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石滩湖岸的炊烟》
作者:刘全新‖诵读:晓芳
立夏之节气再有几天就到了,但春天的色调、春天的意蕴、春天的气息,迟迟不愿离开孤石滩水库这一片天地。抬望眼,两岸青山遥相对,一片翠绿清风揽;早有杨柳摇春语,更听长天湖雁鸣。
叶县绝佳处,且看孤石滩。青山之下,一湖碧水,清清盈盈,风起涟漪,吹皱了一湖的白云蓝天;湖岸北侧,树林阴翳,蔽日遮天,垂垂柳丝,轻抚柔水,小叶杨树,昂首青天。细看那林,得天地之气,纳湖水之利,枝繁叶茂,熠熠风华。若轻风驾临,有树叶摩挲,有花动草伏,有清气入鼻,有翠色入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能,人之言语,不能尽述矣。
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我和朋友新伟结伴来到了这里。
可以这样说,望见了那一汪碧水,叫人心生惬意,一潭清水映春色,山重水复意无穷嘛。而走进那片树林,则叫人心花怒放,若看人间逍遥处,小树林里炊烟生。林间,架起的是一座座的帐篷,长的圆的,高的低的,形形色色,错落林下。林中之人,估摸近百。有一家几口的,有同伴结伙的,更有小儿,嬉戏有声。远近的游客,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是要在这个“神仙之地”,过一个“神仙假期”哟。
想过“神仙假期”,那就要选对地儿。假期间去大景点里游玩,在人山人海里挤挤扛扛,十有八九是要遭罪的。而眼前的这些朋友,在春风荡漾的林下休憩,躺的坐的发呆的,打牌的聊天的看书的,各取所需,随心所欲,那逍遥,那惬意,那自在,那懒散,尽在林下的清风中挥洒,正像东晋诗人陶渊明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一番情景,真可叫作,“人间四月天,就在孤石滩”。
最是林子东边的那一大群“猛客”,竟带来一只活羊,现场宰杀,现场制作,一边支起柴锅大块儿炖肉,取名“滹沱红焖羊”,一边架起炭火现烤羊串儿,取名“孤石滩长串儿”。火红的炭炉上,肉串儿吱吱冒烟,和着那柴锅的炊烟,携带着红焖羊肉的鲜美之味,飘荡于林间,直叫那林下烤串儿的、烤肠的、烤鱼的、烤饼的等一众烤家,偷眼张望,自叹弗如啊。
这是多么快活的日子啊。大块食肉者猛如张飞,小炉烤串儿者恰小家碧玉,快慢不等,弄法不同,或风骚,或恬静,但那一张张洋溢着快乐的笑脸,都在述说着人们五一小长假的惬意与轻松。一滩水,一片林,顶顶帐篷,缕缕炊烟,恰如一幅当代的《清明上河图》啊。我不禁喃喃低语:“人间烟火味儿,尽在孤石滩!”
我从新伟的口中得知,孤石滩水库的得名,是因为此河中,矗立着一块孤石,无论水涨水落,它都如仙女一般,亭亭玉立,守望着这一方山水,守望着这一方百姓。
孤石滩,乃人间蓬莱也。看来,还须再作安排,携朋友一二,驾一叶扁舟,神游孤石滩碧水,神交孤石之仙姑。
一剪梅·孤石滩之情
隐隐青山澧水长。
桃花潭影,
小叶青杨。
孤石滩里碧波生,
晨映红云,
夕照斜阳。
更把情思付玉肠。
静立千年,
守望一方。
一泓清露化平湖,
心在黎民,
神佑农桑。
写于平顶山市湖光花园
2025年5月13日
【主播简介】郭晓芳,河南省朗诵协会会员、平顶山市作家协会朗诵专业委员会会员。感悟生命的美好与快乐,愿在声音里修行,在朗诵中找到更高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刘全新,1955年出生,河南省遂平县人,2016年12月在平顶山市委办公室调研员岗位上退休。退休后,常写一些散文、游记等,以社会生活反映时代,以平凡之事记录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