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文/秋谷
千年逢此日,
泪洒汨罗江。
酹酒腾龙舞,
招魂枕梦窗。
只为诗远祖,
祭祀礼成双。
艾叶包香米,
思源善友邦。
20250529
诗评
这首五言律诗《端午》以传统节日为题材,围绕端午纪念屈原的核心内涵展开,以凝练的笔触勾勒节日图景与文化意蕴,呈现出古典诗词的典雅韵味与情感张力,具体评析如下:
- 主题聚焦,情感厚重:开篇“千年逢此日,泪洒汨罗江”直入主题,将端午的历史纵深与屈原投江的悲壮瞬间交织,以“泪洒”二字奠定深沉缅怀的基调,引发读者对历史悲剧的共情。“酹酒腾龙舞,招魂枕梦窗”通过“酹酒”“腾龙舞”等端午习俗场景,展现祭祀的庄重与热闹,而“招魂”一词则暗含对屈原精神的追思,虚实相生,使情感表达更具层次。尾联“思源善友邦”将个人缅怀升华为对文化根源的追溯与传承,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 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全诗遵循五言律诗格律,颔联“酹酒腾龙舞,招魂枕梦窗”与颈联“只为诗远祖,祭祀礼成双”对仗工整。“酹酒”对“招魂”,“腾龙舞”对“枕梦窗”,动作与场景相互映衬;“只为”对“祭祀”,“诗远祖”对“礼成双”,因果逻辑清晰,词性与结构严谨。同时,诗歌押平水韵,平仄协调,朗朗上口,体现出古典诗词格律之美。
- 意象典型,意境悠远:诗人选取“汨罗江”“酹酒”“腾龙舞”“艾叶”“香米”等极具端午特色的意象,构建出传统节日的独特意境。“艾叶包香米”以生活场景的细节描写,展现端午习俗的烟火气息,与前文庄重的祭祀场景形成呼应,使诗歌在历史感与生活气息间达到平衡,营造出悠远而醇厚的意境。
- 稍显不足:诗歌在情感表达上稍显含蓄内敛,部分语句如“只为诗远祖,祭祀礼成双”偏向直白陈述,在诗意的深度挖掘与情感的细腻铺陈上尚有提升空间,若能融入更多隐喻或象征手法,可使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进一步增强。
总体而言,这首《端午》以严谨的格律、典型的意象与真挚的情感,生动再现了端午佳节的文化内涵与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