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发生了三件大事,对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可是多少人还是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总以为和自己没有关系。事实上,这些事情的背后,反映的是我们社会的冷漠与无知,更深层地反映出我们对“私权”的轻视和忽略。而正是这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让我们为自己的冷漠付出了沉重代价。
大多数人看到一些热点视频,就像过客一样看看热闹。我们总有一个坏习惯:只要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当故事看、当笑料听。可一旦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就成了“事故”,成了命不好、倒霉,自认倒霉之后不了了之。我们从不反思这些灾难的源头:是谁造成的?为什么会发生?又该如何阻止悲剧一再重演?
有人说得好:“我们的愚昧配得上我们承受的所有苦难。”几千年来,灾难不断在我们这片土地不同的每一代人身上重复,就是因为我们“好了伤疤忘了疼”。就像上一秒还被人拔毛的鸡,下一秒别人撒点残渣剩饭,就屁颠屁颠地又跟着它屁股后面跟着了。这些灾难背后,是我们对灾难根源的失察,是我们对私权缺乏捍卫的必然结果。
是不是我说得太偏激了?那就从最近这三件事谈起,看看我们到底是否真的这么冷漠无情、愚昧无知。
第一件事,潮汕某地的“英之园”被拆。你知道吗?你关心过吗?这背后与你真的毫无关系吗?如果你不知道这件事,意味着你可能从未认真关注过私权。这个花了十亿打造的英之园,如今说拆就拆。请思考:当初这么大的工程建造时没人管,建成多年也没人查,为何现在说拆就拆?土地是他的,房子是他的,却没有权利去建。当建成了,别人一句“违建”就能让他血本无归。连土地和房子都不归自己所有,那我们到底还有什么是自己的?
再看看那些被称为“钉子户”的那些人。他们只是不同意拆迁补偿,就成了阻碍发展的罪人。他们只是守住自己合法拥有的房子,却被媒体和舆论污名化。请问,这不是彻头彻尾的颠倒黑白吗?我们连谁对谁错都分不清楚,这不是愚昧,那又是什么?
更可悲的是,总有人跳出来道德绑架,喊着要“识大体”“舍小家顾大家”,可一到自己身上就原形毕露。他们只不过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用别人的牺牲换取自己的顺从感。
第二件事,农村盖房报建的问题。很多人也许不知道,现在新建房要层层审批,老房子拆了不报建不给重建。有的地方明知村民盖房,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你房子建好再来强拆。现在甚至逼得很多人边建边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在自己土地上盖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请问,自己祖传的土地,为什么盖房还得“看脸色”?这些事真的与你无关吗?你不愤怒、不悲哀吗?
第三件事,关于李超人。我们都知道他几十年来没有留下烂尾楼、没有盖过豆腐渣工程,算得上良心企业家。可现在却一次次被推上舆论焦点,查不出问题就从道德上围剿,大量流量向他倾泻。这难道不是“秋后算账”?不是“出尔反尔”?在这种环境里,谁还能有安全感?谁还能安心做事?谁还能相信规则和法治?
这一切,暴露出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穷人以为地和房子是自己的,商人以为企业是自己的,人民以为国家是自己的。可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什么都不是自己的,就连我们自己,都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我们都还没搞清楚“自己”的边界,又如何谈得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如果我们继续这样沉默、继续纵容那只集权的手伸向我们,不争取自己的权利,不捍卫和保护私权,那我们终将失去“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权利,灾难会一代一代重复在我们、在我们的后代身上。
所以,真正该警醒的不只是拆迁、不只是房屋审批制度、不只是李超人事件本身,而是我们每个人自身,我们到底是否意识到:一个连自己私有权利都无法保障的社会,离每一个人“成为自己”的自由还有多远?
我们活在一种幻觉里:以为灾难是别人的事、以为不发声就可以安稳度日、以为沉默就能躲开风浪。但现实一次次地撕破这种幻想,告诉我们,自己所忽略的今天,正是自己将要面对的明天。
我们不是太聪明才沉默,而是太胆小才装聋作哑。不是太理性才妥协,而是太麻木才默认不公。你以为你没有站出来,是在保护自己,但你不知道,每一次让步,都是在为你的孩子、为你的未来世界埋下隐形的枷锁。我们不去争取“属于自己的”,终有一天“自己”这个人都将不再属于自己。
一个环境最大的悲哀,不是被压迫,而是在被压迫的时候仍然相信“这是应该的”,仍然不愿醒来,不愿质疑,不愿反抗。这正是灾难一再降临的根源。
请你记住:不是我们无力改变,而是我们从未试图改变。不是我们不配拥有,而是我们太习惯失去。从你我开始,哪怕只是在心中种下一点反思的种子,也是一种觉醒。因为只有当我们真正开始捍卫自己的私权,我们才配谈论自由、尊严与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