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归途:在四祖寺的墨韵里重逢故乡
文图何朝晖
晨雾还未散尽,我又一次站在了四祖寺的山门前。这座承载着千年禅意的古刹,于我而言不仅是修行圣地,更是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禅宗四祖司马道信大师生于永宁旧地,如今的武穴,与我同饮一江水,这份跨越千年的乡缘,让每次到访都带着重逢的悸动。
初次踏足这片净土,原是为了寻觅书画灵感,顺道借登山舒展筋骨。古柏掩映的石阶蜿蜒而上,檐角风铃叮咚作响,斑驳的照壁上,岁月的痕迹仿佛化作流动的水墨。我常常背着画夹,在藏经阁的光影里静坐,看斜阳将飞檐的轮廓勾勒成线描,听晨钟暮鼓与山风交织成韵律,那些萦绕心头的创作困惑,竟在梵音袅袅中悄然化开。
渐渐的,登山赏景不再是唯一目的。我开始用镜头记录下这座古寺的一砖一瓦,讲述四祖道信在此开创“东山法门”的传奇,细数大雄宝殿斗拱间藏着的榫卯智慧,分享药师殿前百年银杏的春华秋实。镜头扫过石经幢上的铭文,掠过放生池里悠然游动的锦鲤,武穴的山水人文也随着画面铺陈开来——从长江边的浩渺烟波,到横岗山的云海翻涌,从佛手山药的清甜,到岳家拳的刚劲,每一处风景都成了诉说故乡故事的窗口。
在短视频的创作中,我总会巧妙融入自己的书画作品。有时是现场挥毫写下“禅心无尘”的墨宝,让宣纸在古寺的回廊间自然晕染;有时将山水画作与眼前实景交叠,让水墨丹青与真实风景相映成趣。这些精心设计的镜头,既是对艺术的展示,更是用笔墨与镜头共同编织的乡情纽带,让更多人通过我的视角,触摸到武穴深厚的文化肌理。
站在祖师殿的飞檐下,远眺层峦叠翠,忽然明白每一次的到访,都是对自我的重新审视。四祖寺的晨钟暮鼓,不仅滋养了我的艺术创作,更教会我以从容之心面对生活的起伏。而那些精心制作的短视频,既是向世界递出的故乡名片,也是一位游子对故土最深情的告白——愿这一方山水的禅意与烟火,能在更多人的心中种下美的种子。
何朝晖,字正锋,男,1979年生于武穴四望镇。2000年美术统考全市第一名,2001年获湖北省第一届美术类大学生习作展银奖,2003年毕业于湖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后进修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2007年在北京画家村,2010年回湖北创办一品书画室至今。2014年获第十二届黄冈市美术作品展优秀奖,2017年黄冈首届油画名家提名展。2018年受邀赴东莞任学易优教育集团书画培训项目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