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这些时间,我接触了一些从村里出来的富人。也许是我自己做生意的缘故,在外头圈子里接触得最多的,不单是正要出发的人,更多已经在下一盘更大棋的人。慢慢我发现,真正选择出来的,要么是非常有钱,手上有大量资源能随时转移的。要么是已经在村里活不下去,被现实逼着逃出来谋一条生路的。而像我这种不上不下的中产,其实是最少的一类。我们没有资格彻底离开,也没有余地继续原地熬着。进退两难,是最典型的慢性溺水。
让我惊醒的是,这几年我亲眼看到富人和资本一个个往外走,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系统性迁徙。不是因为他们贪图国外什么所谓自由或者环境,而是他们对村内的发展逻辑、制度信心、投资回报、教育未来、个人与财产安全已经彻底失望。他们的选择,是对未来的一次投票,是对系统的默默判决。
而更我震撼的是,富人的判断和村内普通人的情绪,完全是两个平行世界。富人越走越坚定,普通人却越看越热血,越熬越觉得再坚持一下就好了。村里开个会、出个政策、拍个电影、发个新闻,一股“我们又行了”的幻觉就会扩散开来,仿佛经济已经触底反弹,未来唾手可得。
可这些年下来,每一次触底反弹的希望,最终都以更深的下行告终。最早说的是疫情一过经济会好。后来是房地产一救市就复苏。再后来是科创突破拉动增长。再后来连国运周期来了。都搬出来了。可问问你自己,这些年你自己和身边人是变得更好了吗?是收入高了,自由多了,安全感强了,还是负债多了、焦虑重了、未来更虚无了?
悲剧的是,普通人越穷越容易相信叙事,越容易把幻想当真理。总觉得政策就是为你设计的,复苏就是为你准备的,但每一波反弹最后都成了收割。你只记得叙事开始的那一刻,却不愿承认结局早就写好了。
我自己也不是一开始就醒着的。我曾经也是个正能量信仰者,也觉得只要坚持努力、听话守规矩、抱团取暖,未来终会奖赏那些不放弃的人。但现实狠狠扇了我几耳光,被割了体无完肤才醒悟,那些叙事从来不是给我们准备的,而是用来让我们继续相信的。
更讽刺的是,真正跳出来的那些富人,他们从不争论,他们只是默默做决定、转移资产、安排后路。我们这些还没醒的中产,却还在抖音评论区争论唱衰不唱衰,爱果不爱果,仿佛争赢了,就能把粮价打下来,把房贷降回去,就有钱了似的。
这几年我身边破产的老板也越来越多,没一个人是一夜之间垮掉的,而是一次次的最后一搏、一次次撑一撑就好了,最后债务压垮,妻离子散,再无翻盘可能。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在注定失败的剧本里,还扮演着主角,幻想着逆袭。
而与此同时,富人们早就知道这场局谁都救不了。不是没有热爱,只是他们明白,热爱不该建立在自我毁灭的基础上。他们看的是趋势,是全球的比较,是数据的走向,不是情绪的自嗨。他们不关心这是不是村里的至暗时刻,他们只问一句:“这是不是我最后的上岸机会。”
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经济下行,而是大多数人仍困在对未来的幻觉里。不肯面对,不愿醒来,还在等一个不会来的春天。
我们可以说富人坏,但一定不蠢。别否认他们确实比我们更早看到真相,更早做出选择。他们是不说真话,因为说了也没人信,还受人恨,他们只能默默的离开。而你如果还在相信这套系统会反过来奖赏你对它的忠诚,那只能说,你活得太天真了。
我们正处在一个“叙事乐观与现实极寒”并存的时代。信息密度越来越大,鼓动性越来越强,但真实生活越来越差。我们每天被新闻感动五次,但钱包越来越薄、工作越来越难、孩子越来越看不到希望。可即便如此,大多数人还是不愿面对,只愿意继续相信,继续麻醉。
你如果还抱着幻想,以为什么时候政策变一下、会议再开一次、某个领域突破一下,就能迎来属于你的爆发期,你就是在拿命做梦。现实不是“是否会向好”的问题,而是现在的恶性循环连刹车都找不到。不是不想救,而是救不了。不是没人努力,而是结构坏了。你可以原地等,但你得明白:你等的不是春天,而是清算。
这个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把幻想砸碎,看清现实,苟住,活着,别指望奇迹。更别被那种“我们又赢了”的叙事洗脑。你要知道,火的地方未必是我们,潮水的方向从不在嘴上,而在脚下。
也别再迷信砖家和权贵了。过去十年你被他们割了多少次?哪一次不是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你负债累累?他们不会告诉你真话,他们只需要我们继续相信他们。
我讲这些,不是为了让你绝望,而是希望你真正醒过来。真正的希望,从来不是盲目坚持来的,而是看清现实、保住自己、转向新生的结果。
所以我想问几个问题,也留给愿意思考的人:你所有的希望,是建立在数据上,还是基于幻想?你看到的是你身边的真实变化,还是你手机上的叙事泡沫?你为什么还在原地等待,而那些富人却早已转身离开?你是比他们更聪明,还是更麻木?
有时候,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在一张错误的地图上拼命奔跑。最惨的是,当你终于发现自己跑错了方向,连体力都没剩下。你可以继续等待春天,只是请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能活到那个春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