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长香
一.【正宫•叨叨令】赞“窑洞诗人”胡少杰
遵邓玉宾/押江阳韵
文/叶长香
趾敲银汉诗心亮,脚耕辞海诗魂荡。经年轮椅雕龙杖,半窑残月圆工匠。可喜也么哥,可敬也么哥,青鸾白鹿腾春象。
这首【正宫·叨叨令】以铿锵的节奏与奇崛的意象,塑造了一位身居窑洞、以诗为杖的轮椅诗人形象。全曲融豪情于困境,化诗意入寒窑,谱写了一曲动人心魄的强者之歌。
逐句赏析:
1. "脚敲银汉诗心亮”
"银汉"意象横空出世,将轮椅诗人的足尖叩击升华为银河星辉的碰撞。"敲"字力透时空,既暗合窑洞回声的物理特性,更昭示诗人以残疾之躯叩问苍穹的精神维度。诗心与银河辉映,铺展出天人合一的壮阔画卷。
2. "趾耕辞海诗魂荡"
"耕"字双关妙用,既指轮椅碾过的物理轨迹,又喻创作时的精耕细作。以"趾"代犁,在浩瀚辞海中犁出诗意浪涛,肢体残缺与精神丰沛形成张力,使"荡"字既显诗魂激越,又含命运跌宕的苍凉底色。
3. "经年轮椅雕龙杖"
"雕龙"典故化用《文心雕龙》,将代步工具升华为艺术创造的载体。轮椅经年累月与诗人相伴,木质纹路中积淀的不仅是岁月包浆,更化作支撑文学巨匠的精神图腾。动词"雕"字凸显创作过程的艰辛雕琢。
4. “半窑残月圆工匠"
空间意象极具张力:半爿窑洞收尽残缺月光,却成就诗人精神世界的圆满。"圆"字既指月相变化,更暗喻艺术追求的臻于至境。工匠精神与残缺现实的对抗中,迸发出震撼人心的美学力量。
艺术特色:
1.意象超拔
银河、辞海、雕龙杖等意象群构筑出雄奇壮阔的审美空间,将现实困境升华为精神史诗。
2.对仗精妙
前四句两两工对,"脚敲"对"趾耕","经.年"应"半窑",形成时空交织的立体结构。
3.情感跌宕
从"可喜"到"可敬"的递进式咏叹,至"青鸾白鹿"的仙道意象收束,完成从现实礼赞到精神飞升的情感升华。
此曲以元人特有的豪放笔触,在七句短章中熔铸残疾诗人与命运抗争的生命史诗。银汉星辉与窑洞烛火交相辉映,轮椅轨迹与诗行平仄彼此应和,最终在白鹿青鸾的祥瑞中,见证困顿肉身绽放出的永恒诗性光芒。
(二)鹧鸪天•赞铁骨诗人胡少杰
文/叶长香
裂缝追星向远方,扶摇万里送春光。残躯可壮凌云志,笑靥能除透骨伤。
诗有约,世留商,趾尖打字字流香。此生已作燎原炬,焰化人间万里霜。
注:商,此指古代乐器
解析:
这首《鹧鸪天》以光与火万壮阔意象与坚韧的哲思相融(塑造了一位身残志坚、以文字传递光明的诗人形象,展现了生命在困境中迸发的磅礴)。
全词可分层解读如下
一、上阕:裂痕中的精神翱翔展示了矛盾意象的张力美。
"裂缝追光"与"万里霜"、"残躯"与"凌云志"等意象形成尖锐对立,如同黑暗中炸裂的火星。身体被现实桎梏,灵魂却向光明飞升,这种撕裂感在"趾尖打字"的细节中达到极致--“脚趾敲击键盘的痛楚与"字流香"的诗意形成触目惊心的反差,凸显生命在绝境中的艺术升华。
首句"裂缝追星向远方"以矛盾修辞开篇,将裂痕与追星并置--裂痕象征生命残缺或现实困境,追星则指向理想主义的终极追寻。次句"扶摇万里"化用《逍遥游》典故意象,却以"送春光"赋予新解,将传统大鹏意象从个体超脱转化为播撒希望火种的主体。后两句形成肉体与意志的张力对抗,"残躯"与"透骨伤"的实写,被"凌云志"与"笑靥"的虚笔消解,笑对苦难的姿态暗合存在主义哲学中"人是自身意义创造者"的命题。
二、下阕:艺术救赎与生命燃烧,即古典意象的现代转译。
"扶摇"化用《逍遥游》的鲲鹏意象,将传统文人的青云之志转化为当代残疾诗人跨越生理局限的精神翱翔;"燎原矩炬既暗含星火燎原的典故,又以"矩"字点睛--身体或许被困于轮椅方寸之间,但思想的火炬早已烧穿时空藩篱,完成对古典超越精神的当代重构。
"诗有约,世留商"双关精妙,既指诗词韵律暗合古乐商调,更深层喻示艺术是沟通永恒的精神契约。"趾尖打字"的超现实场景,将创作行为升华为肉身局限的突围仪式,"字流香"三字打通视觉、嗅觉通感,展现艺术对现实伤痛的审美转化。末两句以火为核意象,"燎原炬"呼应上古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而"焰化万里霜"的主动语态,将个体生命置于照亮人间、消融苦难的崇高位置。
三、意象系统的现代性重构
"透骨伤"被"笑靥"溶解的瞬间,疼痛不再是沉沦的泥沼,而是淬炼灵魂的熔炉。当诗人将残躯喻为"燎原炬",个体的苦难经历升华为照亮人间的精神火炬,这种将肉身痛楚转化为精神能量的书写,展现出存在主义式的生命抉择。
全词构建"裂痕-星光""残躯-笑靥""趾尖-流香""炬火-霜原"四组对抗性意象群,在古典词境中注入现代生命意识。特别是"趾尖打字"的科技元素与"商"之古乐的并置,形成时空折叠的审美效果,暗示数字化时代中传统艺术精神的延续。结句"焰化霜"突破"蜡炬成灰"的传统悲情模式,以动态燃烧完成对宿命的诗意反叛。
这首词以金石迸裂般的语言力度,在格律的镣铐中舞出自由的火焰。每个意象都是带血的涅槃,最终在"焰化万里霜"的磅礴气象中,完成了个体生命向永恒价值的诗意转化。
可以这样说:这首词在鹧鸪天传统婉约词风中开辟出雄健境界,通过意象的现代转码与哲学深度的注入,使古典词牌焕发新的精神能量,堪称传统形式与现代意识交融的典范之作。
(三)七绝•赞仁美待人胡少杰
文/叶长香
头顶破窑觅星光,趾雕珠玉昼夜忙。
轮椅旋空铮铮响,风雨人生铸辉煌。
注:胡少杰(1998-2024)以“脑瘫诗人”的身份,用诗歌与生命的光辉诠释了超越苦难的力量。他自幼身患重度脑瘫,仅一条腿能勉强活动,却通过脚趾触击手机键盘创作了近千首诗词,并出版诗集《最向东坡最好春》,最终在26岁离世时捐献器官延续他人生命。其事迹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感动社会诗人”称号,成为诗坛的一面旗帜、时代精神的象征。 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
一、生命的光辉→从困顿到璀璨
胡少杰出生于陕西榆林农村,因早产导致脑瘫,全身肌肉紧绷,仅能依靠轮椅行动。在祖父的启蒙下,他自学识字,2018年通过网校系统学习古典诗词格律,用脚趾敲击手机创作。他曾在诗中写道:“面朝天帝长声笑,一半神仙一半魔”,以幽默对抗病痛。尽管常因呼吸困难晕厥,他却坚持“写诗就是写生命”,将病榻上的感悟化作《解梦》《立秋》等诗篇,其中“此时明月将休息,我做人间那道光”成为其精神写照。
二、诗歌成就→心灵的自由翱翔
2024年6月,他与好友姜星雨合著的诗集《最向东坡最好春》出版,书名取自他对诗意栖居的追求:“‘东坡’象征心灵空间,‘最好春’代表永恒希望”。诗集中300余首作品分为“雏鹰折翼朝天望”“二十三年若有因”“我做人间那道光”三篇章,既有对乡土亲情的眷恋(如《红樱寄乡愁》),也包含“残阳半落漫天红,银马初骑试逐风”的豪迈。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评价其作品“以诗为翼冲破身体桎梏”,更在《人民政协报》撰文称其“热爱可抵万难”。
三、精神传承→生命最后的馈赠
2024年8月8日,胡少杰因多脏器衰竭离世。他生前登记的器官捐献,使3人重获新生、2人重见光明。榆林市红十字会称其为“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诗意人生”。2025年4月,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举办其诗词座谈会,通过手语诗朗诵等形式传播其精神。正如他所言:“病魔夺不走诗中的灵魂”,他的生命通过诗歌与器官捐献实现了双重永恒。
作品解析:
“头顶破窑觅星光”暗喻他在贫困与疾病中追寻希望;“趾雕珠玉昼夜忙”直指其以脚代手的创作艰辛;“轮椅旋空铮铮响”化用其诗中“银马初骑试逐风”的意象,展现不屈意志;“风雨人生铸辉煌”则浓缩了他从“榆阳好人”到“感动社会诗人”的生命升华。此诗恰如其分地捕捉了胡少杰用诗意穿透黑暗、以生命点亮他人的精神内核。
(四)中吕•山坡羊-诗心恋
遵张可久
中原音韵押家麻韵
文/叶长香
清纯毋下,真情无价,诗风洒脱诠佳话。恋诗花,匠心嘉,衷肠互诉休言罢。秦晋无由因病枷,瑕,深恋丫;遮(奢),真恋加。
题示:窑洞诗人胡少杰在微信中结织了一位姑娘邓菲。他的奋发和才华获得了邓菲的深爱。两人诗词唱和,书信传情。邓菲主动上门求婚,胡少杰因病体缠身,拒绝了“终成眷属”的想法。两人情缠梦牵,不料痴情的邓菲竟先胡少杰而去。胡少杰也于2024年8月随菲而亡,享年26岁。
(五)中吕•山坡羊-痴心无悔
文/叶长香
诗词昂贵,痴心无愧,雕龙舞凤乾坤绘。趾尖锥,脚丫锤,寒窑破洞何言秽!岁岁年年芳聚菲。追,斑锈摧,追,情爱归。
解析:
这首《中吕•山坡羊》以鲜明的意象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艺术创作的执着与情感的纯粹。结合元曲的创作传统与文未,可从以下角度进竹解析:
一、主题与意象分析
1. 艺术追求与精神坚守
“诗词昂贵,痴心无愧”:开篇点明诗词创作的珍贵与作者心志的纯粹。“昂贵”既指诗词的价值,也暗含创作的艰辛;“痴心无愧”则强调对艺术的赤诚与无悔。
“雕龙舞凤乾坤绘〞化用“雕龙”典故(源自《文心雕龙》),比喻文采华美,以“舞凤”与“乾坤绘”展现艺术创作的宏大境界,凸显作者对技艺的精雕细琢。
2. 逆境中的坚守与超越
“趾尖椎,脚尖锤,寒窑破洞何言秽”:以身体劳作的意象(如“趾尖椎”)和贫寒环境(“寒窑破洞”)象征创作过程的艰辛,但“何言秽”一句却以反问语气表达对物质匮乏的蔑视,体现安贫乐道的精神。
3. 时间与情感的永恒性
“岁岁年年芳聚菲”:以“芳聚菲”隐喻艺术成果的积累与绽放,呼应“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古典意境,暗含对时间流逝中艺术生命力的赞颂。
“追,斑锈摧;随,情爱归”:结尾以矛盾性意象收束--“斑锈摧”象征岁月侵蚀,而“情爱归”则强调情感的永恒回归,揭示艺术超越时空的力量。
二、艺术特色
1. 语言风格
凝练与张力:全曲用词简练,如“昂贵”“无愧”“秽”等,通过对比(如“雕龙舞凤”与“寒窑破洞”)形成强烈张力,凸显艺术与现实的冲突。
拟物化表达:将抽象情感具象化,如“斑锈摧”以金属锈蚀喻时光磨损,“情爱归”则以自然循环喻情感归宿,增强画面感。
2. 结构与节奏
遵循《山坡羊》曲牌的散曲结构,分前后两段,前段铺陈困境,后段升华主题,结尾以短句“追”“随”收束,形成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3. 思想深度
与张养浩《潼关怀古》的“兴亡百姓苦”不同,此曲转向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既延续了元曲关注现实与批判性的传统,又融入了对艺术价值的哲学思考。
三、历史与创作背景联想
1. 元曲的批判性与超脱性
元代散曲常以超脱姿态批判社会现实,如张养浩《山坡羊》系列对官场腐败的讽刺,而此曲则更多展现文人个体的精神困境与艺术追求,体现了元曲主题的多样性。
2. 寒士文学的延续
“寒窑破洞”的意象可追溯至吕蒙正《破窑赋》等作品,反映寒士在困顿中坚守气节的传统,此曲以更诗意的语言延续了这一主题。
四、综合评价
此曲以元曲特有的直白与隐喻结合,既呈现了艺术创作的艰辛,又歌颂了精神世界的丰盈。其核心在于通过个体体验揭示艺术的永恒价值--即便在物质匮乏与时光侵蚀中,纯粹的情感与创作热忱仍能超越现实,归于不朽。这种主题与张养浩、朱彝尊等元明散曲家的作品形成呼应,展现了《山坡羊》曲牌在抒情与哲思上的丰富可能性。
2025年5月12日
(六)赞仁美诗人胡少杰
文/叶长香
仁美少年梦向阳,脑瘫骨断四肢伤。
诗吟岁月胸臆荡,韵舞春秋趾甲帮。
天鼓勤敲文锦绣,云屏屡点著华章。
当年保尔今犹在,只敬东坡梦向阳。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饱满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塑造了一位身残志坚、心怀光明而又才华横溢的少年形象,通过意象的铺陈与历史人物的映照,即对逆境中坚韧不屈精神的赞颂,传递出生命的热忱与文学的治愈力量。
逐联赏析:
首联(逆境之躯):
“脑瘫骨断四肢伤”以白描手法直击少年身体的残酷现实,冰冷的病理名词堆砌出触目惊心的生存困境。而“仁美少年梦向阳”如破云之光,将“仁美”的道德光辉与“向阳”的生命渴望并置,形成肉体与精神的剧烈张力,为全诗奠定抗争基调。
颔联(灵魂之舞):
“诗吟岁月胸臆荡,韵舞春秋趾甲帮”中,“吟诗”“舞韵”本是风雅之事,却与“趾甲帮”这一非常规创作方式形成荒诞对照。脚趾代替手指书写,是身体受限下迸发的艺术创造力,更是灵魂对残缺肉体的超越。动词“荡”字如心跳鼓点,将胸腔的震动延伸为时空的共振,暗喻诗意足以重构生命维度。
颈联(通天之途):
“天鼓勤敲文锦绣,云屏屡点著华章”转入神话意象。敲天鼓、点云屏,既是键盘写作的奇幻变形,亦暗含“文章本天成”的创作观。此处“勤”“屡”二字力透纸背,将日常的写作苦功升华为天人交感的神圣仪式,残疾身躯在此刻成为接通天地灵感的媒介。
尾联(不朽之证):
“保尔”与“东坡”的并置颇具深意。前苏联文学中的钢铁战士与中国文豪的潇洒身影,分别象征着意志的硬度与文心的温度。少年既如保尔般以钢铁之志抗击命运,又以东坡的豁达滋养心性,最终在“梦向阳”的终极指向中,完成对两位精神偶像的超越--残疾不再是缺陷,而是观照生命本质的棱镜。
精神内核:
全诗打破传统身残志坚叙事的悲情底色,以充满现代性的身体书写重构残疾经验。当“趾甲”成为触碰诗意的器官,当病痛化作敲击天鼓的节奏,生理局限反成为打开超验维度的钥匙。这种对苦难的诗意转化,既是对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遥远呼应,更是数字时代下,人类借助文学对抗异化的新寓言。
此诗的价值,不仅在于对特殊群体的关怀,更在于揭示:当肉体被缚于重力,诗意终将让我们在语言中失重飞翔。
我们可从中领悟到
一、病躯与诗魂的张力之美
首联以"脑瘫骨断四肢伤"直击少年生理困境,但"仁美"二字如破晓之光,暗示其精神世界的丰盈。颔联"诗吟岁月胸臆荡,韵舞春秋谱华章"形成强烈对比:肉体蜷缩于病榻,灵魂却在诗词韵律中舒展起舞。"荡"字既显诗情澎湃,亦暗含疾病如浪的侵袭;"帮"字非指寂寞,而是以孤高之姿独对命运,病痛反成为淬炼诗心的熔炉。
二、天鼓云屏的意象升华
颈联"天鼓勤敲文锦绣,云屏屡点字玑珠"构筑超现实的创作图景。"天鼓"既可解作雷鸣般的创作激情,亦暗合敦煌壁画中"雷公鼓"的意象,将书写升华为天人交感的神圣仪式;"云屏"或指电子屏幕(现代性解读),或化用"云母屏风"的古意,在虚实交错间,展现文字如珠玉缀满星空的瑰丽。少年以残疾之躯叩击天地,笔墨间绽放出超越物理局限的生命华章。
三、保尔与东坡的时空对话
尾联"当今保尔英名在,只敬东坡梦向东"完成双重精神指认:前句以苏联文学人物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意志为镜像,.句回归东方文脉,在苏轼"人生如梦"的豁达中觅得知音。
值得注意的是,"一梦儒"可解为《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的宇宙观照,少年在病痛中获得的不是悲悯,而是庄子式"与时俱化"的逍遥,以及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使东西方精神在此达成奇妙的和鸣。
象征体系透视
全诗构建"病体/诗心""现实/超验""东方西方"三重辩证结构:残损的肢体如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盗火般的创作却让灵魂翱翔于九霄;保尔象征抗争的硬度,东坡代表融合的柔度,少年恰似站在文明十字路口的琴弦,在命运的强风中奏响刚柔并济的生命交响。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正是对"仁美"最深邃的诠释--肉身虽囚于方寸之地,诗意早已漫游星汉灿烂。
2025年5月9日
作者简介
叶长香,笔名红叶,湖南岳阳人。中学教师,中国诗人。中国诗联、 中石化(长炼)诗联会员,北美北斗文学社编委。有诗歌散文(892篇)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中国诗刊》《北美北斗文学》等。2024年6月出版《叶长香诗文集》(1-3卷)。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