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生的记忆
骆忠学
退休闲散在家,常去街头漫步健身度日已成习惯。从身旁不时走过的三三两两的孩童,有时会让我蓦然间想起自己童年点点滴滴的往事,内心往往会不由一颤,在解冻了那些遗忘冰封的瞬间,心境缤纷。这时就有一层薄薄的忧思又一丝丝的欣慰爬上了心头。它是对过去岁月流逝的怀恋,是对自己韶华不再的叹息,也是对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的感慨。
人说,童年的记忆是一生的记忆。谁都有天真无邪而可爱的童年。那是一个人生命的萌芽和初始状态,犹如早晨花草上晶盈的露珠一样纯洁鲜亮,招人喜欢。那时的点点繁星、高悬明月、日升日落和一片新绿,一声鸟鸣,一缕炊烟,一个微笑……都是对生命的唤醒、认知与发现,都能够引发灵魂的悸动,成为一生最为鲜活、最为真实、最为深刻的领悟和烙印。不论你多大年龄,经历了岁月多少次的洗淘,都不会被时光削减、遮蔽和消除,而是在不经意间浮现在眼前,流转生香,久久回味。

在我的脑海里,童年的阳光是闪着金色光芒的。心中涌动着许多彩色的向往,好奇的欲望格外强烈,有对宇宙万物的惊奇和天问,还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梦想和追求,想成为岳飞、董存瑞式的大英雄,想成为李时珍、詹天佑式的科学家,想像孙悟空那样上天入海……长大了方知道,真正的童年都有幻想,有的尽管不着边际,但却是纯洁的、率真的、阳光的、促人成长的。
童年时段是甜蜜的、幸福的、值得永驻心底的。那时节,我时时浸润在有爱和被爱的温馨关照里,行走的路上都会有雨淋晴暖。有来自跟着母亲在田地里学挑野菜的兴奋,有跟着大人学做农活的新奇,有跟着同学游戏、唱歌的愉悦,有跟着伙伴放牛、割草的快乐,也有爬在父母膝盖上聆听杨家将、牛郎织女……故事的痴迷。家人的爱抚,亲友的关怀,乡邻的照顾,从他们送给的一块象皮、一支铅笔、一本字典、一个水果糖中,都能感受到沉甸甸的恩赐与浓浓的爱意,都会让我欣喜和激动许久。还有鸡呀、牛呀、狗呀、猫呀的友谊,让童年的生活充满着欢笑和快乐。

我童年的快乐是简单而丰盛的。虽与人性生辉的贫苦相连,但不影响自己寻找快乐和享受快乐的兴趣。我和多数小伙伴一样,村里、地边的什么小石块、瓦渣蛋、草杆杆、黄泥巴……都用作游戏玩具,一切就地取材,顺从四时而找乐。春天以挖野菜、牵牛拉犁、种瓜点豆……的方式,让春意更浓;夏天以河中戏水、捉螃蟹、拾麦穗……的兴奋,让夏时忘了炎热;秋天以捉迷藏、滚铁环、掐帽辫……的乐趣,增添丰收的喜悦;冬天以敲锣鼓、扭秧歌、滚雪球……的活动,让冷冷的冬天暖和了许多。又在“剪刀、锤子、布”的一些争胜游戏里,初识了“天下太平”四个大字。童年时光的笑声里充满活力,渗透着无比乐趣,无拘无束地纵情游玩,纯粹为了嬉戏而享受嬉戏。童年时段串联了童年的欢乐,信守着人生的美好和本真价值,也聚集和勃发着向前奔走的希望。
童年不管日短夜长,不知愁苦滋味。不计较饭食好差,能吃饱就滿足;不计较衣服新旧,有衣穿就高兴;不计较炕上缺舖的少盖的,困了躺上就睡。有空就听从父母的指教,去割草、放牛、锄地、推磨,或去喂猪、拾粪、拣柴……总有干不完的活,也不知忧愁事。经事长大了,才明白父母对己的爱和希望常常被包裹在干活做事里,个人的成长懂事也附托在这些家务农活中。

童年的色彩是斑斓而诱人的,会让我无忧无虑放飞心情,在追逐美好和希望里温润生活,还有乡情、友情、邻里之情的暖意。曾有人研究发现,儿童每天平均发出的笑声要比成人多375次。从而生成对人生、天地、自然的态度与相应的礼节知识,为步入社会铺垫了桥梁和道路。
“五岁食味难忘,七岁乡音难改。”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幼年时期形成的。”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童年的每一段经历,都是珍贵;每一次劳作,都是磨炼;每一位长辈的叮嘱,都是知识和教诲。我是在父母、亲友、乡邻和老师的关爱里,不断拣拾、采撷与积累着人世间的温暖、善良和知识,懂得了生命要义,知道了要礼敬和感恩那些为国为民做过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平民百姓,也让我陶铸了许多立身处世的自然素质、价值认同和生活习惯。不是么,现在年纪大了,生活好了,更知人生不易,去日苦多,仍然是把剩菜剩饭热了再吃,仍然是把掉在地上的飯粒拣拾起来吃掉,仍然是保持着“天醒我醒,天睡我睡”的生活规律……自己也明知有些做法欠妥,但不这样做心里难受,更有愧疚感。

我的童年在家乡的怀抱、滋润里度过。时光流淌,日久生情,人与人是如此,人与家乡何尝不是这样?年少已觉家乡美,白发更知乡愁长。自己的童年已与家乡在生命的深处紧紧联结在一起,受其影响,得其教诲,获其厚泽,给了我健康的心智,都融进了岁月的流动里,属于一个情感和价值的共同体。年龄大了,则常常把对家乡的爱和情,变为回到那个心灵最柔软处的匆匆脚步。
童年做着长大的美梦,老了做着童年的美梦。路在脚下走,甜在心中留。我国诗人陆游有“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的感慨,俄国诗人帕斯捷尔纳克有“童年,好像飞机场,在我们成年之后,还常常飞回去加油”的情结。是的,当我们累了、烦了、落寞了,忆忆童年憩息一会儿,去回味和享受人生中最纯洁最活泼最甜蜜的味道,不失是一件快意之事。像一位著名诗人所言:“只要记忆的河在流淌,人就可以诗意地生存。”童年让我们在可以永远回望的精神家园里,寻找到当年那份童真。这恐怕就是人生成长的定律吧,得到的是建立在失去的基础上。
童年往事如烟,余生尚须含甜笑着过:笑看花开,从容喜悦;静赏花落,随缘自在。人老心勿老,童心便年少。只要童心趣留,胸中常把爱心揣,向阳而行,崇善而为,逐梦而歌,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火焰,每天的日子就会明媚温馨,让人珍惜依恋。
作者简介:

骆忠学:西安市长安区人社局退休干部。1965年8月入伍,1969年6月评为技术员,1982年评为技术10级。1985年4月转业回长安,先后在县直机关党委、区人社局、老龄办、安监局工作。曾为长安区老年科协会长、西安市老年学学会副秘书长。
