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惊雷》纪当年(外诗三首)
作者/马民权
秋雨连绵的2019年10月12日,中共英山县委宣传部机关支部委员会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二次工作会议,冒雨赴县烈士陵园瞻仰纪念碑,凭吊革命先烈,参观纪念馆,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多次来游,物是人非,感触良多。
“舜日尧天歌伟业,至今人念老英雄”。斯时,大家问及纪念碑上刘华清将軍题词的由来,我将为纪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五十周年,1997年编印《大别惊雷》,请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题写书名的始末原由如实奉告,大家才如梦初醒。出诗词专集纪念刘邓大年挺进大别山五十周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创举,在全国算是唯一。只可惜,当时,重经济轻政治,没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与关注。英山烈士陵园也是如此,原有面积较大,因未得到足夠的重视保护,逐渐被民居建设蚕食成今日模样。仅管如此,但她的地位却与北京军事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并肩齐名,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精典之一。 不是老朽好名邀功,这个百家精典的得来与我有说不清道不白的关系。
当初,陵园经费窘迫,是老朽捉刀写报告,力促他们自筹费用跑省进京。再后来,策划拿方案也是我亲力亲为。当时,聂利军县长一再表示:“你老马为英山的旅游开发和各方面建设功不可没,我们当为你立碑永纪。”分管旅游的何东英副县长也煞有介事地讲:“待陵园项目批下来,一定提点数给你补助。”对此,我均一笑谢之。最终,民政局安排陵园实打实地帮我给付了3000元的文印费,尚欠部份还是我拿自己工资去结清的。似此类吃私家饭、做义务工,吃力不讨好或功归别人反遭叽的事,数不胜数,每当家人抱怨,我总哭笑曰:“我是共产党的一员,为人民服务哪有论钱的?何况国家给了我基本工资,还要么样?”
受陵园工作人员之请,活动结束,老朽归家翻箱倒櫃,找出仅存的一本《大别惊雷》,拍照做美篇,以证其详。
赞马民权
作者/胡志腾
文曜丽乎大别山,旷世奇才马民权,
灵蛇驾雾信天游,无缘利祿半酒仙。
妙笔生花毕昇传,口吐珠玑詩万卷,
赤子情怀写丹青,布衣伟业憾文坛!
《晋书·天文志上》:“文曜丽乎天,其动者
有七,日月五星是也”
登黄鹤楼怀古
作者/吴官戴
鹤影已随江月逝,空余玉笛落梅花。
周郎战甲沉秋草,太白诗笺付晚鸦。
三镇灯摇千载浪,九衢风卷六朝沙。
欲寻崔颢题痕处,唯见青云渡客槎。
赠马老
作者/程丰海
人生风雨酒一樽,杯杯入肠醉愁心。
是非成败皆往事,功过优劣任褒评。
谁道荣华天注定,却言贵贱命比拼。
淡定平生多领悟,阴晴圆缺律规循。
淡看人间三千载,闲来轻笑两三声。
愿做人间逍遥客,从此江湖无故人。
马民权,男,1952年2月出生于湖北英山,中共党员。政教专业毕业于华师大、湖北自修大。历任英山县文化馆副馆长、文化宫主任,文联秘书长、副主席、主席。系湖北楹联学会理事、湖北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文化学会会员,国家注册高级咨询策划师。现任中中国影像、旅游天下主任记者,黄冈市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黄冈市民间文化学会理事,英山老区建设促进会宣传动员部部长,英山毕昇文化学会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