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高考的日益临近,考生们不仅要面对知识的考验,更要应对心理上的挑战。据教育专家介绍,在这个关键时期,考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过度焦虑、情绪波动大、记忆力下降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对考试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心理学博士廖春岭指出,过度焦虑表现为反复担心考砸、害怕遇到没复习的试题,同时可能伴随心慌、手抖等症状;情绪波动大则体现为易怒、敏感,容易因小事与他人争吵;压力过大还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甚至出现“大脑空白”。
为帮助考生调整心态,廖春岭给出了以下建议:
- 调整认知:考生应明白高考的目的是发挥所学,只要将知识充分展现出来就是成功。在考试时,大脑放松更有利于回忆知识。
- 情绪释放:通过运动、倾诉、听音乐等方式宣泄压力,也可以尝试深呼吸、正念冥想等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 家长配合:家长要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过度关心或突然改变环境,以免给孩子带来额外压力。
此外,专家还建议考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突击,可采用“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的节奏,提高学习效率;每天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拉伸10分钟,既能缓解疲劳,又能改善睡眠。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也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调整好心态,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