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溪流》
(摘录36)
——好甜的甜瓜
作者:翟 友
主播:书 东
甜瓜又甜又香,人们都爱吃。现在的人们在冬天都可以吃到又香又甜的甜瓜,真是美极了。但是,现在吃起来,再好的甜瓜,也没有我小时候吃的瓜那样香那样甜,那是浸透着父爱和母爱的特别的甜瓜。
也是在我三四岁的时候,一天晚上,父亲带我去东边三里地外的大下五岭村看皮影。这个村子有个老戏台,高高的砖石垒成的台子上,有几根柱子托着一个起脊的灰瓦顶。台上,前面扯着一大块白布,布后边挂着一盏汽灯。唱皮影的人们就在布后灯下耍着驴皮影人,掐着嗓子喊着唱。台下看皮影的人很多,不时的大声哄笑着,高声的叫好。在建国初期那些年里,农村的文化生活还很缺乏。在我的老家那一带,农民能够享受到的文化活动,就是偶尔看回评剧、皮影和年节的秧歌。父亲那时正是三十多岁的青年,哪里有这类演出,也都和村里的青壮年一样,追着赶着去看。
老戏台的大院里看皮影的人很多,父亲又带着一个添累赘的我,他就很不方便看影了。他双手举我一会儿,抱我一会儿。胳臂累了,就把我放地下,让我自己看。我看着看着,过了一会儿,不见了父亲。正在着急,只见父亲手中拿着一个大甜瓜从人群外向我走来,原来他是给我买瓜去了。我啃吃着那个花筋绿皮的大甜瓜,又香又甜地嚼着咽着,心里美滋滋的。又过了一会儿,我的困劲就上来了,只想睡觉,两只眼睛怎么也睁不开了,手中的瓜“砰”的一声就掉到了地上,我被惊醒了,在黑漆漆的地上摸索着找瓜。父亲看到我这个样子,帮我捡起地上的瓜,吹吹土,交到我的手里。这场皮影的演出,他才看了一半,就依依不舍地背着我回家了。
一个小小的甜瓜,足可看到父亲对一家人的亲,对孩子们的爱。每年一到夏天,父亲总要到生产队的瓜地里买几次甜瓜,拿回来由母亲洗干净后,给一家人吃。特别是临到立秋的前一两天,他总要买一些甜瓜送回家来,一边说;“瓜秋到了,立秋过后瓜就捋秧了,就没瓜了。”这种事情,父亲坚持了很多年,从未间断过。父亲买的瓜是那样香,那样甜。
我们长大了才知道,甜瓜里饱含着父亲那一颗对家人甜美的爱心。但是,令我至今念念不忘的,仍然是那晚看皮影时吃的瓜。那个夜晚的瓜,是那样香,那样甜,那样津津有味儿。
作者:翟 友,微信名:闲云野鹤。中共秦皇岛市委党校退休。曾任昌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山海关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秦皇岛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主播:曹淑东,网名:书东,中学退休教师。酷爱读书和朗诵。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秘书长,秦皇岛朗诵艺术团副团长,“京津冀头条”编辑部“秦皇岛头条”主播。在河北省文研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美诵读者金奖”;在桃李文化传媒直播同题诵读《寻找心中那片落叶》一文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愿用甜美灵动的声音,诠释生活的美好,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挚爱。2024年度荣获“都市头条先进工作者” 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