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断想
文/孤独与快乐
在这个孩子们盛大的节日
家长们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情
甚至不惜请事假去陪孩子参加活动
无论穷人富人
心中都供着一个或几个公主或者皇帝
孩子在这个家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这弥漫了烟火气的人间
为了生存人们用上了身体的洪荒之力
只有爱是无私的可以无限向下兼容
为了种姓的延续
一代一代的家长们风雨兼程前仆后继
从没有人后悔为儿女当牛做马
多少人无私地把自己和盘托出
多少人信奉着有付岀就有回报的真谛
有人天真地把回报当作爱的目的
看看多少儿女事业有成老人独居一隅
再看看久病床前能有几个孝子不弃不离
看看送葬归来有说有笑的人们席间大块朵颐
我们曾经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我们曾经以为自己能感动世界
其实真正感动的只有我们自己
爱不过是人生于天地的一种义务
没有什么感天动地也并不值得可歌可泣
只有儿女才是我们来过这个世界的证据
只有儿女才是我们生命的延续
诗评
这首《儿童节断想》以儿童节为切入点,从现实场景出发,深入探讨亲子之爱与代际关系,在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思考,兼具现实性与哲理性,具体评析如下:
- 视角独特,直击现实:诗歌跳出传统对儿童节欢乐氛围的描绘,另辟蹊径地聚焦于家长在儿童节的付出,以“家长们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情,甚至不惜请事假去陪孩子参加活动”开篇,展现当代家庭对孩子的重视。进而延伸至社会普遍现象——“无论穷人富人,心中都供着一个或几个公主或者皇帝”,犀利地揭示出当下家庭中孩子地位至高无上的现状,引发读者对亲子关系的思考。
- 情感真挚,层层递进:诗歌情感表达真实且富有层次。先陈述家长为孩子无私奉献的事实,如“为了种姓的延续,一代一代的家长们风雨兼程前仆后继”,展现爱的纯粹与伟大;随后笔锋一转,通过“看看多少儿女事业有成老人独居一隅”等排比句,直指现实中子女对父母回馈不足的残酷现象,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最后上升到对“爱”本质的思考,情感从具体的现象观察逐渐深化为对人性与生命意义的叩问。
- 语言质朴,思辨深刻:全诗采用口语化的语言,如“为了生存人们用上了身体的洪荒之力”“有人天真地把回报当作爱的目的”,通俗易懂,如话家常,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但在质朴的语言之下,蕴含着深刻的思辨性,如“爱不过是人生于天地的一种义务,没有什么感天动地也并不值得可歌可泣”,打破人们对“无私之爱”的浪漫化想象,以冷峻的笔触揭示爱的本质,发人深省。
- 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诗歌以儿童节场景引入,先阐述家长对孩子的爱,再对比孩子对家长的回馈,最后得出对爱的本质与生命延续的感悟,层层推进,逻辑清晰。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完整地呈现出诗人的思考脉络,使主题表达更加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