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续写,听二泉映月有感》围绕阿炳经典二胡曲《二泉映月》展开,成功营造出浓郁的悲怆氛围。开篇“二泉映月声声慢,一曲悲歌落落殇”,直接点明主题,“声声慢”“悲歌”“殇”等字词,如重锤般奠定了全诗哀伤基调,让读者瞬间沉浸于《二泉映月》那凄凉婉转的旋律氛围中。
意象运用与情感表达
- 音乐意象:“弦管婉柔情未断,凄酸痛切自凉膛”,诗人通过描写弦管之音,将《二泉映月》中蕴含的婉转柔情与凄酸痛苦精准传达。“情未断”体现出乐曲情感的深沉持久,“凄酸痛切”直抒乐曲带来的心灵冲击,“自凉膛”则从身体感受层面强化这种悲戚,使读者能深刻感知乐曲情感力量。
- 人物与场景意象:“茕茕孤影街头现,冷冷寂然增隐伤”,勾勒出阿炳孤独身影在街头浮现的画面,“茕茕孤影”“冷冷寂然”等意象,将阿炳的孤独、凄凉境遇直观呈现,进一步烘托出悲伤氛围,也让读者对阿炳坎坷人生有更具象化理解。
格律与语言
- 格律:诗中提到“七阳仄起平收” ,遵循一定格律规则,在平仄和押韵上有讲究,使诗歌在音韵上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诗歌艺术感染力。
- 语言:语言较为直白晓畅,用词精准凝练,如“落落殇”“茕茕孤影”等表述,在简洁文字中饱含深情,易于读者理解与共情。不过,在追求表意直白时,可能在语言含蓄性与丰富性上稍显不足。
情感升华
尾联“此世只身多坎坷,来生不再堕迷茫”,从对乐曲的感受延伸至对阿炳人生的感慨与祈愿。既表达出对阿炳此生苦难遭遇的深切同情,又借“来生不再堕迷茫”传达出对美好、顺遂人生的向往,实现了情感的升华,让诗歌主题更具深度与广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紧扣《二泉映月》,在氛围营造、情感表达和格律运用上有可圈可点之处,能引发读者对乐曲及阿炳人生的共鸣与思考,只是在语言艺术雕琢上还有提升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