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27》「飘舞的剑」(8036辑)

晨间寄语
昨天,去了一趟我90年代工作过的大山里,山乡巨变。
这里四面环山,地名叫小龙场。那个时候,从派出所出来,十多里的路要走一个多小时。有一段叫做“凹凿坡”的山路,毫不夸张地说,接近九十度的陡坡,用本地话讲,要立起屁股爬,更形象一点,要一步一步往上登,哪怕是冬天,从山脚登上山顶,必出一身大汗。而登高望远,却是无限风光。
山乡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初到这里,会给人惊讶。无论如何,你想象不到,立起爬、往上登顶的大山上,居然是一处平得可爱的坝子。其地势狭长,最宽处不到一公里,长约两三公里。进入秋季,一片谷熟金黄,给庄稼人一种不愁吃不饱饭的感受,还是一处世外桃源,美不胜收的好地方。
当年,我们来这里与村干部接触,主要是寻查和办理偷牛盗马案件,加大宣传力度,借以震慑违法犯罪。那个时候的人口不多,农户稀稀疏疏散布各处,多数山民养狗看家,行走在大山之间,最好拿根棍棒,吓狗助行,一取两得。
去之前我打过电话问路,回答是早就通了公路,“村村通”呀!去到山下,我对同往的老伴说,我先不讲上面的情形,但是到了上面,你一定会有两重天的感觉。我们随着蜿蜒曲折的水泥路面上行,哇塞,早已不是稀疏人家。坝子中段几乎形成了一条小街,家家灰瓦白墙,有便利店小门市,政府扶持的冲水公厕,还看到有山民坐着出租车回家…,一派山村繁荣景象。老伴打趣,这里是另类的别墅区,我肯定。
坝子从头到尾,全是现代大棚和储水罐,以及为之而兴建的各式设备,规模不小。我试图在人流中能够看到熟悉的人。虽未如愿,但不影响我打探大棚的效益和农户的收入状况。很遗憾,得到的回答是:大棚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一种寒酸的揶揄和讽刺,道出了个中真相。
农民把土地流转给了“恒大”,而恒大集团的坍塌,却毁了山民的梦。装着太阳月亮的大棚,“太满”,撑破了老百姓的天。类似几个平方公里、一二十个平方公里的的大棚在本县比比皆是,当初的引进,以为能够造福一方。而现在,其颗粒无收要到何时?我不得而知,但是民以食为天啊!我从农村人的角度,许家印——恒大——财富?一个人的名誉、权利、地位…,像一阵风,拂后的余悸,让人不寒而栗。这样的伤天害理,比鲁迅先生笔下的“千夫指”,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当初自诩是那个乡的最高治安行政管理者,听到老百姓的讲述,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滋味。
年轻人说我们这些鬼老者爱较真,别人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我耿耿于怀…,难到是我想多了吗?
我们只是千粟一粒,本来谷山稻海可以富庶一方,而这个恒大,给我熟悉的山乡、乃至中国大地,所造成的起火成因,何止是罪与非罪……?
新的一天,早安!
2025.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