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标课堂”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种创新教学范式,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架构,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孟国泰先生所阐述的“三标课堂”——以素养为引领、以目标为导航、以任务为驱动、以流程为手段、以质量为标准,这五大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生态系统,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核心素养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三标课堂”的首要引领要素。在当今知识更新换代飞速、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如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等。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教学,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素养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将教学内容与素养目标深度融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情境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素养。
课堂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标,为“三标课堂”提供了明确的导航。教学目标应该基于课程标准,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素养发展需求来制定。它需要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清楚地了解教学的预期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同时,教学目标也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任务驱动是“三标课堂”的重要动力机制。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些任务可以是基于项目的学习、问题解决式的探究活动、小组合作任务等,它们往往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核心素养。任务驱动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流程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步骤,为“三标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能够使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提高教学效率。在“三标课堂”中,教学大流程包括设标、达标、馈标等环节;小流程包括“个体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设标环节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标环节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馈标和评价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教学提供反馈和改进依据。通过优化教学流程,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高效、有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质量是“三标课堂”的最终衡量标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教育目标的达成。在“三标课堂”中,质量标准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涵盖了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等多个方面。教师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如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三标课堂”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三标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范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明确了教育的宗旨;以目标为导航,确保教学活动的方向性和针对性;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流程为手段,提高教学活动的组织性和效率;以质量为标准,保障教学效果的达成和提升。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深入探索“三标课堂”的实施路径和方法,不断完善其理论和实践体系,使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第四次浪潮的引领下,为培养“体、情、智、创、和”协调发展的一代新人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青力、阿鹰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