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淡淡的一笑,此刻在枕边能让我回想的是那一张瘦削的脸庞,满头不服气又倔强的短发和如刀刃闪着睿智光芒的眼睛,他的嘴唇面对世俗而口吐莲花,便是星光满天,水银泻地。
我在祖国的土地上行走几十年了,黑的夜,白的光,花的海,密的人,还有图书馆满架的书籍和茶肆边的闲话……如此于我而言似乎阅尽沧桑人世与无边春光,这其间也读了无数真君子和伪小人的作品,但好象越读越困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说高大的一眼看去又是渺小,说光荣的一眼再看还是丑陋,那些指引过我的路碑,在暮色苍茫里显得斑驳陆离,比不远处乱草堆中的墓丘醒目不了多少,再回望火焰腾飞的天际,阵阵黯然,与夜色浑沌成一体了。广阔的尘世迢迢,我需要有个明晰的人与他犀利的目光和他温和的笑容浮现在眼前,这位长者,叫鲁迅。提到迅哥儿,我就想起鲁镇后园中“两棵相同的枣树”,想起在月光下抡叉刺猹的闰土,想起河边浆洗衣衫的大嫂,想起曲字形柜台前教人写“茴香豆”的孔乙己,想起酒楼上忧郁的涓生,想起出关的白发苍苍的老子,想起枯寂在村落边的祥林嫂,想起砍头前还悔恨画不了圆的阿Q,想起吃人血馒头的小栓,想起……写于此,我不禁泪水潸然,在无边无际之华夏大地,匆匆忙忙的慵懒倦怠的高高在上的匍匐哀号的叱诧风云的任人欺凌的神情散淡的身影坚挺的中国人一代一代走过去了,走过寒冷的冬季,走过和煦的春色,走过炎热的仲夏,走过萧疏的深秋,人们总是落寞而行,虽身边同路人万万千千,然而内心却是荒凉得很。但有鲁迅这个人就不一样,他固然严竣,心田却铺满绿草,他偶尔叉一下腰,穿斜的毛衣也弥漫着人性的光泽。
鲁迅曾经用漫不经心的口气讲,“主张宽容的人,万勿与他接近。”在这里,我惊悚不止,可知宽容是美德,是佛面前的“菩提树”,甚而至于还是众人口中的道德楷模啊。我曾被宽容迷惑过,以为人可以在牌坊下守寡一辈子,而沦落到后人在怨恨里效仿的地步。
鲁迅曾说过,他喜欢干净的小溪流,而憎厌深不可测的烂泥塘。现在我开始明白,凡是简单的澄澈的一眼明了的人和事物,总是让我们接近让我们赏心悦目。而那口潜藏着危险的泥塘,在老远处就让我踟躇不前,心怯得很。
鲁迅还说过,故乡的云很低很沉,远山一派荒凉……每读于此,我的心也沉重晦暗起来,因为这朵云在天空横亘几千几万年,好像要亮开了,倏忽又关闭了,我在哪里可以接受它那珍贵而温暖的光色呢?
我曾多次在睡觉前回忆鲁迅那座院子,有秩序井然的三味书屋和夜虫乱鸣的百草园,有八仙桌上带甜味的黄酒和河流上划行的乌篷船,有水草密布的腔调摇曳的社戏和鲁镇年关节炸响街头的火炮,还有,在这片苍老而苦痛土地上踽踽独行的鲁迅先生。
鲁迅是可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他失之交臂,然而这里有轻与重,有拿得起放得下,更有院落天井夜幕下一个瘦人默坐藤椅的悠然。
鲁迅在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他的棺木上覆盖一面“民族魂”的旗帜,扶棺者俱为哲人、作家,仅此殊荣,唯鲁迅一人耳。
鲁迅是轻轻地走了,静得这人间也了无声息,不过我说,鲁迅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守夜人,这自然是不错的。有他在,长夜漫漶,尘世安稳。至少,几十年间我就一直睡得踏实。放眼当今中国文坛,我以为尚有鲁迅莫言高行健贾平凹阎连科赛珍珠胡适茅盾郭沫若巴金老舍艾青林语堂王蒙北岛余秋雨曹禺陈忠实余华沈从文汪曾祺张爱玲郁达夫徐志摩李劼人沙汀顾城王小波艾芜海子刘心武舒婷阿来古华残雪方方张贤亮易中天张承志的书籍陪我前行,人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者的眼睛”,我却喃喃自语,“不过一行脚印罢了”。莫言的书已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善哉。
我曾几年前千里迢迢去过高密,一看山东平原的田野就觉得亲切,如我四川丘陵家乡的空气与阳光,温润如玉又不失天地气象。贾平凹的陕西之作也让我读如甘饴,黄土高原凌厉之风也扫不走我阅读的况味。还有一位阎连科,据道上高人讲已显露中诺奖的冠军相了。一切随缘吧,我依旧读鲁迅,在枕边,在万籁俱寂的夜里。
忽然又想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睡在哪里,不都是睡在夜里。”

作者简介:岳定海,四川盐亭人,定居绵阳,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任中国散文诗学会原理事,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新诗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顾问。岳定海在国家级和省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个人文学著作30部,荣获“鲁迅文学杯全国首届文学书画大赛冠军”,“中国实力诗人”,“中国通俗文艺奖”,“金税杯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优秀奖”,“四川五一文学艺术奖”,“四川散文奖”,“首届《格调》杂志美文奖”,“四川省报纸副刊散文奖”,“绵阳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六十余个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