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来龙山人(杨世华)
弥陀“打儿窝”漫谈
弥陀多宫庙,拙文《川南弥陀古镇寺庙散记》有过介绍。据民间所传不完全统计,整个弥陀(含周边少数邻里)自明建场(镇)以来至清末民初,寺庙之多,远超人们想象,有“宫”,如南华宫、文昌宫、禹王宫、万寿宫等5座;有“庙”,如王爷庙、石龙庙(也称“十龙庙”)等15座;有“寺”(庵),如大佛寺、道觉寺、观音寺等13处。弥陀岂止“三宫六庙九寺(寺庵)”?
东岀弥陀场,朝河湾东行约100余公尺左右,有一座供奉玉皇大帝的玄妙观。传说观中曾有一黄姓道人,生性耿直,胆大无忌。因庙观地产等事与朝廷有了分歧,居然多次纠合僧侣道人去朝廷,要求皇上为其重新划地、拨款建新庙观,惹怒皇上,皇上下令放火烧庙,将黄道人烧死庙观中。其后,人们在玄妙观附近重建一座新观音庙,香火甚旺。
新观音庙正前方有一石岩,高约数十米,长约数百公尺。石岩北向大小灌口滩、神臂嘴及“近亲搂”(《合江志》为“镜清楼”),山光水色,如诗似画。
神臂嘴镜清楼
(图片节录自景俊鑫视频号)
这岩壁,有一处天然石窝(洞)名“打儿窝”。石窝底端离地面约丈余,洞口宽约一尺余,高约一尺许,进深也约一尺左右。洞腔自然圆成,洞壁光滑。将瓦片、石块、小鹅卵石等投进窝中,响声清脆悦耳。

岩上“打儿窝”

打儿窝离地高约一丈
不知何年,有好事者传言,此洞有灵气,可求子得福。祈求的仪规是:心存求子之念者背对石洞,立于洞前一公尺,反手以小鹅卵石掷洞,连投三次。若投中,则会添丁生儿。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投石者,络绎不绝。
这就是“打儿窝”洞名由来。弥陀也就有了一个地名“打儿窝”。
向神灵求子,这反映了人们对繁衍后代的渴望。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求子”往往与特定的崇拜偶象有关。有的向灶王爷祈求,有的向“送子娘娘”许愿祈求,有的向瑞兽(如传说中的“麒麟”)祈求等等。佛教也有满足信众求子的一些经咒、仪轨。有不少信众会向观音菩萨敬香礼拜,请和尚诵经祈祷,表达求子的心愿。道教中也有一些与生育相关的神祇,如碧霞元君,也被称为“泰山娘娘”。道教也有一些帮助求子的法术、符咒被信众认可。
宗族有祭祀祖先的传统,认为通过祭祀,祖宗会保佑香火延续,让家族人丁永旺。
唐王建《宫词》有句 “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与生育有关。这里的“入月”,即暗指女子怀孕,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孕育子嗣的深切期望。
回到弥陀“打儿窝”话题。
弥陀当地不少人称这个洞为“打儿窝”,也有人说是“打锣锣”、“打锣锣湾湾”等等。叫法有异,或许是理解偏差导致,或许是语音有误。
我认为正确的名称应该是“祈儿窝”才准确。投石入洞就是告知神明内心的愿望。
据传,这种求子方式很灵。轻松投石入窝的,都会如意以偿。当地人介绍,清末民初时,人们到这里祈子求嗣形成高潮。计划生育时期这里自然杳无人迹。
我多次站在“祈儿窝”前九条龙巨大的石盘上,面对滚滾长江,凝眸神臂嘴、灌口滩,浮想联翩,神思飞越。
九龙石盘
弥陀万寿宫有幅对联:鱼入龙窝对对朝万寿;铁泸凤展声声拜弥陀。这幅对联也是偈语。龙凤化身点破世间万机,莲涛呈相启悟穷达因缘。其中有文化密码!
地方传说,灌口滩的河中心,有一株水莲花。每逢莲花开,便是佳期到。
有乡亲给我说,原在码头上住的易某就曾亲眼见过那莲花。一天中午,她刚从自家屋里出来,一眼便看见右下方的灌口滩,有一朵莲花怒放,转瞬之间,莲花很快又没入水中,此后再没听说又有人见过。
弥陀有一句民谣:“灌口滩上水,万山顶上茶”。对此,今人总不在意,甚至全不在乎,难得去深究其中的奥秘。此民谣明白如话, 它告诉我们,灌口水好,万山茶好。水汤、山茶匹配,平添喜乐。高僧大德的偈语、禅茶点破无数商机!这叫实话实说啊,凡夫不懂!

灌口滩漩流
.
再看“鱼入龙窝”。所谓“鱼入龙窝”,地处弥陀岩下大灌口,此乃合江八景之一。

“鱼入龙窝”(箭头处)
《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于尚奚微有哉!’”
这意思是说,骊龙颔下(下巴)之珠值千金,有人潜入九重之渊,乘其睡时才得到它。骊珠喻人才、精妙的诗文、珍贵的物质,也指修炼中悟得的妙谛。“骊龙含珠”之典来于此。
相传骊龙(黑龙)畅游长江至弥陀岩下大灌口滩小憩,伸个懒腰即成龙窝。骊龙游走后,无数鱼鳘即争先恐后游入此处,想沾骊龙的灵气。于是,奇妙景观出现:鱼鳖成堆成群,难计其数,争先恐后涌入灌口滩内。“鱼入龙窝”胜景由此而来。
老泸城不仅有龙,还有凤!
“铁泸凤展”,又叫“老泸凤展”也是神臂嘴胜迹。
浩浩长江,自西向北而来,到了神臂嘴,却急转70度向东奔去。 悠悠古城,三面环水。 倘若你站立小灌口滩江边,凝望神臂嘴,整座山脉宛若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两侧是它的翅膀,深入江中的突出部分是它的嘴巴,凤凰伏卧于烟波浩渺的长江之滨,跃跃欲试,

“铁泸凤展”
我多次站在弥陀岩下的小灌口江边,眺望神臂嘴。一只凤凰在眼前展翅翱翔。彩霞辉映,江雾升腾,寺钟悠扬,如梦如幻。
倘若伫立船头,眺望神臂山。巍巍山崖,气闲神定,俨然叱咤风云的将军,令人敬畏。
倘若泊舟神臂嘴,回眸弥陀岩下小灌口滩,礁石散布南岸江边,大小不一,圆润光亮。阳光照射下,随着江水起落,石上水珠与阳光交相辉映,晶莹剔透,光彩照人。
岸边“珍珠”一礁石群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先生描绘凤凰台壮丽景观后,发现台去楼空,唯有江河仍在流,字里行间也难掩感伤之情?面对展翅欲飞的凤凰,我祈祷:凤凰,您叩拜这些珠宝后再腾空翱翔吧,“凤凰谢珠”,我脱口而出。“铁泸凤展”,而至“凤凰谢珠”,何其美哉!
神臂城遗址,当然包括对岸弥陀上下一带,拥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利用神臂城遗址价值,发扬老泸州精神,让其价值造福于民,并带动地方经济,重振“西南要会”之荣光,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紧迫而又难以推御的任务。
近年来,一大批史学家、学者和地方文史爱好者,对“老泸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断挖掘和探索“老泸州”历史,取得了丰硕成果,也使沉睡近800年的“老泸州”渐渐醒来。
近几年,九条龙天然湿地公园及其他一些景点,也让无数骚人墨客为之倾倒。在没有任何规划和设施之前,人们自发涌入景区,人满为患。
我想,对文旅的规划和管理,“有关部门”确实是该实打实的干点事。我期待。
弥陀尊者,您何时涅槃?
“西南要会”,您又何时醉美天涯?
考察“九条龙”
(左起苏佐、蓝等明、毛元康、笔者)
田野采访中得到李X清(87岁)、何X清(79岁)、杨X贵(76岁)襄助,笔者深表诚谢!
来龙山人脱稿于2025年端午节
.
(责任编辑 蓝集明)
关注来龙山人更多文章,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