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一年一度的金鸡湖端午龙舟赛在苏州工业园区月光码头鸣锣开赛,来自海内外的69支队伍挥桨逐浪,活动吸引3万多人观赛,共享端午盛宴!
伴随着激昂的鼓点,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在金鸡湖面上划出一道道银色的浪痕。岸边的观众也被热烈的氛围点燃,欢呼声、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
今年龙舟赛分竞赛组和邀请组,总参赛人数1502人。其中,竞赛组共63支队伍,分五大组别,包括22人龙舟公开组、12人龙舟男子公开组、12人龙舟女子公开组、12人龙舟男子企事业组、22人龙舟青少年组;邀请组为12人龙舟国际邀请组。
国际化程度高一直是金鸡湖龙舟赛的一大特色。今年共7支外籍队伍126名外籍人士参赛,来自瑞士、德国、俄罗斯、法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3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出苏州开放包容国际化的城市品质。
今年是中国与加拿大建交55周年,也是苏州市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市结为友好城市45周年。一批当地的龙舟爱好者应邀远道而来,与苏州市民共度端午。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共12人,男女混合。队员们来自各行各业,最大的70岁,最小的28岁。
“中国龙舟赛早就火出国啦。”加拿大维多利亚市龙舟队领队陈晓琳说。她最初在维多利亚组建龙舟俱乐部,主要考虑的是像她这样的华人群体,但后来,越来越多的维多利亚本土居民也被吸引,参与热情高涨。“这可能是因为维多利亚人非常喜爱皮划艇、独木舟等水上运动,这些跟龙舟也有相似之处。”
70岁的队员夏普·伊冯娜在接触龙舟运动之前,已经有8年的独木舟经验。她说,相比而言,独木舟可以换手,轻松一点,而中国龙舟则更考验技巧,需要团队高度配合,才能保持平衡和速度。
“金鸡湖看起来很平静,但水流速度很快,比赛很具有挑战性。”29岁的亨尼根·彼得是一名生活在加拿大的美国人。接触龙舟运动不到两年的他,展现出极高的天赋,是队伍里的实力派。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苏州,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民俗和江南文化。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喜爱龙舟运动、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经过三届的培育后,今年赛事将青少年组正式列入竞赛组别。参赛队伍增加到9支,分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国宾小勇士、金鸡湖学校鲲鹏队、新城花园小学太阳花龙舟队等一批队伍表现亮眼。
从金鸡湖龙舟赛首次开赛至今,西浦AS龙舟队年年参赛。“虽然是老队伍,但大部分是新队员,以高一和高二学生为主。”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体育教师蒋春桃介绍,每年春季,学校会公开招募参赛队员,学生们自愿报名,再由学校进行遴选。从3月成队,到端午节正式比赛,满打满算,最多也只有三个多月的备赛时间。跟其他许多经验丰富的选手相比,这些十五六岁的学生们只能算是龙舟新手。“所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比赛成绩,而是坚持参与,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孩子们缓解学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希望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蒋春桃说。在这种宽松有爱的氛围中,学校报名参加龙舟赛的人数年年增长,有一年甚至不得不派出两支队伍一起参赛。佛系的心态也丝毫没有影响队伍的成绩,队员们越战越勇,今年再次获得青少年22人组冠军。
“其实,我一开始报名参加龙舟队的目的不太‘单纯’,并不是为了获奖。”西浦AS龙舟队队员、高一学生邱玥笑着说。备赛时,他们每周训练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一次在社团课上进行,还有一次会利用某一天下午放学前的最后两节自习课时间。“没错,参加龙舟赛就可以少上两节自习课。”邱玥说,但在深入了解这项运动之后,她也被深深吸引,并获得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从2010年至2025年,金鸡湖端午龙舟赛历经十五载的发展蜕变,已经从单一的体育赛事升级为集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经济赋能于一体的城市IP。它不仅是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更成为苏州展示“江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作为苏州的文化高地,苏州工业园区在高速的发展中,既保留了江南水乡的底蕴,又融合现代都市风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金鸡湖端午龙舟赛、金鸡湖帆船赛等一批特色品牌赛事活动,有力拉动文体消费,提升了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