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王慧仙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真正诠释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由此而引发的绿色发展,风景中的生活等,是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带来的深远意义。
8月24日吃完早餐女婿开自驾车 ,我们兴致勃勃地去北京延庆世博园,透过车窗看到秋天的天空,团团白云像刚弹过的棉花,慢慢地漂浮着,部分树叶变黄,像蝴蝶一样飞舞着落在地上,草丛上,枫树叶火红火红的,给秋天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忽隐忽现地从公路两边树的空隙中看到金黄的稻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秋风习习吹来,掀起一层层金黄色浪花,飘来一阵阵稻谷的芳香。
到了世博园,孙女建议:“我们去外形别具一格的那个馆前照相留影吧”!我们看向她指的方向,都说:“好”。走近时原来是中国馆,像一柄温润的玉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间,两边微微翘起,犹如鸟儿展翅一样轻盈。展馆分三个展区,第一展区:探寻“东方足迹”这里我们享受到能同时观看前、左、右三面银幕的乐趣,还有一幅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的动画版在向我们招手呢,里面的人物竟然会动起来,还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宋代人们的生活,真是太神奇了。
第二展区:展示“寻觅之旅”,采用轨道游览车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城市的未来建造规划。
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并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游戏让游客领悟自然界的奥秘。我和女儿、老乡挤进人群急于寻找故乡甘肃馆和天津馆,因为我们出生于甘肃,一生工作于天津。当找到甘肃馆时,远远就看到甘肃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敦煌莫高窟“九间楼”高高耸立,甘肃园共分为一屏两院,后院的景屏墙上透过水帘墙,可以看到一整幅彩色壁画,是专门请甘肃画院画师手绘完整复制的。随着北京世园会开园,游客陆续进入园区参观,不同肤色的游客纷纷在甘肃园驻足拍照。甘肃园分季节种植了紫斑牡丹、大丽花等特有花卉,非常美观。
看完第一故乡甘肃园我们就去第二故乡天津园,天津园在绿色林荫下,黑褐色砖墙掩映着牙白木,游人既可以在“城市客厅”休憩,也可以在“寻水空间”赏玩,还能在“智能花园”与大自然互动,绿色生态,低碳海绵,不仅仅展示天津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还带给人们高质量的生态体验,展示给世界一个多元融合,典雅温良的天津。看完天津园,孙女抢着说:“我也要看我的故乡上海园。”
我们去看上海园,上海作为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专注探寻人,城市,自然三者的和谐关系,以“云”为主题,蕴含着四层含义,云雨相依,是自然界中水气循环不可或缺的环节,滋养着大地万物;云的轻盈和高耸,象征着上升,进步;同时,以“云”为题,希望生态景观园林园艺能像“云”技术一样与人们紧密相连。步入上海园,高低起伏的地势为你带来丰富的游园体验;时而从露天到林下,时而从平坦到起伏,时而从平面到立体的人文与时尚感交织,使游客从不同观景高程来体味园林园艺的美,仿佛被花海美景所包围。看完上海园,女婿说:“你们都看了自己的故乡,我也要看看故乡安徽园和黑龙江园。”
我们就去看安徽园。走进安徽园,青山绿水环绕村落,粉墙黛瓦点缀其间,素来园艺盛会,特色花卉少不了,安徽园展出各种极具地域色彩的传统花卉,如亳州芍药、牡丹、四大名菊中的毫菊、滁菊、贡菊以及各种形式的园艺盆栽,展示安徽特色的生活园艺。再去看女婿成长的黑龙江园。
黑龙江省是我国迎接曙光最早和落日最迟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春出绿意,夏透清凉,秋染五彩,冬泌晶莹,堪称梦幻一般的王国。起伏的林地景观和鲜花铁轨步道有机融合一幅春花夏草,秋色冬意的多彩画卷展现面前,让来自世界四面八方游客深深记住生态、绿意、清凉童话般的黑龙江园。
穿行过各具特色的故乡园,时光流转间我们只能以匆匆掠过的目光品读余下展园。作为锦绣中华的微缩画卷,北京园的皇家气韵、河北园的燕赵雄风、浙江园的江南秀色、湖南园的潇湘烟雨、江苏园的吴中风雅,将多元地域文化凝结为一方方园林标本,让世园会成为解码中国园林艺术的密钥。
在这场绿色文明的对话中,中国不仅向世界递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答卷,更以满园芳菲唤醒全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珍视与守护。
转而探访国际展园,丹麦馆的小美人鱼铜像与意大利馆的时装设计大师作品交相辉映。俄罗斯馆以震撼视觉的立体画卷拉开序幕——十二座鎏金白塔托举悬浮立方体,斑斓的民族纹样在绯红底色上跃动。步入其中,未来主义建筑群颠覆传统认知,既非中古城堡亦非东方楼阁。
孙女翻阅导览手册雀跃道:"这是作家笔下的明日之城!太阳能花朵收集光明,蜻蜓风车舞动清风,生物燃料驱动未来。"当全球智慧在绿色发展的主旋律下共鸣,科技与人文共谱的生态交响曲已然奏响。
这场跨越国界的园艺盛会,恰似一扇透视未来的棱镜,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图景,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愈发清晰可触。

作者简介:王慧仙,退休教师。早年创作,发表过几篇作品,上海“母亲陵”曾获奖。近年,相继在《茌平文苑》发表散文若干。
投稿须知
1、都市头条(ID:10950627)和茌平文苑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拒绝AI生成作品投稿。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6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11、都市头条(ID:10950627)茌平文苑与茌平作协旗下公众号茌平文苑,系同一编辑部,作者向茌平文苑投稿,即被视为将其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授予茌平文苑的两个平台。如不同意,敬请在投稿时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