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好奇地问我:你是真的能坚持九年每天都冥想吗?你是怎么做到每天都坚持写文章的?难道就没有哪天偷懒过吗?
说真的,有。并且不止一次。有时候自己真的是很累,累到不想动,连坐下冥想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打开手机一个字一个字写文章了。有过无数次,我也和所有人一样,在心里跟自己讨价还价:“不如今天先歇一天吧,明天再补回来。”但每当这种念头出现时,我都会立刻提醒自己,放弃只需要一秒,而坚持却需要一生。
我太清楚,一旦给自己开了放弃的口子,它就像裂缝一样,会越来越大。人性中的懒惰与逃避一旦被允许一次,就会迅速复刻第二次、第三次,最终变成习惯。人在一件事情上偷懒和放弃,往往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连锁反应的起点——它会蔓延到你生活的每个角落。
但反过来也是一样。当我们在一件事情上死磕到底,坚持下来,并成功打败了自己的惰性,那种意志的惯性也会像雪球一样,在其它事情上继续滚动。就像我,以前什么都坚持不了,冥想是我第一个真正扛下来的习惯。没想到,一旦冥想坚持下来了,结合自己人生的经历、我一个小学文凭的人竟然也能一直坚持学习、坚持反思、还能坚持每天写作。那是一种从根子里改写自己的人生过程,深远而强大。
是不是很难熬?是的,真的很难。比如最近因为长时间久坐,我的腰痛的很厉害,每次打坐都像在忍受酷刑。就像今天我实在不想冥想,脑子里全是“缓一缓”的借口。但最终,刚才我还是咬牙坐了下来。因为我知道:一旦我认了输,就会输掉更多。
其实最难战胜的,从来不是身体的疼,而是思想上的软。就像我写文章也一样,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愿意写,而是根本没有灵感,没有话题,也没有精力。但我知道,真正能写出东西的人,不是靠灵感过活,而是靠输入、靠沉淀、靠不断地把思想打磨得更深刻、更清晰。灵感,是那些长期勤奋后偶尔的奖赏,而不是创作的依靠。
有人说,你写了那么多,哪来的那么多内容?我告诉他,如果我不想枯萎,就必须不停输入:大量的读书、观察、思考、总结,甚至是走进生活的泥土里去感知真实。而且,我并不是自己在闭门造车。有时候太忙或太累,我也会去读我老师们的文章,从中汲取观点和启发,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输出。即使有借鉴,也一定是“用心的借鉴”,是经过认真咀嚼、反复打磨的表达。我从来没有在这件事情上敷衍自己,更不会轻易让偷懒成为习惯。
所以,我常说,一个人真正的蜕变,从来不是一场突然的顿悟,而是一次次自己对抗人性的痛苦累积,是在千刀万剐的自我考验中一步步雕刻出来的结果。那不是靠自己热血几个月就能换来的改变,而是靠年复一年的自律和狠劲,才能慢慢突破旧我。
我并不比别人厉害,只不过,我比很多人更早认识到:如果无法战胜自己的本能与懒惰,我的人生就注定平庸无奇。
我发现真正的成长,不是在自己顺风顺水时做了什么,而是在最累最难的时候,仍然对自己下得了狠手。不是靠灵感一闪的激情,而是靠日日不倦的坚持。
我能战胜多少次“想要放弃的自己”,就能成就多大的世界。
所以,不要等“有空了再开始”,也别等“有感觉了才坚持”。真正决定自己命运的,不是那天自己的灵感大发、情绪高涨,而是那些自己明知道很难,却依然选择不放弃的日子。正是在那些最不起眼的每一天,一点一滴地构建了自己未来人生的高度。
也许你此刻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也许你还在迷茫和焦虑中打转,甚至不知道自己坚持的意义是什么。但我想告诉你:每一个不妥协的今天,都会成为你未来高光的起点。在我过去的文章中你也能看到我和现在你一样,最终是如何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战胜自己突破自我的。
你不需要从明天开始翻天覆地,也不需要给自己设定宏大的目标。你只需要从今天开始,从现在这一刻开始,做一件对自己有益的小事,并坚持下去。比如每天冥想五分钟,写下一段话,读一页书,走一公里的路。不在于多,而在于自己能够持续、认真、不找借口。
改变命运,从来不靠一时冲动,而靠日复一日对抗人性软弱的微小胜利。正如道德经所说:“天下大难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当我开始为自己负责,当自己不再问要不要做的时候,而是直接去做,我们就已经在悄悄改变命运的轨迹了。别问什么时候开始最好,最好的时候永远是“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