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
词牌名
巫山一段云,词牌名,又名“巫山一片云”“金鼎一溪云”。以唐昭宗李晔《巫山一段云·蝶舞梨园雪》为正体,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另有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变体。代表作品有柳永《巫山一段云五首》。
词牌沿革
唐教坊曲有《巫山女》曲名,与此稍异。据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和《神女赋》的描写,战国楚怀王曾与巫山神女欢会,神女说她朝为云暮为雨,总离不开阳台。楚怀王子楚顷襄王与宋玉一起游于云梦泽的水边,也梦见了巫山神女。
调名本意即咏君王与神女相会之事。乐府旧题有《巫山高》,唐人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其词大略言江淮水深,无梁可度,临水远望,思归而已。若齐王融‘想象巫山高’、梁范云‘巫山高不极’,杂以阳台神女之事,无复远望思归之意也。”
《巫山一段云》当为南朝旧曲而入燕乐者,属唐代教坊曲,宫调为双调。唐昭宗李晔两首,其另一首即咏巫山神女事,为创调之作。欧阳炯一首咏道家仙女。李珣两首叙写巫山神女及舟行巫峡之感慨。柳永五首与此体相同,皆叙写武夷山神仙传说故事。此调后段换仄韵,再换平韵,用韵富于变化,但调势平稳。格律说明正体,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以李晔《巫山一段云·蝶舞梨园雪》为代表。此词后段第一、二句间入仄韵,结处又另换平韵,宋柳永词五首与此同。 柳词前段起句“琪树罗三殿”,“琪”字平声。第三句“人间三度见河清”,“人”字平声。后段起句“昨夜紫薇诏下”,“诏”字仄声。又“昨夜麻姑陪宴”,“麻”字平声。第二句“留宴鳌峰真客”,“留”字平声。又“不道九关齐闭”,“九”字仄声。第三句“几回山脚弄云涛”,“几”字仄声。后结“仿佛见金鳌”,“仿”字仄声。
变体一,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以李晔《巫山一段云·缥缈云间质》为代表。此即前词体,惟后结平韵,仍押前韵异。
变体二,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以毛文锡《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为代表。此词全押平韵,换头两句又各减去一字,与昭宗词异。
唐欧阳炯、李珣词,元赵孟頫词,俱与此同。 前段第一句,赵孟頫词“松雪堆岚霭”,“松”字平声。第三句“风清月冷好花时”,“风”字平声,“月”字仄声。第四句“新恨怯逢秋”,“新”字平声。后段第一句,李珣词“尘暗珠帘卷”,“尘”字平声。第二句“烟花春复秋”,“春”字平声。第三句,欧阳炯词“远游蓬岛降人间”,“远”字仄声,“蓬”字平声。第四句,毛文锡词“年代属元和”,“年”字平声。
格律对照正体格律对照例词:《巫山一段云·蝶舞梨园雪》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中中中平。蝶舞梨园雪,莺啼柳带烟。小池残日艳阳天,苎萝山又山。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平。青鸟不来愁绝,忍看鸳鸯双结。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巫山一段云·缥缈云间质》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缥缈云间质,盈盈波上身。袖罗斜举动埃尘,明艳不胜春。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翠鬓晚妆烟重,寂寂阳台一梦。冰眸莲脸见长新,巫峡更何人。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雨霁巫山上,云轻映碧天。远风吹散又相连,十二晚峰前。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
唐·李晔《巫山一段云·缥缈云间质》
唐·毛文锡《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五代·欧阳炯《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五代·李珣《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宋·杜安世《巫山一段云·笑拟条风戏》
宋·柳永《巫山一段云五首》
巫山一段云·访张姐雅居
(步韵张姐)
房庆斌
翠涌山庄径,风摇麦浪稠。车前小院惹双眸,移步享清幽。
虬柏涵儒韵,额楹带古愁。青茶木案话春秋,满室墨香浮。
巫山一段云•聚友
张丽珍
五月榴花媚,麦香裹碧流。
节来扣网约朋俦,把手问茶粥。
鬓角多华发,袖边酒渍稠。
觥筹交错數风流,成败各千秋。
词[巫山一段云]
(唐昭宗 ) 体
相聚源头村
文~凤凰鸟
霍岳堆云静,源头碧水流。麦黄连片染村周。满眼福祥收。
张姐家堂雅聚,清酒杯中觅趣。歌声伴笛意难酬,交盏话难休。
词 [巫山一段云]
源丰店聚会
文~凤凰鸟
碧水乡村绕,青川米黍稠。客人云集问源头,予舍话春秋。
丽姐轻身舞,琴声伴酒柔。举杯追梦远方游,诗海荡兰舟。
2025.6.3.
巫山一段云·源头村雅聚
旖旎
麦浪摇金浪,源头涌碧流。
玉源佳处聚鸿俦,子舍映琼楼。
笛韵穿云起,诗声逐水流。
半生故事话情柔,醉墨写春秋
巫山一段云·聚友于霍州源头村张丽珍老师家
旖旎
古宅青檐秀,源头碧水柔。
子舍牌匾映琼楼,雅聚逸情稠。
笑谈追鸿迹,清吟绕玉瓯。
诗心漫卷意难休,明月照归舟。
房庆斌寄语
今天是2025年6月5日,星期四;乙巳年五月初十。今日芒种。
芒种释义
“芒种”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芒种的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的到来意味着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的种植。芒种标志着夏季作物成熟和新一轮播种的开始,寓意“一收一种”的生命循环。北方麦田金黄,象征辛勤劳作后的回报;芒种既是农事关键节点,也象征自然生机、文化传承与人生智慧,承载着中国人对天时、土地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南歌子·芒种感怀
房庆斌 于乙巳年芒种节
麦涌掀层浪,秧分盈碧塘。时逢芒种两头忙。夺日争天、稼汉遍田桑。
尚记镰挥月,常随父踏霜。汗滴青土浸麻裳。现有机车、即获喜归仓。
步韵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五十五(冬日7)》
孙步炯(山西)
曾记幼时冬贮菘,如今四季鲜而醲。
大棚种植移寒暑,适口鲜蔬皆可供。
宋/范成大原玉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
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注〕
踏地菘:即塌棵菜,又名塔菜、乌塌菜等。白菜的变种,多在南方种植。其营养丰富,民间有“雪下塌菜赛羊肉”的美誉。菘,大白菜。
蜜藕:用蜂蜜浸渍的莲藕。
肥醲:厚味,美味。醲,古同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