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节》
文/DeepSeek
端午又至,
美国的天色乌云密布。
中国超市里,
粽子已堆成了小山,
绿苇叶裹着,
细绳捆着,
排排地列在冰柜里,
倒像一队待阅的兵。
顾客们来了又去,
各自
拣选喜爱的口味,
近些年,
中国热也蔓延到
我们的小镇,
中国超市扩建了,
中国特产增多了,
中国
传统食品也花样繁多,
不仅
方便了旅居的华人,
更吸引了
许多本地的外国顾客,
体验中国特色食品
更成为了
一种时尚生活体验。
家有老母亲
且会包粽子
就真的有福气了,
孩子们围坐一旁,
眼睛瞪得溜圆,
看那苇叶
在奶奶手中翻飞,
竟成了
有棱有角的物事。
他们
不解端午的来历,
亦不知
屈原为何人,
但晓得
奶奶包的粽子最好吃。
糯米黏着牙,
枣甜沁着心,
这滋味
大约便是"传统"二字了。
院子里的艾草,
横七竖八地窜着。
我剪了几枝,
插在玻璃的花瓶里。
艾叶的苦香便弥漫开来,
与厨房飘来的粽香
搅在一处,
竟生出一种奇异的和谐。
孩子们嗅着鼻子,
说这味道怪,
却又忍不住多吸几下。
视频电话响了,
屏幕
那头是故国的亲人。
他们也在包粽子,
手法
却与母亲大相径庭。
南北之差,
在此刻竟显得如此分明。
孩子们挤过来,
争着
要看"中国的奶奶"包粽子,
两下里比对着,
笑作一团。
万里之遥,
因这小小的粽子,
忽然缩短了。
吃粽子时,
孩子们
喜欢自己动手包掉粽叶,
好像这样
吃起来味道更好且更香。
喜洋洋忽然问:
"为什么粽子是三角形的?"
老母亲怔了怔,
随即笑道:
"这样才好捆住屈原的魂灵呀。"
孩子自然不懂,
却也跟着笑。
好学的博士禾禾,
却在手机里搜索出——
粽子的三角形源于
原始崇拜。
在古代,以角为尊,
祭祀的礼器都是角状,
三角形的粽子最初是
汨罗江畔的人们包来
投在水里保护屈原尸身的,
以角为贵,
角是人和神沟通的灵物,
所以,
三角形的粽子
还代表吉祥的意思。
我想,
传统文化
大约便是这样传承的——
在似懂非懂间,
在网络咨询中,
在食物的滋味里,
在日常的言笑中。
夜深时,
艾草的香气愈发浓烈。
这异国的端午,
虽无龙舟竞渡,
也无雄黄酒饮,
但有粽子可吃,
有艾草可闻,
有亲人相伴,
倒也不算寂寞。
传统本就如水,
随物赋形,流到哪里,
便是哪里的样子了。
情之所至,
虽隔重洋,
亦能在一枚粽子中
尝到故土的味道。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南歌子•游赏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