这些传说故事,为巨鹿文化增添了独特的元素,使巨鹿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这些故事情节,成为了巨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口相传,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如魏征智斗富家子等故事,展现了魏征的聪明才智,为巨鹿文化注入了智慧、机智的文化特质,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时要善于思考,勇于应对;像巧断钱袋案的故事,展现了魏征的公正断案,弘扬了正义精神,引导巨鹿人民追求公平正义,对塑造当地纯朴、正直的民风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他微服访妻,不言而喻,魏征无愧为文学家,引导乡亲要多读书,长知识,出智慧;比如魏宰相卖盆的故事,就体现了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报答乡亲,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值得家乡人骄傲和自豪!
魏征以直言敢谏、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等品质著称于世,这些优秀品质符合人们对正义、忠诚、贤能的追求和向往。他的故事给人以道德启示和精神鼓舞,因此在冀南大地深受民众喜爱并广泛传播。这些生动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民间艺人、普通百姓不断加工和丰富,增添了许多细节和传奇色彩,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励人们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篇章而奋斗!
这正是——
一代名相恋乡情,
大唐脊梁为民生。
六十大寿卖瓦盆,
妙判钱袋震贼惊。
漳河桥头巧对联,
私熟读书靓书童。
安邦治国有良策,
谁人不夸魏人镜?
作者简介:刘孟领,笔名孺子牛,男,1954年生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原籍河北邢台巨鹿县。本人自幼爱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爱文学和书法艺术,现为《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邢台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大赛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好作者”、入编当代文学网文化艺术人才库,北京巨匠丹青书画院授予新时代艺术先锋人物,并多次获得国家级书画及文学征文写作技能大赛奖励。
联系电话:1536993375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