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舍的光辉
作者:宋银峰
从庙嘴屲山路里传来的自行车铃铛声惊醒了蝉蜕,惊飞了瓦房下柴堆上打盹的大母鸡。邮递员老李攥着牛皮纸信封跨下自行车时,露水正顺着老槐树的褶皱往下淌,惊得枝桠间打盹的麻雀扑棱棱飞起,翅膀扫落几片泛黄的树叶。一封贴着省城邮票的信在老李布满老茧的掌心发烫,他大声喊叫着:“银峰,在家吗?”沙哑的吆喝惊醒了整个山坳。
父亲拿着镰刀刚要出门去割麦,听到喊声就随便应允了一声,母亲也攥着围裙角从灶房奔了出来,灶膛里的火星子都窜到了门槛上。老李抹了把汗,将信封高高举起,晨光穿透薄纸,在泥墙上投出“录取通知书”五个鎏金大字,恍若菩萨座前的长明灯。父亲急忙接过信封,激动的手心沁出薄汗,邮票上的长城图案在晨光里泛着微蓝;母亲用围裙角擦了擦手,从父亲手中躲过信封时指尖发颤,仿佛捧着个易碎的瓷罐。父亲蹲下身去坐在门槛上,从口袋里掏出旱烟袋在石阶上磕出了清脆的响声,惊得檐下的燕巢里探出几颗毛茸茸的脑袋。
“是省联合中专的录取书。”老李抹了把额头的汗,笑纹里嵌着山道上的尘土。母亲忽然捂住脸,泪水从指缝间汩汩涌出,在粗布衣襟上洇开朵朵墨梅。父亲口里喃喃念到:“总算熬出了结果,不容易呀!”阳光已慢慢升起,一条条金线穿透土墙的缝隙,洒在室内烟熏得泛黄的墙壁上,显得更加耀眼,光彩夺目。
我从睡梦中被老李的叫喊声惊醒,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奔出门外,接过母亲手中的录取通知书,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泪花在眼眶里打转。此时,妹妹也跑出房门,她似乎听到了什么,高兴的说:“中了,哥中了”,小院子霎时欢乐沸腾。父亲好像从兴奋中沉静了下来,连忙招呼老李进门喝茶,并吩咐母亲赶紧拿馍馍去。老李却说:“西村还有一个娃也中了,他现在要赶去给他送通知”,说后便扭头骑上他那辆绿色的永久牌自行车,窜出了巷道,渐渐地消失在崎岖不堪的山路里。
消息比山风跑得还快。晌午未到,我被录取的事儿已传遍整个山坳,中午休息之时,邻居们都陆续来我家问候及祝贺。康老伯送来了一块自家腌制的腊肉,张婶端来了十个鸡蛋,同房当老师的兄长也跑来祝贺,一进门就随口念道:“金榜题名笑颜开,多年梦想得实现”,父亲忽然也附和着说了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戏文里的句子,他虽不识字,但因爱看戏,有时也能说出几句戏剧里文雅的话语。大家瞧着父亲便逗笑道:“阿吆!孩子中举了,你也是文化人了”。父亲浑浊的眼里泛起异样的光,那是他未曾有过的喜悦,我望着他佝偻的背脊,忽然明白这薄薄的录取书,原是父亲用半生光阴为我搭就的青云梯。
记忆突然溯回到往日春秋,又像是发生在昨天的故事。春耕的早晨,我去田埂边背书;夏日的午后,我在槐树下读文;秋收的傍晚,我在麦场里演算;寒冬的深夜,我与煤油灯为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年寒夜,北风像刀子般刮过土坯房,我蜷在糊满旧报纸的墙根背读文章,母亲总把灯碗往我这边推:“亮堂些,不费眼”,而她却借着灶火补衣。煤油灯芯剪了又剪,直到深夜,我才把《古文观止》里的典故嚼碎咽下。父亲用他粗糙的手掌托着半块玉米饼送到我面前,和蔼可亲的说:“孩子,爹虽不识字,但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我懂;过去我们村子里没有一个读书人,若有一封来信,都要拿到外村子里去看;解放后,我们村子里依然没有一个能记工分当会记的人;为了以后你生活的好一些,现在受点苦没什么,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一定会成功。”是父亲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让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也如满天星斗,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记得去学校报道的前一日,正午的日头毒辣辣地烤着,母亲却执意要杀那只下蛋最勤的大花鸡。刀刃起落间,她絮絮念着:“给俺娃补补,这三年灯油熬得……”父亲翻箱倒柜找出他一角一角积攒的积蓄,塞进我的衣兜说:“在外别节省,照顾好身子”,他布满老茧的手竟像初春的柳枝般轻颤。夜幕降临,山月渐渐爬上东墙,将老屋的影子抻得细长,通知书躺在褪色的《新华字典》上,此刻墨香味在梁间缠绕,像要织就张细密的网,将八年的寒窗苦读都酿成甜酒。煤油灯闪闪发亮,映衬着欢声笑语,把全家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恍若皮影戏里跃动的精怪。
早晨出门的时候,母亲又往我行囊里塞进最后一枚温热的鸡蛋。父亲叮嘱说:“到学校了,别忘了给成老师写封信”。山风卷着柴火香掠过晒场,我看见他们站在老槐树下,像两尊被岁月打磨得发亮的石雕。我忽然想起昨夜油灯下母亲缝补书包的剪影——那根银针在月光里穿行,恰似《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的慈母线。山路转过两道弯时,晨雾漫上来了,将父母的身影洇成水墨。山风送来远处学校的钟声,一声声,敲在心尖上,比范进中举时街坊的爆竹更清亮,更绵长。而那封录取书正贴着胸口,烫得人眼眶发酸,恍若揣着父亲喝茶的炉火,我攥紧书包带子,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古训,刻进了骨血里。
作者简介宋银峰,男,1970年出生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笔名雪松,漳县作协会员,文学爱好者,现供职于漳县交通运输局。《给老师的一封信》曾荣获中国少年文学家编辑部佳作奖;《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思考》荣获“全市深化双培双带工程,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研讨征文优秀奖;《奉献工会终不悔》荣获甘肃工人报社举办的“我的工会故事”有奖征文活动三等奖。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