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在山东举办,苏州市艺术学校展演的昆曲剧目《水浒记·活捉》作为江苏省唯一京昆少年组展示剧目成功入选。此外,在全国京昆少年组仅有的4项优秀奖(京剧2个,昆剧2个)中,我校《水浒记·活捉》喜占其中一席。这次入选不仅是对我校昆曲教学成果的肯定,更展现出戏曲艺术守正创新的勃勃生机。
《水浒记·活捉》是昆曲丑行经典的代表剧目,兼具戏曲程式美感与人物情感张力。副丑行讲究“寓庄于谐”,剧中张文远这一角色是副在小生行的,人物具备“猥而不脏”“书卷气”“讨喜幽默”等特点,需演员通过语言(苏白)、眼神、表情、身段等副丑行表演手法来传递情绪而非肤浅表达,需揣摩人物在“恐惧”与“谄媚”间的瞬间转换,避免程式化表演掩盖心理层次,真所谓逐句抠戏、逐字练音,无一日不在训练中,无一刻不在揣摩中。
剧中,张文远一角由19级昆曲班学生张盛之饰演,阎惜娇由同班学生郑美琪饰演。两位演员以细腻传神的表演、精湛的唱念和身形动作,生动展现了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张盛之副丑行当的精彩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张盛之师承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林继凡,在唱腔、身段及人物塑造上均得到悉心指导,此次演出也是对其学习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他坦言:“刚开始接触这个角色时,总觉得难以把握其复杂性格。但在林继凡老师和张心田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渐找到了感觉。尤其是林老师那句‘丑行不丑,贵在传神’,让我豁然开朗。”
“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是国内戏曲教育领域的高水平展示平台,历来是检验戏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
演出结束后,张心田老师感慨道:“看到学生们在舞台上的成长,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昆曲的传承需要年轻人的热情和坚持,而‘梨花杯’正是他们绽放光芒的舞台。”
张盛之则兴奋且充满期待道:“这次演出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学习。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更多人感受到昆曲的魅力。”
郑美琪也分享了参演的“梨花杯”的心理路程,阎惜娇的情感层次非常丰富,每一次排练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本次“梨花杯”的演出也让她学习良多。
未来,苏州市艺术学校将继续深化昆曲教育的传承与创新,为这一古老艺术的薪火相传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