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崔和平
春雨绵绵,仿佛细丝一般轻轻地拂过大地,为世间万物披上了一袭湿润而神秘的轻纱。在这片被细雨深情拥抱的竹林里,新笋正在以一股不可阻挡的磅礴之力,向世界宣告着它们的到来,那是一曲生命力量的赞歌,悠扬而激昂。
雨歇云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泥土的芬芳与清新,仿佛大自然在此刻也换上了新的衣裳。竹林深处,一场静默而壮丽的生长大戏正悄然拉开序幕。地面之下,那些沉睡了一冬的力量正在蓄势待发,它们等待着、期盼着,终于,随着第一缕阳光的温柔穿透,土皮开始微微颤动,继而裂开了一道细微却充满希望的缝隙。一抹嫩黄,带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怯生生地探出头来,那是新笋的初次亮相,它们如同初生的婴儿,带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不过,一夜之间,那些初露锋芒的笋尖已蹿高了许多,它们身披青白相间的笋衣,紧紧包裹着日益茁壮的身躯,宛如初生的婴儿被温暖的襁褓紧紧包裹,既安全又充满希望。指尖轻触那笋尖,带着雨后特有的凉意,微微扎手,而那笋衣上残留的雨滴,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犹如镶嵌在绿色织锦上的珍珠,熠熠生辉。
在这片竹林间,新笋与老竹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老竹沉默而坚韧,它们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而新笋则生机勃勃,竞相向上,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竞赛,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力量与不屈。
有的新笋已经迫不及待地挣破了笋衣的束缚,展现出青翠欲滴的竹节,它们如同英勇的战士,挺立在竹林间,彰显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有的则刚刚冒出地面,笋尖儿上还顶着一块顽皮的土坷垃,憨态可掬,宛如歪戴帽儿的孩童,让人忍俊不禁。这些新笋,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成长的故事,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与希望。
一群山雀被这新生的气息所吸引,它们在竹林间欢快地跳跃着,时而低头啄食笋尖上的露水,时而叽叽喳喳地交谈着,似乎在讨论这些新来的小伙伴。其中一只尤为大胆的山雀,竟然落在了不远处,歪着小脑袋,黑豆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它仔细地打量着那株最为挺拔的新笋,仿佛也被这生命的力量所震撼。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回想起幼时与祖父一同挖笋的美好时光。祖父那双布满皱纹的手,如同神奇的探宝器,总能准确无误地找到最鲜嫩的笋肉。每一次挥动锄头,都是一次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每一次收获,都是对生命的礼赞。新挖出的笋,带着泥土的芬芳与生命的活力,剥开层层笋衣,露出洁白如玉的笋肉,那是大自然最纯净的馈赠,也是生命最美好的见证。
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片竹林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新笋在这光影中静静地生长着,拔节的声音虽然细微,却充满了生命的欢歌。闭上眼,仿佛能听到它们内心深处的呼唤,那是一种对成长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与期盼。那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在涌动、在燃烧,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与殷切希望。
不远处,几位村民正手持竹篮,在竹林间轻盈地穿梭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与满足,偶尔低头与同伴交谈着,笑声在竹林间回荡着,为这片静谧的竹林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与温馨。他们采摘竹笋时总是格外小心谨慎,尽量不伤害到周围的竹子与新笋,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让人深感敬佩与感动。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竹林、这份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竹林中的雾气渐渐散去,每一棵竹子都显得更加挺拔与翠绿。一阵微风吹过,竹叶轻轻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对新生命的赞歌与祝福。闭上眼让心灵沉浸在这片宁静与和谐之中,感受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的力量。那是一种从内心深处涌出的感动与敬畏之情,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与无限美好。
新笋们以惊人的速度生长着,它们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与恩赐,更是生命力的象征与见证。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成长的故事与传奇,激励着每一个见证者去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与未来。每一次拔节都是对生命的礼赞与颂扬;每一次生长都是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当我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心中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感动与敬畏之情。雨后的新笋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与画卷,更是一段关于生命、成长与希望的深刻寓言与启示。它们教会人们无论面对何种挑战与困难都要勇敢地破土而出、不懈地追求成长与进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与传奇故事。那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之情、对未来的期盼与憧憬之心。
于是,我带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归途。但心中那份对新笋的感动与敬畏却如同一盏不灭的灯塔一般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与方向。每当回想起这片雨后的竹林的时候,我的心中便充满了力量与希望;那是大自然赋予人们最宝贵的财富与恩赐。它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与美好、成长的力量与希望;也激励着人们去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与未来。
作者简介:崔和平,网名古榆苍劲,河北省平山县合河口乡桂林村人,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员,平山县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龙吟文化编辑部执行总编,曾被授予“感动平山十大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