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居
王永标
悠悠碧水绕村居,袅袅炊烟接太虚。
浇菜阿婆提桶缓,垂纶钓叟放竿徐。
风云变幻一株柳,岁月沧桑几部书。
闻得幽林归宿鸟,斜晖脉脉照平庐。
诗画田园里的岁月长歌——评王永标《晚居》
王永标笔下的《晚居》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田园画卷,以凝练工整的笔触勾勒出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岁月沉淀的厚重,在景与情、物与思的交融中,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意境与深邃的人生哲思。
首联“悠悠碧水绕村居,袅袅炊烟接太虚”,诗人以全景式的视角切入,“悠悠”状碧水之绵长舒缓,“袅袅”绘炊烟之轻柔缥缈,两组叠词生动地营造出一种静谧、悠远的氛围。“绕村居”与“接太虚”,前者写水与村庄相依相伴的和谐,后者将人间炊烟与浩渺天际相连,巧妙地打破了空间界限,给人以开阔悠远之感,为全诗奠定了宁静祥和的基调。
颔联“浇菜阿婆提桶缓,垂纶钓叟放竿徐”,镜头聚焦于乡村生活中的两个典型场景。“提桶缓”的阿婆与“放竿徐”的钓叟,一静一动,“缓”“徐”二字精准地捕捉到乡村生活的悠然节奏,刻画了村民们从容不迫的生活状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也从侧面反映出乡村生活的安逸闲适,令人心生向往。
颈联“风云变幻一株柳,岁月沧桑几部书”,诗意陡然升华,由景及理。“风云变幻”与“岁月沧桑”对仗,展现出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宏大背景;“一株柳”“几部书”则以小见大,“柳”象征着在风雨中坚守的生命力,“书”承载着岁月沉淀的智慧,二者在动荡与沧桑中保持着超然与淡定,暗含诗人对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生活态度的追求,赋予诗歌哲理性的深度。
尾联“闻得幽林归宿鸟,斜晖脉脉照平庐”,诗人以听觉“闻得幽林归宿鸟”与视觉“斜晖脉脉照平庐”相结合,描绘出一幅暮色归巢、夕阳余晖映照村舍的温馨画面。“归宿鸟”呼应“晚居”主题,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与生机;“斜晖脉脉”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夕阳以脉脉含情的特质,使整个画面充满温情,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从艺术特色上看,全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首联、颔联、颈联皆严格遵循对仗规则,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格律功底。在情感表达上,诗人巧妙地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岁月静好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融入到对自然景色与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含蓄委婉却又真挚动人,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在诗画田园中感受那份悠然自得与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